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起點與終點的旅行!!帶著A7II迎媽祖!

DSC0654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雖然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已經結束一陣子了,但是近期慢慢沈澱之後還是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白沙屯媽祖進香(注意!!白沙屯媽祖不是繞境或是出巡)有別於大甲媽祖遶境,所有路線、行程與休息時間全部都是不固定的,一切完全取決於媽祖當下的意念,因此整個進香隊伍以行跡飄忽不定而聞名,媽祖所選擇的道路可能是快速道路、高架橋、地下道、一般馬路、田間的農用道路或者甚至是捨橋不過直接涉水都會發生(EX: 2001年直接潦過濁水溪),可以說是一隻充滿生命力的游擊隊。

<拍攝設備的考量>

這件事的確讓我苦惱了許久,經過這三年的嘗試才大略抓出最佳解。

為了要拍攝這個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進香團,設備的機動性是相當的重要。小弟我去拍大甲媽遶境時都是直接帶齊所有裝備用拖車帶著一路到新港,但是對拍攝白沙屯進香團而言這是不切實際的作法,因為只要媽祖突然選擇潦溪或是田埂就直接GG過不去了,所以前兩年我都是帶著一台RX100II。儘管這個組合是輕量化的極致,但是對於RX100II而言28mm在很多時候不夠廣叫這點一直讓我非常的頭大,更別提一寸感光元件的DR絕對是不能跟平常使用的DSLR相比的,但是帶著DSLR,因此直到今年入了A7II+二手大菜後才出現一個最理想的組合,體積可以接受、焦段適中而且有兼顧畫質與夜拍時的光圈需求,因此就這樣帶著他出門了。


只有起點與終點的旅行!!帶著A7II迎媽祖!


<出發前的華麗>

起駕當晚的白沙屯顯得熱鬧非凡,與平常夜晚的寧靜氣氛相比這天所有人都熱血沸騰,送行的陣頭一個接著一個直到半夜亮點半媽祖起駕為止。

DSC0634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另外一個焦點則是出龕的媽祖。平常媽祖神像是放在一個神龕裡並且被供奉在神房內。只有起駕這一天才會被請出龕等待上轎。


DSC0637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637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隨著起駕的時間越來越近,頭旗搶先在媽祖起駕前先出發了,也為進香活動揭開序幕

DSC0638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沿路上的驚奇>

剛剛我有提到過這是一個只有起點跟終點的旅程,路線跟時間全憑媽祖意志來決定,所以停駕與晚上駐駕的地方也一樣。一般的廟會活動神轎會停下來的地方不外乎是廟宇或是社區活動中心之類的地方,但是白沙屯媽祖除了有可能會停上述這些地方之外還有可能會去逛逛超市,停在民宅、到政府機關休息、在工廠過夜等族繁不及備載,往往出其不意的決定會帶給大家驚奇。

廟宇:大甲鎮瀾宮

DSC0646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政府機關:龍井派出所

DSC06613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工廠:汽車保養廠

DSC0663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市場:彰化果菜市場

DSC06652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學校:埔鹽國小的司令台(不得不說媽祖真的很會選地方停,都直接選天王座)

DSC0668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民宅賜福

DSC0678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虔誠的臉龐>

我想這就是整個活動中最感人的地方吧!那些虔誠的臉龐的背後往往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進香的路途中多了一分溫馨與感動。

DSC0638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一位婦人跪在轎前跟媽祖婆訴說他的故事,而媽祖也特地停下來靜靜的聆聽他把所有的故事與心願說完。

DSC0644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鑽轎腳的人們

DSC0654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673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獻花:由於轎子前面有兩個花瓶因此有許多的信眾會自備花束跟媽祖婆換花以祈求保佑

DSC0657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DSC0667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過爐

DSC0690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神之使徒>

近年來媒體開始對於白沙屯組有相當多的報導,但是有一件常常會被人誤解的事情是其實白沙屯媽祖也有陣頭!只不過很多陣頭只有在進朝天宮前與回鑾抵達白沙屯當天才會出現。像是三十六執事的儀仗平時是用一台車載著跟著媽祖跑,到了北港鎮的北辰派出所之後才會由一群自願的婦女執杖護駕進朝天宮,回程時亦然,只有在回到新埔換轎完成後才會有三十六執事。

