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更新】OM-1n大小事~有關沖掃的疑問

最近想買海綿來自己DIY,我找到了一家賣海綿的
想請問一下前輩,我從手上OM-1的海綿殘跡看來
反光鏡的海棉只有貼在左右小小的兩端點上(見我附圖上的左右兩端點)

但我看這位海綿的賣家,直接在前端貼上了一整條橫槓
當然賣家示範的機種不是OM-1,如果是OM-1的紅圈對照位置
是更換對焦屏的暗釦,所以如果我在上面貼了海綿
換對焦屏時就要撕掉海棉才有辦法換了(換對焦屏的機會我想不高)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貼法感覺吸震效果應該會很好
不知道各位前輩對於貼海綿有什麼建議嗎?
希望除了防震之餘,也能減少快門動做的聲響


賣家有三種規格,厚度分別為
1mm:適用於底片倉後蓋、防止漏光
2mm:適用於反光鏡上減輕震動
3mm:適合用在機背的底片確認窗口、防止漏光

不便宜,小小一片12*3cm就要NT200左右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最近想買海綿來自己DIY...(恕刪)


一塊200......

如果是要DIY,最簡單是去相館要廢棄的底片捲,鐵的那個
拆開後把那片絨毛撕下來,自己裁要的尺寸(原本的絨毛大約4*1cm)
看是要貼雙面膠還是用強力膠點幾滴
這樣花= 0元......如果你沒有膠水的話,要買一罐強力膠,20元吧

我是去買像滑鼠墊那種黑軟墊,一張大概A4紙大小,大約0.2/0.3cm厚,30元吧
自己量好再裁尺寸,也一樣
有看過有用麥克風那個海綿套去剪,也可以

那片墊子就只是減震而已,怕反光鏡往上打太大力破掉,用來減震而已
材質,有差嗎?
美觀,這麼小一片,而且還在鏡頭裡,看的出差別嗎?

我覺得如果是要DIY,就是隨手可以拿到的東西,越便宜越簡單越好
至於你說的換對焦屏會卡到,這也不用擔心
一般多久才會換一次對焦屏?
再說,像我這種DIY的做法,撕掉再換一遍,也沒有多麻煩吧,5.10分鐘...
你說是吧...

我已經這樣DIY換過反光鏡海綿很多次了,算一算4.5台有了
都沒什麼問題
給你參考囉
有按照前輩的建議拆了軟片殼的海綿來加貼在反光鏡頂端
感覺不出太大的差異,也許有減震一點點、小聲一點點吧?

OM-1裝了1.4V的助聽器電池後

首批拍的沖洗出來了
我大多是把指針放在側光表中央
依照成果來看,這個1.4V助聽器電池的方案可以推廣

至於1/60以下的快門,我面臨了不小的挫折感
大約在1/30以下的狀態會失敗率爆增
尤其是餐廳內常常慢到1/4秒,手持成功率機近0...

下方地一張是我最喜歡的一張,也是我的首捲黑白片
採用預先測光後,估焦方式抓拍
對於這種手法,有點希望測光指針能在機頂上...

















可以請問電池是像是這樣的嗎?(隨便找家廠牌)

大小是跟LR44差不多嗎?
如果可以替換就真的是好方法呢!!
ephemeralmio wrote:
可以請問電池是像是這...(恕刪)


是的,就是這種空气电池
每顆電池的背後有個封膜
撕掉後半小時就可以用了

放在OM-1上,需要套個轉接座
可以自製,不過現成的也不貴



套上去的樣子


上面有通氣孔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有按照前輩的建議拆了...(恕刪)


問題解決,好照片產出,恭喜樓主拍得真好~~

biaw78 wrote:
問題解決,好照片產出...(恕刪)


謝謝鼓勵
也許是經過了數位掃描
我真的覺得掃描的影響已經凌駕了底片本身的調性

好比價格偏高的Kodak Ektar 100
這幾次拍攝下來的感想,廉價的Kodak ColorPlus 200並不輸它
至少以掃描的結果來看是如此

Kodak Ektar 100的細緻我也從掃描的結果上看不出來
最令我訝異的是飯桌上的這張,這就是用ColorPlus 200拍的


這張的表現,完爆了我那兩捲Ektar 100所拍的所有照片......

然後再回顧一下ColorPlus 200所拍下的深刻照片




我不太清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嘗試了兩捲Ektar 100後
我想暫時使用ColorPlus 200就夠了,便宜一半有餘,出片的滿意度也更高

ISO100對我來說太難用了,快門速度相當掙扎
不過我還是想試試看FUJI的100度業務底片
還有那ISO1600的月光片

補充一下我用永諾閃燈拍下的首張閃燈照片(底片ColorPlus 200)


永諾560二代體積重量不輕,貧弱的OM-1塑膠熱靴我用起來怕怕的
加上嚴重頭重腳輕,OM-1也許加個把手會更穩定

順帶一題,我很勇敢的使用E-P1觸發這顆老閃燈
證實是可以用的,也沒把E-P1燒壞
組合起來的造型也滿好看的
把E-P1的復古扮像偽裝的更徹底

還有就是E-P1搭配上Metz 24閃燈輸出不穩的問題
進而也導致讓永諾的S1跟閃模式沒跟到

我用膠帶把E-P1熱靴上的TTL端點遮蓋住
Metz 24自動就變成單點全出力觸發的閃燈

永諾的S1跟閃模式也可以順利跟到了
謝謝你的答覆

轉接座看起來像是黃銅...還是不知道是哪種金屬電鍍後的樣子
倒是空氣電池算是第一次聽到(真孤陋寡聞)研究一下後再來自己做做看好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謝謝鼓勵也許...(恕刪)


用多了之後一定會發現EKATR和COLORPLUS有差距,雖然我很喜歡COLORPLUS我也拍了很多,但是其優點在於顏色表現,細緻度輸慘
負片的顆粒表現和光之間的關係極大,只要有好光線平價片也可以表現得很專業,而逆光陰影處在怎麼貴的底片都不會像數位一樣純淨,我想這是你對EKTAR第一映像的來源~~

biaw78 wrote:
用多了之後一定會發現...(恕刪)


剛才比對了一下,確實Ektar有細緻一點
不過不知道是否與底掃品質有關,差異並沒有很大

再來就是ISO100的問題,也許就如同你說的
收光量不足,也讓整體的畫質低下
不過除非是室外,手持室內ISO100的成果多半很悲劇
甚至別說是ISO100,ISO200的ColorPlus也很容易悲劇
這種狀況下,反而ISO400還表現的不錯
某些咖啡店、餐廳的環境,我更認為ISO800以上會更好用(但還沒用過)

Ektar 100所拍的展示車




要說有多細緻嘛~說真的我覺得也還好(單就掃描結果是如此)
要論沖洗放相後的表現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現在手工放相的我想很少了
數位放相的畫質,洗過幾次就不想再花那冤枉錢

進入展區後,燈光實在太暗,快門掉到1/15甚至1/8秒
所以我把拍到一半的Ektar 100回捲,換成Kodak ULTRAMAX 400
記得當時換上ISO400度底片後,快門大約也是在1/60秒以下(約1/30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