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多人買單眼後開始後悔怎麼沒早點買...
底片機也是一樣的。
其實剛入底片機會有很多疑問及問題處理
建議買比較新的自動對焦機身及鏡頭,當然使用簡單易用的P&S相機(也就是台灣稱的傻瓜相機)也行。
不過樓主PO的幾台大都是手動對焦機身...
先確認會不會漏光(背蓋裡的海棉是否完整),快門是否正常,測光是否正常這些,才不會拍出來全變lomo照。
至於樓主您提到的銳利度,這是跟鏡頭有關,跟底片還有機身基本上是沒關係的。(底片只是有分細膩度,但是跟銳利度沒有直接的關係)
選擇自動對焦機身與鏡頭於初學也可以儘量避免脫焦,對成像銳利度當然是有幫助的。畢竟沒對到焦當然就沒銳利度
雖然我個人也是從手動對焦的機身開始玩起,但是有自動對焦真的很便利...
底片機拍出來的色調當然就是取決於底片、沖掃店家、還有鏡頭。當然這是指天候、氣象、光線、色溫那些因素不考慮進去的話...(不過這是拍底片時很需要注意的重點!!)
機身基本上與這些都無關...跟操作習慣比較有關而已。
個人拍底片的經驗是...找顆不錯的標準鏡(或小廣角)來玩就可以玩的很開心了!
長焦段鏡頭也不太需要顧...因為拍那麼遠相對快門要快啊! 這些情況還是交給M43搞定比較好。
畢竟底片機是沒有防手震這回事的。
OM-2好像改電池規格了,就是目前還可以輕鬆買到的規格
OM-1是全機械+內建測光表
OM-2是電子快門
我用OM-1,在北京遊蕩時拍了數個月約50捲的底片
可靠度沒話說,當然成就感還是有的
用底片機主要是拍感覺,因為喜歡老機的質感與操作感
還有就是驗正自己的光圈快門架構概念
畢竟底片拍出來一翻兩瞪眼,尤其是正片
最近改拍黑白,想從黑白的世界中
去了解光與影的架構,重點是可以自己沖洗與放相
從頭到尾掌控整個環節
我想這對於學習的領域都是很有幫助的
這一切所學搬回數位機上去拍
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功力的提升
我的建議是先在數位上搞清楚Av、Tv、M模式
光圈快門與景深等等的關係
然後再去拍底片,從中驗證自己的觀念
剛開始拍底片時,也可以代台數位當設定參考
漸漸熟悉後,就可以直接使用底片機了
底片機身只是單單一個驅動機械的金屬殼
要說畫面銳不銳利、散景美不美,看的是鏡頭,不是機身
顏色濃不濃郁等等,鏡頭也有關係,但更明顯的差異在於底片的選擇
其餘還有個關鍵是沖掃的店家,那會是比選擇抵片還要更明顯的差異
鏡頭支援度不用去多想,反正再多你永遠也只會用那幾之基本款
思考一下日後是否能接倒數位上,或許還比較有意義
OLYMPUS OM-1



不過醜話說在前,老底片機的最大問題
1.故障的機身、鏡頭會是你的噩夢,畢竟是很老很老的東西了
沒妥善保養/保存的二手器材,出包了也不易外
好比機身快門不準、測光不準
或是鏡頭的鏡片發霉、光圈沾黏.....
2.請先找尋可信賴的沖洗店家,不然沖洗的環節失落,是會消磨掉你持續投入的心情
換底片機最大的差別可能是在於135底片與M3/4片幅大小與拍照的方式吧
如果很憧憬拍底片完沒法看到成果,要沖出來才看得到那種開獎的感覺,那想衝就衝。如果是單純因為GX1拍出來的照片顏色不討喜,希望要底片機拍出銳利、發色漂亮的照片,那就不必了。因為很多時候這樣的照片還是要天時地利人和。
說一說自己的經驗讓你做參考吧
自己的底片機SLR有兩台,
一是nikon FM2是機械式相機,覺得是單純、耐操,電池只用來測光超省電,光圈快門沒電時也可正常使用。有很好的信賴感而且鏡頭跟我現有的Nikon DSLR可以共用。Nikon的鏡頭選擇也很多,只是光圈快門對焦都要自己來,有時候久沒用,一下子要搶拍還是會顧此失彼,按下快門才想到剛剛忘了注意測光表調快門了。
另一台是Contax RTS II,是有著A模式的相機,拍攝時只要決定光圈與對焦,拍照的方便性高出FM2很多(當然還是不比DSLR方便),又有強大的蔡司鏡頭群。只是因為吃電的關係,電池沒電就沒輒,電池又滿貴的。加上我這台有一點小毛病,這一台帶出門的信賴感還是不比FM2,可是因為蔡司鏡頭的關係會讓人想一直帶出門。
雖然說可以支援的鏡頭群是選系統時很重要的考量,但是那是有錢人才需要的考量。底片機便宜沒錯,但是好的鏡頭群買起來也是動輒上萬,其實對一個高三生的(父母)負擔也滿沉重的。若只買得起一機一鏡或兩鏡,那選哪一家,支援的鏡頭多或少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反而便宜比較重要。
其他的不方便還包括常用底片的ISO多為100~400,對習慣開高ISO拍照的數位相機使用者會綁手綁腳,像你所陳列的照片,如果光線的環境如照片所示,那大概很多都需要腳架,要不然只剩一堆手震的照片。很多時候帶底片機出門,夜間或室內只要看到快門遠低於安全快門就只好放棄不拍了,不像DSLR可以調整ISO還有防手震,想拍就拍。
另外底片一捲36張最常見最便宜的Fuji XTRA400一捲也要55元,還不包括沖掃的費用。沖掃還要找到信賴的店家(詳見夢大的心路歷程)。對高三學生來講都不是很方便好走的路。
拉拉拉雜跳來跳去講得很亂,總結一句話,要學構圖其實任何相機都可。如果只是要銳利度高、色彩討喜的照片才用底片機,你可能會非常失望。
小彭新城 wrote:
你這個傢伙...底片打底片...壞壞
我很務實的......(菸~

看樓主列出來的那幾台,不像是為了構圖而想的,不然C/N有不少電子式低價高性能SLR可以買都沒列出來......也許真的對機械單眼有什麼不正常的遐想也說不定~
我的建議是,如果是為了構圖,真的,用數位比較快也實際。
如果想用底片練功,建議筆記簿、腳架以及雙腳一定要準備,為什麼說雙腳?因為建議用50mm標準鏡就好,所以用雙腳變焦......

筆記簿是為了記錄每一張的參數用的,因為135底片是沒有EXIF的~

腳架,是為了不散彈槍打鳥,什麼都沒對好記好就按快門,您還是別學底片了~
話又說回來了,以上的那些,數位機為什麼辦不到?

您真的喜歡底片嗎?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