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玩底片機最黃金的時間已經過了我大約是在三年前退坑的,沖洗費在我還在玩的時候年年漲已是家常便飯,現在價位多少我是不曉得拉更別講底片了,除了年年漲價以外有些廠還年年停產,Kodachrome我等你復活等到我都退坑了好懷念好市多還有賣便宜又好用的XTRA400啊....不過身邊還是有一小群好朋友堅守底片直到他們玩不起的那一天到來 如果是攝影新手我就不太建議入坑,拿底片機來練技術太重本了......但如果是有底子的攝影玩家,FM2, AE-1, OM-1都是不錯的機種
jasonho60912 wrote:個人認為玩底片機最黃金的時間已經過了我大約是在三年前退坑的,沖洗費在我還在玩的時候年年漲已是家常便飯,現在價位多少我是不曉得拉(恕刪) 幾年前我對底片還不是很懂的時候,聽說COSCO一捲X-Tra 400大概才52元台幣,好後悔那時候沒囤一些起來!隨著時光荏苒,底片的黃金嵗月已經成了過往,過去美好的時光,今日已成鏡花水月...就在去年的年底富士已經停止生產X-Tra 400曾經"俗又大碗"的 X-Tra 400彷間的相機店價格已經悄悄翻了幾倍,一捲來到190元了...
death0101 wrote:幾年前我對底片還不是(恕刪) 好X多的XTRA400真的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我記得的價位大概一捲70左右,三捲一個包裝。那時候在拍底片可以毫無難度的在博漢區店面買到一捲90的消費正片Kodak Elite,現在都不知道變多少了...
我有完全相反的看法:現在反而是最好的用底片相機時機。我知道有太多人以底片與沖洗價格衡量是否用底片相機,並以現在價格都很貴,所以都不要用了。想想看20年來有多少生活支出或消費性產品悄悄地漲價然後人們不假思索地接受,一句話也不說:1.到處都有的路邊咖啡館一杯飲料隨便都超過100元。2.小小的便利商店三明治要40元。3.手機費每個月超過1000元,有多少人在付高額的分期手機費?在我看來,買底片跟沖洗費不過是把生活中的休閒或消費支出調整一下而已,一年花10000台幣在沖洗上,135底片可以一個月拍3捲100格影像(底片150沖洗100元),對一般記錄或出遊都已綽綽有餘,換成半格機,3捲底片按到手軟拍不完!現在只要5000元內就能找到好用不貴的底片相機,細心使用下可多年正常工作,相較那些昂貴的手機,兩年一換幾年後無法修理只能報廢,消費電子產品的耗損相較於底片沖洗費用如何,可再多思考。hyponamiaa
風之和子 wrote:我有完全相反的看法:(恕刪) 我是真的玩不了,玩底片相機就要完全手動.但年紀大了,眼睛有近視,散光加上老花, 真的對不了焦.而且機身也重,鏡頭也重... , 外出背這些裝備真的會累死.再加上真的是性趣卻轉淡了,所以就慢慢的虛無了.玩底片是可以玩不同的ISO 感光值底片,但相對應的就是要承受高感光高粗糙度,低感光高解析度這樣的鹵化銀底片的特性. 其實也就都是在玩化學反應.玩了一輩子的底片,由黑白到彩色再到黑白.由135mm膠捲底片到整張30英吋大小7mil厚度的電子工業用底片,4mils 厚度的印刷用的整捲底片, 到返璞歸真的蘇打玻璃底片,IC半導體用的石英玻璃底片.我想全台灣有機會會碰上蘇打玻璃底片的應該沒幾個人了玻璃底片.應該都是搞IC封裝的玩石英玻璃底片應該都是搞IC光罩的.但有我的歷程的就更少了.都是在玩化學反應. 幾十年下來真的是玩到無趣了,累了.現在的我是連手機都懶得用來拍照.不為啥,只因為還是比不上真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