DSC0674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頭旗,最辛苦的一群人,必須跟著媽祖全程徒步來回,必須秉持著只可前進不能後退的原則,因此就算頭旗先走在前頭發現媽祖的教子選擇拐到另外一條路也必須繞一大圈追上去,而不能直接往後跑回去接上隊伍

DSC06628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休息中大轎班成員

DSC06757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由於行進舉止動靜都是由媽祖決定的,因此轎班的人員通常都相當的沈默,他們會非常專注的感受媽祖所傳達的旨意

DSC06572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抵達北港,歡慶十分>

由於今年的香日程較長,大家花了整整五天的時間才抵達北港

DSC06805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進入朝天宮的瞬間,五顏六色的彩帶全部一起釋放相當的壯觀!

DSC0687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在眾人的見證之下媽祖金身被抬入朝天宮大殿

DSC06886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安座後的媽祖,坐高高

DSC0690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拜天公:在抵達北港後香燈腳們會前去換洗並且更換一套全新的衣物然後下午再度集合在廟前團拜答謝天恩

DSC06921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拔智毛:在祭祀完畢後許多人回去拔豬羊身上的毛以象徵長智慧

DSC06929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結語:

儘管廟會活動與民俗攝影目前在台灣還不算是大眾,但是這些傳統的文化與宗教活動卻有著它獨特的魅力!這些活動會隨著各地的背景與風俗而有所差異,然而這些並不存在優劣之分,只是端看哪個民俗活動與你比較投緣而已。

今年由於去程剛好前三日是228連假因此跟了整整五天從白沙屯走到北港,今年所拍攝的這一批影像論藝術性尚不足以上殿堂但是由於正個進香活動過程中瞬息萬變因此大部分的時間只能把握機會快門。小弟希望這些照片能夠激發一些對於這類題材有興趣的朋友們的熱情。如果來年有空,各位不仿也來體驗看看,一同參與這與眾不同的進香團。

DSC06760 by 承宏 施, 於 Flickr




這種活動不論是參與者或是拍攝者都蠻累的,因時間久
對於台灣的傳統的文化我是支持的
如布袋戲一樣,那是我們特有的文化
應該要好好延續下去及記錄下去

今年是第一次去徒步進香
非常有意義
帶這些裝備 真是辛苦你了
非常棒的紀錄與解說

只要有越多人對這個有興趣

他就不在是小眾市場!


一定會有更多人加入的!!!
謝謝樓主。

這種人文的活動真的會讓攝影更有意義。
配上文字解說,就好像自己也走過那一趟起點與終點。
很棒!!!
一手拿奶瓶一手拿相機;左眼盯小孩,右眼盯PAPER。 ~該死~我怎麼這麼忙? ~

anv wrote:
謝謝樓主。這種人文...(恕刪)


感謝您的支持!


艾賽韓德 wrote:
非常棒的紀錄與解說
...(恕刪)


感謝你!真的希望在地的文化可以有越來越多人去重視它


jason360 wrote:
今年是第一次去徒步進...(恕刪)


真的旅程中先充滿驚奇但也需要很強大的毅力支撐下去走到終點


GODZERO wrote:
這種活動不論是參與者...(恕刪)


感謝您的支持~傳統的文化的美必須被記錄然後被繼承下去
辛苦大大了,還願意去拍,記錄文化。

按照現今的網路風向,拜媽祖算是"黨國餘孽、奴性......"
我真不曉得為何會變這樣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拍的巭不錯啊
如果有時間也想去隨香
只是真的很難有時間...

廟會攝影最近有比較多人在拍,像昨天高雄朝后宮還遇到蠻多的,只是大多沒有人分享,畢竟在台灣主流還是人像跟風景,其他類別似乎接受度不高。

RR wrote:
辛苦大大了,還願意...(恕刪)


這幾年很多人對於這些文化幾乎沒有接觸所以嚴重疏離所致吧!還有外加一些宮廟的領導者的政治立場跟背景也剛好處在逆風側也是另一個原因


AaronCheng78 wrote:
拍的巭不錯啊
如果有...(恕刪)


真的一生體驗過一次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現在攝影人開始關注這個題材後我想慢慢的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分享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