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家廠牌當中挑選時 曾經在SONY和OLYMPUS徘迴很久
主要被OLYMPUS的外型吸走還有中端機型就有效率超高的5軸防手震
可是最後諸多綜合考量 最後選了a6500

其中一個考量就是夜拍能力,無論拍照還是錄影,雜訊抑制真的太強了
(olympus夜晚真的不行 超黃qq)

拍照當時發現iso多框雜訊消除這玩意於是打開了
這張是我用selp1650 kit鏡手持拍的,
f7.1,1/10,焦距16mm,ISO則是拉到51200!!,覺得雜訊抑制很震驚,傷眼勿怪

A6500新手-一點心得

BTW A6500的5軸防手震有點失望,
定點時還不錯,移動時的能力值很弱,效率沒有olympus那麼驚喜

走路時的顛簸晃動沒有辦法消除,結果造成果凍..
即便我使用18-105g,走路還是些許果凍出現
不過,除了防手震失望,其他都超級滿意的
以上一點心得
手持最窮1650打天下了
走動錄影解決方案從軟體面跟硬體面,都不該期待機身防手震的效果

軟體面,走動錄影用CANON的假五軸(電子)防手震或許還有意義些,也就是後製

例如YOUTUBE一些單車騎山路的影片利用裁切邊緣、疊物件方式後製出穩定的照片

後製前後效果:



實體面,解決方案則要用三軸穩定器才有辦法

A7系列+3軸的效果:



DV的內建防手震才顯得在錄影上有意義的多,加上手持方式可以相輔相成

機身防手震在照片上的效果,小片幅相機會更容易實現,因為機構移動的距離小,移動的元件輕,加上片幅小導致景深較深,都更容易成就防手震的成功

極端例子拿手機來講就算手不穩,也較FF機來講容易拍出不受手震影響的照片

就產品分類不同,同樣防手震,民眾對這功能的期待方向恐怕有些錯誤...

潛出水面 wrote:
走動錄影解決方案從...(恕刪)



觀念沒錯~小片幅防手震強
大片幅很難兩全其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