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30年)機放的彩色照片會泛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經過無酸保存處理,現在的數位放相(噴墨、雷射或藥水沖洗)在此點上仍然需要注意,否則一樣在經歷長時間保存後發黃。我有很多20年前底片彩色機放照片,經適度保存處理後,現在仍十分鮮明美麗完全不會發黃。
過往底片放相照片會有發黃或褪色現象,看過大多原因是廉價材料加上保存狀態不佳才造成的。


2.我看到各種精緻的數位輸出及手工放相作品後,最多只能做出兩者都能得到很好效果的結論,它們在處理過程與效果上各有長處及短處,無所謂優劣可言。

3.坊間沖印店多能選擇便宜(4x6一張4-5元)或高級(4x6一張20元或更高)的輸出或放大紙材,如有長期保存需求,高級材料再加上適當的無酸保存環境才是確保相片歷久彌新的最佳作法。

4.高雄目前仍有專業的攝影工作室經營數位及傳統放相,可google一下「on the road影像空間」可得詳情。

5.網路上常見黑白RC相紙比較不耐放的說法,其實根據Kodak或Ilford的技術資料(與我個人的保存經驗),黑白FB相紙反因許多使用者未正確水洗及保存調色處理,比黑白RC相紙更容易出現保存問題。現代黑白或彩色RC相紙,其塑膠基及抗光塗層十分進步,以適當條件保存下,至少(我自己的照片)20-30年都能保有鮮明亮麗。





風之和子 wrote:
1.以前(30年)...(恕刪)


正片的話
高雄可以找劉柯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