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 wrote:
國外也有人自己玻璃版刷感光乳劑拍完沖出來整片上平台掃描器掃. 掃完把玻璃版洗掉再重複使用
不但可以得到超大尺寸影像. 又不用像老祖宗那樣屯一堆玻璃版
或其他數位輸出到各種材質上一類的
類似這些都是數位時代才有的綜合媒材搞法
你看資料只是為找尋支持自己的論點?
早在1950年代就有人用cyantype印在布料/木片等不同材質上
直接用玻璃板印樣就可以了,哪裡是數位時代才能?
而且濕板要洗超大尺寸,就一定掃描輸出?
你有看過大陸/香港的玩家直接在暗房洗出40x50的東西?
我從來就不認為使用數位技術來輔助延伸有什麼不妥
改用數位確實有助於降低失敗率
但沒有數位輔助,還是有人可以做得出來
你又憑什麼倒果為因,宣稱這類複合媒材的操作是因為進入數位時代才有的?
再者,這種呈現方式也不算是複合媒材,真正的複合媒材屬於同時結合跨媒體如油畫/錄像等才是,不要又自己掰
------------------------------------------------------
我不手工放相-> 這才叫作品-> 叫我回去拍數位
我拍正片-> 為什麼不拍負片-> 叫我回去拍數位
我掃描有瓶頸-> 叫我回去拍數位
我遇到沖洗品質參差不齊-> 為什麼不自己沖洗->叫我回去拍數位
-------------------------------------------------------
如果你用的不是唯一的王道, 而過程中又有難解的問題, "回去拍數位"就對了! 可惜當年e-film失敗, 不然也不用在這討論這些
CAT1015 wrote:
如果是這樣的原因,
直接建議拍數位相機不是比較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