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系的另一品牌 PENTAX 一直很嚮往 ,
特別是著名的 smc 鍍膜鏡頭群拍攝底片的效果 .
最近終於找到心儀已久的 PENTAX 傳統旗艦機身 LX ,
可以如願以償的跨入 smc 的世界 ....

PENTAX LX 於 1980 年開始發售 ,
與同期的 Nikon F3 / Canon New F-1 均屬於旗艦級專業機身 .

這次連同 smc PENTAX-M 1:2.8 28mm 這顆鏡頭一起購入 .

手感真的很棒 ,
Nikon FM3A 在 PENTAX LX 面前就被比下去了 ....

機身不大 ,
但為全金屬製 ,
以旗艦級專業機身而言算小巧型的 .

回片軸 / ASA 轉盤 / 曝光補償設定轉盤 .
曝光補償不像 Nikon 是以 -2 ~ +2 計算 ,
而是以 1/4 X ~ 4 X 計算 , 也是以 1/3 格為單位 .

PENTAX LX 為防塵防滴的機身等級 ,
在轉盤處有橡膠結構補強氣密與增加轉盤手感 .

快門轉盤處也有橡膠結構 .
AUTOMATIC 檔為光圈優先模式 ,
轉到 AUTOMATIC 檔會鎖住快門轉盤 ,
需要按住上面的小黑鈕才能轉到其它檔位快門 .
自動曝光時間最久長達 250 s .
X ( 1/75 s ? ) ~ 1/2000 s 為機械快門檔 ,
4 s ~ 1/60 s 為電子快門檔 .
AUTOMATIC 檔則是提供 1/2000 s ~ 125 s 的無段快門 ( At ASA 100 , F/1.2 ) .
這種機械電子混合式快門應該能適應大多數的嚴苛環境使用了 .

碩大的機頂菱鏡空間 ,
從觀景窗看出去非常舒適 .

較靠近接環的是鏡頭 Release 撥桿 .
另外與圓形按鈕同軸的撥桿結構總共有三樣功能 :
1. 景深預覽 : 撥桿往鏡頭方向推 .
2. 反光鏡預升 : 按住圓形按鈕後將撥桿往鏡頭方向推 , 再按一次圓形按鈕即解除 .
3. 倒數自拍 : 按住圓形按鈕後將撥桿往鏡頭反方向拉 .
.... 三合一功能紐真的很神奇 .

背面倒是沒什麼特別的配置 , 只有傳統的 Film Memo Holder .

觀景窗眼罩早已遺失 .
PENTAX 在傳統機身上喜歡標示閃燈熱靴處為紅色 X .

底蓋有不少旋蓋 ,
可加裝捲片馬達 .

快門簾為橫走式 ,
材質採用鈦金屬 .

白色捲片輪即使在暗處也較容易辨識 ,
將底片插入其中任一縫隙後再撥動過片桿即可輕鬆的成功上片 .

反光鏡下方的 SPD 測光元件 .
PENTAX LX 的 IDM ( Integrated Direct Metering ) 測光系統非常特殊 ,
方式為測量焦平面的反光來決定最後的曝光時間 ,
快門簾內側也印有白色點陣供焦平面反光模擬 .
自動曝光範圍寬達 EV -6.5 ~ EV 20 .
( 125 s At F/1.2 ~ 1/2000 s At F/22 , At ASA 100 )
適用度真的很廣 .

身為專業機身的必備條件 : 可換取景器 .

PENTAX LX 原廠配備有 8 種取景器可依不同攝影條件更換 .

基本款為 FA-1 .

若使用腰平觀景器拍攝應該會比較低調一點 .

取景器與對焦屏中間的弧面透鏡 ,
從這裡也可以觀察到快門速度會依測光隨時跳動 .

裝上 smc PENTAX-M 1:2.8 28mm ,
鍍膜為酒紅色 ,
鏡頭也很小巧 ,
對焦手感非常滑順 .

另一項特點 : 可拆式 B Type 木質手把 .

人體工學設計還不錯 .

只要鎖一顆螺絲即可固定 .

手把的固定處 .

裝上手把之後拿起相機顯的穩固許多 .

不過與身還是隔著一點縫隙 ,
整體性差了一點點 ....

還是感覺不裝手把看起來比較古典 , 也順眼一點 .

光是把玩就讓人很滿足的 PENTAX LX ~
不過 ....
第一捲正片實拍過後發現對焦不準 ....
有可能要進廠維修 .
更多的實拍分享還要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