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測試 NEX 6 轉接 Nikon 的老鏡頭的效果
測試中順便測試多框雜訊消除的效果
它是否值得我花149買它?
以下是Nikon AF 75-300mm f/4.5-5.6
焦距 約220mm
光圈 8
曝光 25秒
原尺寸
sony 多框雜訊消除的使用比較


使用多框雜訊消除
焦距 約220mm
光圈 8
曝光 30秒
原尺寸
sony 多框雜訊消除的使用比較

看不太出來效果?

未用多框雜訊消除(在PS中使用自動色彩增亮)
sony 多框雜訊消除的使用比較

使用多框雜訊消除(在PS中使用自動色彩增亮)
sony 多框雜訊消除的使用比較

雖然雜訊減少了很多,字也清楚了一些,但總覺得有些地方糊得不自然

還有一個怪現象
未用多框雜訊消除
sony 多框雜訊消除的使用比較

使用多框雜訊消除
sony 多框雜訊消除的使用比較
燈絲都跑出來了
另一截圖
sony 多框雜訊消除的使用比較

也許有人會說對焦有問題、腳架晃動
但這是從室內向外拍,地板是石英磚,不會有晃動的問題
而且只有燈的部份才有此特異現象
可能是軟體在運算時的問題吧

附帶一點
NEX的峰值實在好用
拍攝距離約4.5公里還能看得到招牌的字
當然,鏡頭也很要緊
先稱讚你的辛苦比較!


只是多框的主要用途不在上腳架長曝
多用在低光源高ISO手持拍攝為主
樓主假若是純粹拿來比較
手持的方法差異會較大
一張高ISO+一張高ISO多框
那兩張都ISO200

有沒有開多框差異應該沒多大....
少說開個ISO1600以上再來測試吧= =
嗯...樓上說到重點了

腳架、長曝、低ISO都用不到多框

多框是連拍6張合成,降低高ISO的雜訊

自然是開高ISO的時候才派得上用場

一般來說就是手持夜拍

或是轉接老鏡因為無防手震,需要開高ISO增加快門

這時候多框可以增加一些畫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