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底片又要漲價了!!(9月9日 b&h 漲15.23%)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我無法理解柯達與富士為何要在沖印器材上砸自己底片市場的腳
無論是用數碼相機拍數碼檔給店家洗成相紙
或是用底片給店家洗成相紙
前者的品質很糟,後者的品質是極糟...
換了好幾家洗4*6的經驗大概就是如此
OK,事到如今連洗成相紙的品質都沒了
那真的是底片/相紙兩頭空了



那請問你還在堅持什麼 .只是堅持一些感性的情感嗎..只是為了懷舊嗎.每回從你的文裏,不是抱怨底片貴,難買.沖掃不良,中古鏡被炒作 ,你即然一直抱怨.還堅持用底片幹嘛 .就拍數位吧

這個版玩底片的朋友,早己經習慣而摸索出樂趣了..如何選擇自己想要底片.底片再貴,再怎麼揮霍,我們想法就是比數位機皇便宜 ,沖掃大家早就會去口耳相傳的店家. 即然你在大陸拍底片環境如此困難.還堅持幹嘛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可見寶島也是存在著沖掃品質的高低呢


之前你常說你以前拍底片如何如何
你真的在十幾年前用過底片嗎?

你真的在底片輝煌時代有去店家沖過嗎

若10年前數位沖印還沒出現之前.有玩過底片的朋友也知道. 不是每一家沖洗店都是好品質的.應該說絕大多數店家都品質不是太好,以前店家太多.一條街上好幾家店 ,每家都要搶生意 .當年一般都洗3X5 ,正常價格4元,但為了競爭,有店家3元,有的2.5 ,以前士林更誇張 2元

當年學生比現在更沒錢.你說學生會送到哪洗,2元的品質就是藥水活性降低了.也繼續洗 ,這是生存模式,很多人拿到相片自了也知道品質很爛.但還是很多人拿去洗

所以請你不要一直拿現今沖印店跟以前比較..若你有經驗.以前地雷更多

還是奉勸你..快樂玩底片....若玩的那麼痛苦,,數位是很好選擇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嫌錢貴...請不要踏進底片世界...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
現在底片的價格雖然不能和最輝煌的時期相比
但應該還是比1970~80年代便宜多了
不然那時也不會有pen這類半格相機的出現
這樣想應該會好過一點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也要感謝數位的掘起
我才有機會玩到當年屬於天價(對我來說)的各種底片機
底片後端處理的品質問題一直都存在, 只是現今市場沒落讓情況更為慘重而已. 有在玩放相的更不會去care不放相族群僅有的數位檔掃描, 兩方討論是雞同鴨講.

麻煩的是底片沖洗品質不穩定, 掃描端的問題倒是好解決 - 反正自己photoshop就好了. 每次光碟拿到手都當裡面是raw material, 自己再PS成自認應該的樣子~ 只想在乎手上收藏的老機, 其他啥狗屁倒竈的懶得理.
rhinocero_tw wrote:
麻煩的是底片沖洗品質不穩定, 掃描端的問題倒是好解決 -




rhinocero_tw wrote:
底片後端處理的品質問題一直都存在, 只是現今市場沒落讓情況更為慘重而已


這位大大您是不是也在國外!?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到fox_huang大的回文
他才是真正在台灣幾十年拍過來的,
以前的店家很多,但是地雷也多。
現在反而不會。


-------------------------


我最常在01上看到抱怨店家的文,除了在大陸的之外,大部分都是拍正片的。
誰說正片麻煩比較少呢...
就像樓上講的, 以前還有四塊三塊兩塊給你挑; 現在戰場都萎縮成這樣了, 還勇敢地說不會有雷, 那踩到過的都是?

干正片啥事? 以上討論根本沒提到. 因為比負片更好掃描校色嗎? XDD
以前網路比較不普及,底片是一般家庭主力器材,有些人踩到地雷也不清楚(家附近相片館沖一沖罷了),有影像看的到人就好。
現在大家都會分享經驗,底片機也不是人手一台,比較會花時間研究,更何況很多小相館搞不好都只是收一收到同一個地方集中沖洗。
所以我的感覺是現在作功課容易得多,踩到地雷的機會真的比較少。

rhinocero_tw wrote:
就像樓上講的, 以前還有四塊三塊兩塊給你挑; 現在戰場都萎縮成這樣了, 還勇敢地說不會有雷, 那踩到過的都是?

干正片啥事? 以上討論根本沒提到. 因為比負片更好掃描校色嗎? XDD


不好意思,的確我沒打清楚,我寫"現在不會"
意思是踩到地雷的機率沒以前高。

提正片是我自己爽提~沒看到隔開了嘛!?

你確定"以上討論根本沒提到"嗎?

我反而覺得拍正片最方便
反正送去全彩品質很穩定
最麻煩的是黑白負片......這個不只要沖 還要放相才有FU
拍正片麻煩的地方在於按下快門幾乎決定一切,所以測光要很小心,1/3EV的差距就有些微不同,細心點可以看出,0.5EV明顯看得出差異,後端沖片可調的參數就個人所知頂多增減感,所以只要找一家沖片穩定的店家就好。剩下的,就是沖片時要不要上夾,要不要底掃的選擇。你可以選擇上夾,回家舒服的在沙發上看著大螢幕,也可以不上夾,用LUPE細細看,中間都沒有"數位"來干擾。

只是正片沖印店家的數量比起沖負片要少很多,數位化這麼多年淘汰下來,北中南東各地區就那幾家,各有自己的客群和粉絲。往往支持者在分享時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老闆也很無耐就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