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拍到一個階段,不少人遇到相似的問題,我也覺得翻拍是個方向,成本相對低,拍RAW,後面自己修圖,自己調整。我當時拍黑白自己沖洗,自己翻拍,效果比店掃好很多,也自己黑白手工放相,但說坦白黑白翻拍細節就很多了,手工放相也沒有真的神奇到能獲得更多,想要對比高一點一樣會失去細節,或是,更複雜的區域曝光放相了⋯⋯但彩色負片是另一個領域,我當時嘗試翻拍彩負,得到類似樓上ken902的結果,色彩有點薄,有點霧,拉不太出來類似店掃的鮮豔與對比效果,這可能要有經驗的前輩來解答。更高級的掃描器,彩色放相等等,那需要更多資金時間挹注。想全部自己來,我覺得黑白是的相對便宜的選項,做到一條龍洗、掃或手工放相,全套設備沒有特別貴。當自己來到電腦修圖的領域,那麼一台高性能的電腦,廣色域的修圖螢幕、校色儀,或是輸出的照片印相機,也是不小的投資了。
(傳統放相洗出來的時候,差異就比較明顯)傳統放相差異很大是因為每一個放相人的色感都不一樣..機器藥水底片都有差距.操作人員也都有差距..然後傳統放相..不是都沒調整...這是錯誤的觀念...沒做過傳統放相的人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哪一家洗出來你比較喜歡那樣而已..你看相片後面有一排列印的字...上面就有放相機經過調整的參數..同一家你可以要求她不要調直整...數字會是00000..但是這也沒什麼意義...沖底片時每一家店也都不一樣了..同樣的柯達快沖也都出來不一樣..除非是照原廠規定..每天測試調整原廠的設定..藥水照原廠規定換調..一班的快充店20-30年前就不太可能這樣做了...現在應該是更不太可能吧..要專業沖印店的才有每天上機前測試.還要熱機跑兩輪後才正式輸出...相紙.藥水都有照規定替換保存...但是就算是照規定...這些只是調整到比較有一定的水準而已..如果放大..那就更不用說了..差距很大..底片沒拍好又沒沖好..怎麼放也就那樣..變成現在大家說的底片感...粗粒感..或是屯屯的感沒做過職業手工放大的人..一般人都不會知道..現在的手工放大因為量已經沒那麼大了..經驗值就變得很重要...器材耗材也少了..光每一台放大機.燈泡.鏡頭.濾鏡..調色..進光量.光圈大小...底片的本質..相紙..藥水..全部出來都會不一樣..同一個前置條件..早上沖印..跟晚上沖印..仔細比較就會有不同的顏色了..掃描機的好壞差很多啊..有的一台好幾百萬..幾千的也有...沖印店的機掃因為速度快..也不便宜..這樣的差距出來效果.細緻度當然差很多...拍正片也要看沖印廠商的專業度了..以前30年前台北比較專業的正片廠商也沒幾家..一家當然是爵士..但是因為他量大有門市..所以一般專業影棚.製片廠比較少到這裡..一家是在中興百貨附近的高架路下..這家只接攝影業..沒接散客..一家在國父紀念館旁邊的光復南路上..後面這兩家應該都沒有了吧..
k728886 wrote:(傳統放相洗出來的時(恕刪) "傳統放相差異很大是因為每一個放相人的色感都不一樣.."個人覺得這個影響比較大"除非是照原廠規定..每天測試調整原廠的設定..藥水照原廠規定換調.."還有測試條..... 超貴........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但彩色負片是另一個領域,我當時嘗試翻拍彩負,得到類似樓上ken902的結果,色彩有點薄,有點霧,拉不太出來類似店掃的鮮豔與對比效果,這可能要有經驗的前輩來解答。) 目前翻拍彩色負片的效果不好是嗎?搜尋網路發現 Nikon D850 有內建負片翻拍功能還有負片翻拍套組示範影片看起來效果還不錯,只是前置工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