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觸百佳相機是MTL3.第一個感覺就是:PRAKTICA 名字念來不順.
我們國人音譯應該是稱:[普拉提卡].比較流行的簡單翻譯就是稱為:[百佳].
二戰後.德國一分裂成為東德和西德.原來位於德勒斯登的ZEISS IKON AG.
也就因此分為東德蔡司和西德蔡司兩家公司.我們國人喜歡簡稱:東蔡.西蔡.
東德蔡司繼續留在德勒斯登.由於兩個蔡司為了相機名稱問題.一直爭論不休.
所以,在二戰後一直到60年代之間,東德蔡司的相機名稱.還是比較混亂的.
例如1948 年東德Zeiss廠發明第一代五稜鏡眼平式單眼135相機Contax S 來說.
也是CONTAX/PENTACON混用很長時間.還出現了CONSEL/HEXACON等名稱.
PRAKTICA都是M42的羅口相機.後來有出現PRAKTINA/PENTINA/PORST REFLEK
等代工另類的廠牌.可是還有47年左右的PRAKTIFLEX,居然用的是M40的羅口規格.
PRAKTICA 的這個M42介面的相機.衍生出了許多系列,許多外型各異的機種.及代工.
如此一路生產到1989年.加上數量龐大的蔡司鏡頭群.使得M42成了135單反的標準接口.
百佳MTL5機型生產開始於1978年.終止於1984年。算是百佳晚期的一款M42羅口相機.
在外型上.一改古典或怪異的造型.已經和日本相機相差無幾.但仍有自己的機身設計特色.
MTL5相機十分中規中矩.比較保守呆板.可細看之下.各部分比例協調.做工業算是精緻.
機身的上下蓋皆為鋁合金金屬.算輕巧,前背配有細膩的真皮飾皮,握持的手感非常好.
相機的快門按鈕在機身右前方.呈45度斜角向下.在快門鈕的邊上是景深預示兼測光推桿.
取景時全開光圈.用右手的食指往後一推.即可.收縮到預定光圈.啟動相機的鏡後測光系統.
在相機的觀景窗裡.看到指針所指示的測光。由於光圈快門速度的設定連動.不需離開觀景窗.
觀景窗的右邊還有一個黑色的三角形:表示過片提示.過片後三角消失.快門按動後.三角形出現.
相機對焦屏採用的是三合一的取景器:中間水平裂像.外環是微棱環.其餘四周全為磨砂玻璃.
相機測光採用的V625 PX電池.是1.35伏特。可以用他牌的PX625型/1.5伏電池代替.需調整.
相機可透過適當調整感光度設定來校正.來獲得準確測光.感光度為ASA12-1600.有1/3檔調整.
快門採用縱走式鋼片快門速度為B,1- 1/1000秒.分黃白兩色標出.黃色代表低速.白色表示高速.
1/30的標示是閃光燈泡同步速度.在B檔邊上.有專用的電子閃光檔.為1/125秒的閃光同步速度.
MTL5的五稜鏡上有單觸點熱靴,可搭配大部分的閃光燈.在鏡頭座的左下.另有閃光插線插孔.
相機出廠配備上.一般的MTL5所配的標準鏡頭採用 PENTACON 1.8/50MC 多層鍍膜的鏡頭.
這支鏡頭如同款蔡司鏡頭.成像可說十分優異.最近對焦距離為0.33.算可充當小微距鏡頭使用.
[[以上部分資料來自相機百科.有經修正].
網圖資料分享:





小改良的PRAKTICA MTL5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