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Coolscan V ED 新手試掃 RVP50

5000ED最近漲好多. 在美國的價格從比 V ED貴80%變成貴到100%, 在台灣恐怕價格更厲害! 前面也有人講過, 差別只有14bit: 16bit, 以及多重掃描而已. 還有一點是可接一台要一萬多台幣的正片自動餵片機 (我想對相行的商業用途會比較大, 對個人來說只是買個方便而已). 如果你覺得這兩項值得多花兩倍的錢, 那就上5000ED吧! 到目前為止, 我發覺V ED掃出來的再用DEE調一下的結果, 似乎跟5000ED有用多重掃描得出來的結果感覺不出有任何明顯的差別存在!!!
taki_chen wrote:
心裡掙扎了一陣子終於...(恕刪)


我有用IT8校色的RVP50的icc檔,大大如果要的話可以試用看看,...
manyk wrote:
我有用IT8校色的R...(恕刪)


太感謝了, 那就麻煩大大您囉 ~

自從 Coolscan V ED 停產後, 外頭問到的價錢幾乎漲了15%以上, 雖然 5000ED 有16bit, 多次掃描及貴到不行的自動進片器, 卻也是只是掃 135. 衡量的結果還是選擇了許多大大推薦高 C/P 值的 V ED.

試用了幾天覺得怎麼聲音那麼大?? 跟原本預期會安安靜靜的落差還滿大的.
CoolScan的光源是LED,非陰極燈管,因為不熱,所以稱為CoolScan.
但機構運作以及掃檔,的確不怎麼安靜.
taki_chen wrote:
心裡掙扎了一陣子終於...(恕刪)


加油! 我看你掃的片子還未把coolscan v發揮出來
你的片子都是在大太陽下拍 但暗部細節都沒有出來
如片子上確實有暗部細節 coolscan v是掃得出來的!
我猜是你曝光不太適當....
還有rvp50本身 反差本來就大!! 會失去暗部細節
prolineyenli wrote:
還有rvp50本身 反差本來就大!! 會失去暗部細節


RVP50本身反差就很大.....唔. 應該說是超大吧?

如果夏天陽光普照的狀態要拍地面景物....通常會得到這種結果
taki_chen wrote:
太感謝了, 那就麻煩...(恕刪)


已經把檔案寄給您了,試用看看校色後會不會比較省下你修片的時間 ....
掃得很不錯說. 細節都有保留. 不過我感覺好像有點色偏 ?
我之前掃正片時也有出現類似的現象(不是 Nikno coolscan). 大概是因為色溫的關係吧. 不過用loupe看明明就沒偏這麼嚴重. 所以有時掃起來會覺得差很多. 不知道樓主是不是也是一樣的. @@
文包 wrote:

RVP50本身反差就很大.....唔. 應該說是超大吧?
如果夏天陽光普照的狀態要拍地面景物....通常會得到這種結果

...(恕刪)




對比是超大,特別是大中午拍的,影子處都會黑掉,而且稍微偏藍,不建議中午拍

分享一張RVP50在中午1點所拍,使用 CoolScan IV 底掃結果,原始檔未做任何調整



點小圖可開大圖,原片呈現,黑框為片夾。


還有RVP50本身調性問題,建議要OVER去拍,不要UNDER,這和一般正片習慣不同,通常我自己都手動把ISO設定在40或32,當然腳架是必備的。
入嘴砲國豈有不入境隨俗的道理?
試用了 manyk 大大的 ICC 後跟原本用的 ICC 比較後可以看的出來紅色減少了一些, 也比較輕爽一些. 謝謝大大的強力支援.

Sunglow 大大說的 RVP50 要 OVER 拍, 的確當時 ISO 就設定在 50, 一開始用幻燈機看時覺得亮度 OK 剛剛好, 也不覺得會過暗. 飽和度非常棒. 直到用底掃後才覺得每張掃起來亮度都偏低, 飽和度也不如幻燈機投出來的效果. 下次用 RVP50 時就照著 Sunglow 大大說的試試看. 但是若是掃 Sensia 100 就沒這樣的問題, 也許片中之王的 RVP50 特別難掃吧. 不過家裡的一千零一隻 RVP50 已經貢獻完畢了, 只剩下 RVP 100, 不知道特性是否需要跟 RVP50 一樣要 OVER 拍?

上面幾張圖有上午拍的, 也有正午與下午, 出國嘛~ 能拍就拍, 所以也沒想太多了. 即時的留下當前美景, 不然回家後自己卻後悔什麼都沒拍到就糗大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