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遇到撞牆期了,有大大能給個建議嗎?

其實都不錯,
能看到樓主的用心。

所謂撞牆,可能是自己也對所拍照片缺乏點感動了吧,對嗎?

提供兩個建議。

一、拍照前先思考一下,哪一個取景、構圖,會是自己難忘的。

二、再簡單一點,照片內容太豐富,有時會讓人眼花撩亂。

以上,供樓主參考囉~
yoyo71 wrote:
最近拍照感覺有點撞牆...(恕刪)


缺乏點生命的感覺,多和人互動後再來拍會有突破.加油~
✿the truth is out there✿ http://anakinphoto.pixnet.net/blog
從樓主的文字與分享的照片來看,小弟認為您的問題是"想太多了"
若拍照不能帶給你快樂,挫折感大於成就感
從開始接觸單眼到現在都一直認為自己處在撞牆期
那真的建議就先放下單眼,拿台小DC或輕便機,甚至完全的相機放下
去做做別的事吧~
明顯是少了"愛"

"Love is the answer."- John Lennon
謝謝!
感謝各位前輩的意見,我會參考的~~~


popobobo999 wrote:
其實都不錯,
能看到...(恕刪)


恩~~沒錯,現在照片開箱後驚喜是有的,但那看到照片的感動卻已經不在了~~

樓主前輩您的影像階調、氛圍都很討喜

如果覺得少了一點什麼
或許可以從「主題式」的拍攝著手

給自己訂定一個主題
例如比較抽象的「時間」、「淚」、「門」、「凋謝」、「心跳」,找找各種實際、象徵性的東西共構成主題元素
或是寫實的「蘭嶼生活」、「客家性格」、「性工作者」......,嘗試讓畫面能訴說出情境

以往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往往都是針對單一畫面思考
不過,當事情變成「系列」的時候,就會逼我們開始針對所有元素、故事性做串連
也能夠藉由系列的故事性,使畫面從單純的詞句語言累積成文章性的敘述

最重要的,藉由摸索、漸入佳境、瓶頸、突破的過程
在針對同一主題反覆琢磨下,又要避免流於紀錄化拍攝,而從量變產生的質變
會不斷嘗試構圖、觀念視角的更多可能性

規定自己不可中途放棄,要針對這個主題拍三千、五千張或更多
(一兩百張太簡單了,所以要規定多一點)
當找出個方向,這些作品辦個個展也都綽綽有餘啊


拍的其實不錯
從照片裡感覺到"疏離感"
或許是因為人在他鄉
沒辦法真正很投入當地的環境
拍的照片很誠實的把你內心想的傳達出來了
純粹小弟個人猜想
如有得罪多請原諒

yoyo71 wrote:
最近拍照感覺有點撞牆,

您真厲害,知道自己撞牆.......

我呢.......唉~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強迫自己在拍照的死胡同裡面兜...遲早是撞牆的。

先做點別的事情,直到突然有感覺或是靈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舒服多了。
1.開始拍彩色的照片,彩色的照片要控制的元素會更多
黑白講究單純,剛開始拍,會覺得變成黑白的都很有感覺
其實不然
好的黑白照片,即使加入色彩,依然充滿故事性

2.不要去追求要拍一張"好"照片
那幾張照片除了乍看之下好像有點氛圍外
還有什麼? 並沒有
只有氛圍但沒有故事、沒有感動、更不是紀錄
所以,從自己的生活開始紀錄吧
把自己、朋友、家人、同事加到你的照片
一開始或許很平凡,但是可以把生活照拍出當下的感動,可以留下回憶
那技術自然就進步了

把黑白的那幾張,弄成彩色的,我覺得應該就很普通了吧

然後.....消防栓.....這主題是啥?消防栓的局部?

三個垃圾桶的構圖也不好,旁邊的垃圾更是多餘的,
或許你是要嘗試構圖練習,但是沒有安排好

剪影.....同樣的.....你想告訴我這是什麼? 我該對這張照片有感動嗎?

地上的草......或許你可以趴在地上拍它,由上往下拍太普通

最後一張,我不知道你是要拍籃球架,還是那個看起來在玩手機的人



感覺上樓主很致力在"拍好"照片
在構圖上還需要不斷練習,要多嘗試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多用雙腳改變距離,
不要只靠鏡頭拉近拉遠,那種透視感和壓縮感是不一樣的
等到練習好這些氛圍的營造和構圖安排後,也還不是一張好照片
網路上這類照片多到無法讓人會多留意你的照片
所以你要加入故事性
先從讓照片對自己有意義開始,在慢慢地讓照片對更多人也會有意義
不要想一步登天,自己尚未感動,就讓別人會欣賞你的照片.......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種天份的
拍好生活照,我覺得是很好的磨練
而且就算將來神功未成,這些照片對自己來說也很有意義

加油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