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oss917 wrote:好奇怪!!!以這樣的人口基數,養一台應該是沒問題啊。怎麼看各位前輩所敘述的,大陸沖印店比台灣還難經營? 不是人口基數的問題,在於如何看待一件舊的事物。小弟認為其中的原因之一,中國人追求進步(現代化),喜新厭舊的程度比想像中高。北京胡同,或許你覺得值得保留,中國二話不說,拆~
kingliaw99 wrote:不是人口基數的問題,在於如何看待一件舊的事物。小弟認為其中的原因之一,中國人追求進步(現代化),喜新厭舊的程度比想像中高。北京胡同,或許你覺得值得保留,中國二話不說,拆~...(恕刪) 您說到重點了,中國是一個極力追求進步,又極瑞喜新厭舊的民族換一個更大的基數中國13億人口,如果每年每人消耗一卷底片,這樣底片還是大有可為當時柯達就是看中這個市場,在中國耗費了大量資金,可惜柯達看走眼了,他沒有算到人"喜新厭舊"的本性,所以柯達輸了,樂凱也關廠了除了敗給數位,也敗給一個極度喜新厭舊的民族!
昨天看到的.........底片老物新翻 沖片一次完成數位時代,傳統相機遭全面洗牌,但是仍然有些愛「慢拍」、「慢活」的攝影者願用底片相機,享受自己沖片的樂趣.美國New55公司發展出新的黑白片沖片技術,完全推翻過去沖片需要顯影、停影、定影3道手續的過程,現在只要將軟片置入沖片劑,取出就完成沖片手續。這種單一沖片劑稱為R3,可沖洗市面上的幾乎所有黑白軟片,除了35mm的135捲裝片,當然也包括4x5吋的大型單張底片及6cmx6cm的120中型底片.沖底片只要6分鐘,沖完片後,再經過5分鐘水洗,晾乾即成一般正常的黑片底片,可放大及掃描影像。曾經開發4x5黑白「拍立得」軟片的New55公司,生產4x5黑白正片及負片,得到攝友不少贙助,他們將拍立得的技術應用到一般軟片,發展出一次沖片藥劑.R3適用的軟片包括:Ilford Pan F, HP5 Plus, Kodak TMax, Tri-X, Efke 25, Shanghai 100等.據用家沖洗Tri-X黑白軟片後表示,這種沖洗劑沖片時不必攪動,沖出來的粒子細緻,而且還可以增感顯影,不輸傳統顯影劑。目前R3僅在美國買賣,每950cc的價格為20.美元,約台幣620元。
jacky000732 wrote:現在的大環境很難撐下去了...關門或轉型是早晚的事 倒光了, 大頭照不就沒得拍了.連想自己 DIY 大頭照, 也沒地方洗..那要趕快通知 有在 核發証件 的 公家單位, 趕快改變現有的 繳交傳統照片 的方式 ..改成像 阿剁啊 考駕照那樣, 現場即拍直接印在証件上 或 交數位檔 就可以了..
地獄貓 wrote:美國New55公司發展出新的黑白片沖片技術,完全推翻過去沖片需要顯影、停影、定影3道手續的過程,現在只要將軟片置入沖片劑,取出就完成沖片手續。 這並不是新的技術,二次世界大戰時早就有這種藥劑Fuji現在也有在販售他們的套藥要說效果有多好,用在相紙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底片的話,玩樂性質很高真要要求品質,這種很難控制階調調性,未必能吸引專業玩家
infoto wrote:這並不是新的技術,二次世界大戰時早就有這種藥劑...(恕刪) 網路上找了資料,說是當時是為了讓偵查機組員在飛機上就可以先把底片沖出來,一下飛機就可以馬上判讀偵照。這玩意兒的配方在網路上就找得到,東西也不難買,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玩看看。http://new55project.blogspot.tw/2010/01/donal-qualls-successful-monobath.html
viennavirus wrote:北京還是有較好的傳統沖印店的,西單的東方明珠,東單的祥升行,都是比較可靠的老店...(恕刪) 祥升的E6現在也是送到東方明珠衝的,應該快退出沖印市場北京的沖洗業已經倒過好幾波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就剩這幾家吧就北京資深玩家眼裡,這兩家都屬冲不透的,套句他們的說法不過是二坨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