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F3---底片機如果要玩手動對焦的首選

ruby6436 wrote:
3. 跟所有NIKON的手,自動鏡頭完全相容, 也就是從30年前的鏡頭到現在生產的鏡頭直接接上就可以了, 當然沒有光圈調整的G鏡除外, 這點在日系品牌只有NIKON可以做到(它牌用轉接環會喪失光圈連動, 不利對焦)(恕刪)

如果要說到鏡頭相容性
應該要選F4才對
F3可以接的鏡頭F4都可以接
而F4可以接G鏡,又有AF

F3有數種觀景窗和對焦屏可換
F4也是唷~

F3最常見的毛病就是觀景窗裡的液晶故障
會變成8888
老實說這還蠻致命的,因為A模式下就看不到機身算出來的快門值了

不過F3也是好機
連著MD4.陪伴我17年
忘記暱稱了 wrote:
可否請教一下各位大大...(恕刪)


之前我的F3有近10年沒動了,後來快門速度不準,拿去博愛路的全泰調準,大約花了2千多,現在又是一條活龍.
如果確定修好會常拍,那還是去修一修,但不拍就當收藏用了.
My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64443905@N00/sets
Nikon傳統相機我是滿推薦F3的, 機身扎實手感好, 又有很多配件可以玩.
( Nikon F3 + AIS 50/1.4 + DW3 )

TripleNickel wrote:
F3HP 的 DE-3 觀景器可以再加上 DK-17M 放大器 0.75X1.2 = 0.9x....
DE-3 觀景器倍率比 DE-2 小一點 但是有一大堆現有的配件可以用...

謝謝你的資訊~
DE-2裡我要看到測光快門值都有點吃力了(要移動一下頭部)
DK-17M還是留在我的D1X上吧~~
(目前我底片機比較習慣用FE2)
ruby6436 wrote:
有網友提到F3, 順...(恕刪)

F3超好玩的。
不過如同樓上說的,視野放大率是一個缺點。

以二手價而言,買FM2、FE2不如買台F3。
Randolph wrote:
如果要說到鏡頭相容性
應該要選F4才對

的確如此,MF與AF的過渡機型中F4的確是首選。
chifei wrote:
這點有誤.日系的PE...(恕刪)

用"所有"這詞可能就值得討論了.
Pentax K鏡對所有的K接環DSLR都喪失光圈自動連動測光表的能力(要按一下小綠鈕,對吧?).
底片機的話我記得對ist也是一樣的狀況.
因為這些機種都缺乏機身上的光圈值連動機構(也就是Nikon Ai裝置這部份).

Pentax跟Nikon兩家對於這問題的概念想法明顯不同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Pentax K鏡對所有的K接環DSLR都喪失光圈自動連動測光表的能力(要按一下小綠鈕,對吧?).(恕刪)


有A檔的鏡頭,開放光圈測光,可以光圈先決,M鏡才須按錄鈕測光.
chifei wrote:
有A檔的鏡頭,開放光...(恕刪)

話說這點還蠻有趣的.
請教一下前輩.
Pentax的A鏡時代應該還不是CPU鏡頭吧,那概念應該是跟Nikon FA的概念相似(機械式的光圈先決).
那後來新的FA鏡也保留的A鏡的標準,當光圈環轉到A檔時是走機械光圈資訊還是CPU資訊呢?
把現代FA鏡的電子接點貼掉一樣可以當A鏡使用嗎?(當然FAJ不行啦).

Nikon是在FA,FG,F4試行了機械式的A與P模式(Ai -> Ais).
但最後放棄了,全面投向鏡頭CPU化.

Pentax則是一直演化下來,不知道A檔這個議題機械式與電子式的分水嶺在哪裡
或是根本沒有分水嶺?

還有M鏡對當時針對M鏡使用的機身...應該有光圈連動吧?
Nikon是從Auto,Ai,CPU一代代下來,彼此間不相容.
M42,M,A是否也是都有各自的光圈連動系統呢?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PENTAX和NIKON的設計有點不同.

PENTAX相機是靠鏡頭的光圈連動桿位置,來計算阻值來顥示光圈值及測光.
所以43mm F1.9 LE的光圈值在某些相機上,是用F2.0計算測光.

PENTAX FA的鏡頭,本身就有A檔可以光圈先決,所以不用貼接點.

M鏡對M機身,只能使用M檔(我的資訊可能錯誤,知道的網友請糾正).

K接環的鏡頭才有連動桿.

好玩的是,M42鏡頭並沒有光圈連動桿.

雖然不會顥示光圈值.

鏡頭切到M檔,機身用光圈先決,轉動光圈環就可測光,不必再按綠鈕.

拍出來成相是曝光正常的.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