之前在我的婚禮時請最好的朋友幫我婚攝,剛好在婚禮前一個月A55上市就搶先購買並外加16-105鏡頭,
在婚禮前一個多禮拜把相機拿給朋友適應。婚禮時朋友除了以A55為主力外另再拿一台Canon的底片單眼婚攝。之後朋友把所有的相片弄成數位檔給我,其中也包含底片掃描後的數位檔,就這樣開始喜歡上底片的風格。曾試著調整A55的風格與白平衡,但就是調不出底片的風格,請問有哪位大大能調色出底片的風格?謝謝!
文章關鍵字
都沒人要理你 小弟來給點小意見好了

就一般常見的底片照 我的觀察是會有顆粒感

這是和現在數位單眼拍出來的乾淨感覺很不一樣的地方

加上底片的寬容度比較高 色階過度比較柔順

所以很多人說底片的照片很有感覺= =

其實我認為拍照當下的感覺 還有沖洗照片的等待

和看到照片時的驚喜 這是拍底片特別的地方

----------------回歸正題----------------------

沖洗底片是個化學過程

就算每次去同家沖洗店 也會因為劑量的不同洗出來的照片色調會有差異

很多人說什麼銀鹽味... 或許是吧

以小弟的photoshop使用經驗看來

一般數位照片要處理成底片的質感 辦是辦的到

只是要花的工 我會覺得直接拍底片比較不麻煩吧

大部處理應該就是加個單色雜訊 然後稍微給個暗角(也不是每張都一定要暗角啦)

然後針對對比度(看風格) 以及鮮豔度(看風格) 做調整

接著就是進行照片細部的微調 完全就是看感覺啦= =

但是以小弟的功力還是會和底片實際上有點差距啦

(沒比較過 不過我覺得有些原汁原味的東西不是靠想像就可以改出來

畢竟 你沒用底片拍過 永遠不知道這場景這燈光下 光圈與快門的組合在底片上的感覺到底是如何)

當然懶點的做法 直接套用lightroom的預設集吧

拍一些ISO高點的照片 也可以有些那個感覺....

-----------------------------------------------

以上是小弟的心得文...

參考看看 擺張後製出來的照片

相機是a33 + 50mmf1.8



然後 下一位 接力!!接力!!接力!!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小弟很同意樓上前輩的說法,花在後製的時間,可能已經能讓樓主的A55去外面殺好幾顆電池或是拿著底片機拍好幾卷底片了,

所以小弟的的建議是雙機出動

A55 + 18-55mm

「我也來學拍照」


Pentax Me super + 50mm f1.4 + X-tra 400(costco六罐裝)

「把拔說這個叫做人比花嬌


請其他前輩幫忙接力!!
若是底片的黑白味,
可以分享給你,
1、調整「風格設定」->「找黑白」
2、對比及飽合,依你的喜好做增減數值
3、到menu去把「雜訊抑制關了」
4、自行做iso值和ev值的增減

會有不一樣的底片味到喔!

分享給你~~~
底片機確實有一種獨特的味道,但是若不是要真的這麼忠實於哪種味道的話,後製能夠讓數位照片看起來似乎有那種味道...

Photoshop一張一張處理當然會累死啦,請愛用Lightroom一次搞定全部的照片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