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iosgenechiwu wrote:
拜託可不可以不要每一帖都吵一樣的問題?


弟只是說明數位底片不是問題, 心態才是, 不要以這種簡易二分法來看待攝影這件事情.
至於是不是吵, 口氣上應該沒有不敬之處吧?

早期沒有數位機的時候, 同儕之間舉凡出遊旅行在各大景點單眼+傻瓜的快門聲也都是此起彼落,
幾乎男女都是隨手三五捲來拍, 不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亂槍打鳥? 也沒有因為底片+沖洗的費用有所節制.
那是不是因為亂槍打鳥就沒有好作品? 有些其實也還被當時的月刊報導選上了.

測光表, 口訣等等該怎麼用, 什麼時候用, 用得對不對, 這都是學問, 的確底片機要能夠拍得好必須要研究得更加透徹一點, 數位機只要懂得EV和測光模式就應該可以應付大多數場景, 但是不代表玩數位機的人就真的只懂這些, 不是所有事情都適用二分法, 只是這種非我族群則屬異類的趨勢越來越盛行.....
^^A 請多多指教~
hiroyuki2243 wrote:
之前屏東好像也都是送欣向
台南我不知道
高雄的話只剩欣向了...

台南也是轉送欣向,
所以暫時正片我放棄了。
hiroyuki2243 wrote:
至於35s...慢慢來啦
週末戰區不要太要求品相的話有很大機會可以拼到4~6K的價位

Rollei 35炒太高了,
連Canon QL17和其他日系RF價格都炒翻天。
等價格有下來再看看囉。
http://blog.sina.com.tw/ysrl/

hiroyuki2243 wrote:
(...話說這週有台Retina IIIc我好心動...羅登頭的耶 )...(恕刪)

hiroyuki2243 是在這邊放話要大家不必相煎何太急是吧?
martin0215 wrote:
hiroyuki2243 是在這邊放話要大家不必相煎何太急是吧?

沒啦,年底要存點錢...不然會被剁手指

不過那種0秒出手的刺激感真的令人難以自拔
我是Hiroyuki
XTR-tang wrote:
意思是不要自己亂想,...(恕刪)


沖洗和底掃價格在台灣一向都差不多如此, 大家還不是就這樣過來了? 砍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做不下去的就會收起來, 能撐下去的多少都還是有利潤, 你不需要幫他們擔心, 讓市場機制自行決定.

現在傳統底片生意不好做, 是因為量少的問題, 不是價格的問題. 價格若抬高, 就會嚇退一些消費者, 只會讓問題雪上加霜, 生意會更不好.

你看近年來富士和柯達的底片都漲價不少, 難到他們底片營業額真的有增加嗎? 會凋零的就是會凋零, 你是擋不住的. 富士是因為轉型到數位比較成功, 所以還能撐過來, 而柯達已經是在人工呼吸器上, 隨時就要掛了. 這年頭, 提高沖洗費沒辦法幫你解決問題的!
Monte920 wrote:
沖洗和底掃價格在台灣...(恕刪)


撐得住,有時候是基於無奈,這種失業率高於6%的大環境
放手就是心血全部付諸流水,又不像餐飲業可以半價找人頂店
撐住至少還能有口飯吃

物價上漲這麼多,洗張照片卻還在問洗一張3.5元的店家哪裡有
你也明知道50元便當不可能多好吃,沖一捲底片50元一定有鬼
所以為了生存而偷工減料,最後受傷的是誰呢?

我前一篇也寫得很清楚
人的生命有限,老闆感嘆的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投注自己的專業,卻還換來顧客的嫌貴

現在早已經不是買方市場
網路上靠北老闆態度不好的店依然生意好到不會倒
這位老闆我幾週前還打電話小聊一下
他也覺得沒啥好眷戀,不漲只是念及老顧客
不然趕跑一些,讓自己多些時間,也好過燃燒生命

另外,kodak這次應該度過難關了,出售數位感光元件部門
相信日後將專注於傳統軟片市場的經營
infoto wrote:
我前一篇也寫得很清楚
人的生命有限,老闆感嘆的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投注自己的專業,卻還換來顧客的嫌貴

現在早已經不是買方市場
網路上靠北老闆態度不好的店依然生意好到不會倒
這位老闆我幾週前還打電話小聊一下
他也覺得沒啥好眷戀,不漲只是念及老顧客
不然趕跑一些,讓自己多些時間,也好過燃燒生命

看完真的是有點難過啊...
想到以前常去的店家做到後面乾脆還在店門口賣起飲料甜品
不然根本撐不下去
每次去沖片順便多買幾杯
拿去請朋友喝,也當作是一點點小小的支持
沒多久還是收了...

infoto wrote:
另外,kodak這次應該度過難關了,出售數位感光元件部門
相信日後將專注於傳統軟片市場的經營

希望一切順利
我是Hiroyuki
infoto wrote:
另外,kodak這次應該度過難關了,出售數位感光元件部門
相信日後將專注於傳統軟片市場的經營



你是局內人, 所以對台灣沖洗業比較清楚, 前面講的也許是對的, 但最後這一句則完全跟事實不合. 柯達在2005年的宣布基本上是已經半放棄底片了 (底片營業額佔不到全柯達的1/10), 怎可能會在2011年底重新拾回底片?

http://www.kodak.com/ek/US/en/Kodak_Sells_Image_Sensor_Business_to_Platinum_Equity.htm

這是柯達官方的文告, 他說 "Kodak has previously communicated that it would sell assets that are not central to its transformation to a profitable, sustainable digital company. This sale is aligned with that strategy to generate cash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他要把他轉型為能獲利的數位公司過程當中非中心的業務出售掉, 以期能夠獲得足夠的現金來完成這種轉型).

據柯達的說法, 他們不再繼續製造感光元件, 但仍然持續有合約能夠使用這些感光元件, 才能夠幫助他們獲得足夠的現金以繼續轉型為數位公司. (感覺上有點像Nikon不自己製造CMOS). 整個官方文件當中, 沒有隻字片語提到要發展底片市場這件事! 而他們發表這官方文件後, 股票也小漲了一些, 是因為投資人認為Kodak會有足夠的現金撐到明年, 但並不是希望他們發展底片.

http://247wallst.com/2011/11/07/kodak-image-sensor-unit-sale-is-it-giving-away-its-future-ek/

做為底片的愛好者, 我也不希望以後買不到柯達底片. 但大家也都很清楚, 柯達底片救不了柯達!

柯達下一件大交易將是出售旗下數以萬件的專利 (大部分是數位圖像有關的專利, 據說最有興趣的買主是Apple), 目前還在談價格, 如果真的交易成功, 柯達大概將終於可以脫離破產的危險了.
Monte920 wrote:
你是局內人, 所以對...(恕刪)


謝謝提出指正
對於底片的發展是我個人的期望
確實沒有投資者寄望這一塊

但反過來想,如果傳統影像不賺錢,應該優先第一個被出售的對象
可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列入交易清單之中
箇中原因只有他們最清楚
infoto wrote:
謝謝提出指正對於底片...(恕刪)



也許價格不優吧? 還是找不到買主?

像日本幾個底片老牌子: Konica, Mitsubishi, Sakura都直接把底片關門了, 好像沒有別的公司願意接手的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