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機-最輕鬆就能跨入的全幅之路


jimmywu0505 wrote:
七十多年前的運動攝影:Berlin Olympic 1936

請看Paul Wolff醫生的三本傳世Leica攝影名著一文的下篇,其中介紹了Paul Wolff醫生採訪1936年柏林奧運的體驗和照片。但1936年柏林奧運最紅的鏡頭是Carl Zeiss 180mm f/2.8,這張照片是加了Flektoscop的,最早期版本好像不需要(請看這裡),而且都可以上槍托。


ysrl wrote:
想當然耳,在這之前用RF拍運動一般還好,28~135mm拍起跑不會很難,使用望遠鏡頭的難度又增加了些。

Leica和Contax機型都得加反光鏡盒,Leica的是Visoflex的前身(那時叫做PLOOT)、Contax的叫做Flektoscop,裝上後RF機就變成SLR,使用起來和SLR無異。那時Leica和Contax都有槍托型器材,方便使用較長的鏡頭,這篇文章中的照片有槍托、反光鏡盒、加鏡頭的組合。


ysrl wrote:
可惜,真想看一下它拍的照片,我真的沒看過RF相機用200mm以上拍的照片。

戰前和戰後的沒有差異,只有樣子不同,請看Carl Zeiss Jena Fernobjektiv 500mm f/8:1950年代的老望遠鏡頭一文的說明。
感恩,怪兵器實在太多了。
冼鏡光 wrote:
那時Leica和Contax都有槍托型器材,方便使用較長的鏡頭,這篇文章中的照片有槍托、反光鏡盒、加鏡頭的組合。

這個Gizmodo和Gizmon不知有沒有關係?
http://blog.sina.com.tw/ysrl/
visit1992 wrote:
可是,好像低溫沖洗就會變成不反應,然後整張就灰灰的。
高溫沖洗的粒子會變得很粗,有些還會裂開。
原本風景畫都變得好抽象,有種伊藤潤二的感覺...

狠久沒玩沖片了,印象中是
高溫沖片反應變快時間要縮短,影響是顆粒變粗,反差變大(?)。
低溫沖片反應變慢時間要拉長,影響是反差變小,台語--囤。
http://blog.sina.com.tw/ysrl/
ysrl wrote:
狠久沒玩沖片了,印象...(恕刪)


低溫的確要拉長,
但低溫有個溫度限制,
低於這個溫度,不管泡多久都會不反應。

這也是為什麼低溫沖洗比較少人玩,因為沒辦法像高溫一樣玩到爆掉,
低溫的極致就是..

什麼都沒有。

只要去燒底片燒過頭,
結果拿來掃描發現影像都燒成灰了。

除了高溫,
我們在放相的時候還有試過丟鹽巴和預先水顯影。



這個是不均勻顯影,其實這是個意外。
就是你在丟顯影劑的時候沒有去"拉攪"翻面。
然後紙張捲起來的時候就變成這樣啦。

我覺得還蠻特別的,也算是新經驗。
visit1992 wrote:
低溫的確要拉長,但低...(恕刪)

接著就打開電燈看看成果,然後再繼續顯影。
http://blog.sina.com.tw/ysrl/

ysrl wrote:
感恩,怪兵器實在太多...(恕刪)


哼 ~ 不要以為我們不知到你是唉縫偽裝的 !!

小彭新城 wrote:
4 15 22 24 26 29
(恕刪)


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沒?


yilieye wrote:
中了沒?中了沒?中了...(恕刪)


第101000014期 2012/02/17 14,15,26,30,38,44 特別號 19

全文網址: udn 發票與樂透 http://udn.com/lotto/no4.shtml#ixzz1mzYdMV3T
Power By udn.com




好像中了兩號喔~
看到底片的發色 害我都想把封存已久的EOS 5拿出來用
拿底片機才是真功夫

kingcobra wrote:
看到底片的發色 害我...(恕刪)


..慘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