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凱停產宣布全球正式進入"數碼色盲"時代

imacon VS NORITSU 的底掃分享
http://evobrianchen.pixnet.net/blog/post/30893611-%E9%AB%98%E9%9A%8E%E5%BA%95%E6%8E%83-imacon-vs-noritu-koki

就我的觀點來說,如果只是要解析度
清晰到呈現出底片上的每顆粒子並不難
我想幾十萬設備的價值不僅於此

難就難在階調的保留、色彩的詮釋
這就是專業器材厲害的地方了

文包 wrote:
國外也有人自己玻璃版刷感光乳劑拍完沖出來整片上平台掃描器掃. 掃完把玻璃版洗掉再重複使用
不但可以得到超大尺寸影像. 又不用像老祖宗那樣屯一堆玻璃版
或其他數位輸出到各種材質上一類的
類似這些都是數位時代才有的綜合媒材搞法



你看資料只是為找尋支持自己的論點?

早在1950年代就有人用cyantype印在布料/木片等不同材質上
直接用玻璃板印樣就可以了,哪裡是數位時代才能?
而且濕板要洗超大尺寸,就一定掃描輸出?
你有看過大陸/香港的玩家直接在暗房洗出40x50的東西?

我從來就不認為使用數位技術來輔助延伸有什麼不妥
改用數位確實有助於降低失敗率
但沒有數位輔助,還是有人可以做得出來
你又憑什麼倒果為因,宣稱這類複合媒材的操作是因為進入數位時代才有的?

再者,這種呈現方式也不算是複合媒材,真正的複合媒材屬於同時結合跨媒體如油畫/錄像等才是,不要又自己掰

我拍底片的原因僅是為了那些珍藏與喜愛的老相機們, 而非為了什麼底片味的.
------------------------------------------------------
我不手工放相-> 這才叫作品-> 叫我回去拍數位
我拍正片-> 為什麼不拍負片-> 叫我回去拍數位
我掃描有瓶頸-> 叫我回去拍數位
我遇到沖洗品質參差不齊-> 為什麼不自己沖洗->叫我回去拍數位
-------------------------------------------------------
如果你用的不是唯一的王道, 而過程中又有難解的問題, "回去拍數位"就對了! 可惜當年e-film失敗, 不然也不用在這討論這些

CAT1015 wrote:
如果是這樣的原因,
直接建議拍數位相機不是比較快嗎?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不過你可以相信
這些酸王許多是台灣在這位置上的佼佼者
至少我是這麼相信的


+10

所以我一直說任何人都有可能性. 除非自己不想



喔好多文消失嚕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後續討論已離題失焦、有點火藥味,站方需針對本討論串違規回報進行匯整記錄,故本文唯讀,請見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