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q wrote:
用軟體調一調當然是OK,可是我的重點是得要知道
是掃瞄的問題嗎?
是底片的問題嗎?
還是我根本沒拍好?

...(恕刪)



就因為這樣,你才需要吩咐沖洗業者不要調整不是嗎? 問題是你並沒有這樣做,更奇怪的是,跑去另一家再掃一次,第二家的調整一看也知道比起第一家多,我認為是多用了自動色階和自動對比,導致連白平衡都怪怪的。

的確就某方面來說,如果你要直出不想動手,那的確第二家會比較適合你,但對一個看重自己照片品質的人,我認為第一家才是首選,至少我認為他保留了底片原味,且底片原始白平衡就很準了,根本不用花太多心思去校正,反而是第二家,看來似乎用了懶人的自動大法,反而讓原本的照片失去了應該有的水準。

講白了,既然你不知道是何者的問題,可以選拍正片,正片最現實,沖洗完拿起來,過曝、不足、色偏,都一目瞭然,對於自己的缺點和失誤也是原形畢露,這才是最適合新手的底片,拍多了你自然會有感覺,對手中的器材和技術自然有信心,再去拍負片就不會很困惑沒有方向感。

你會拍底片,代表底片自然有有吸引你的魅力和特色,保留住這個特色,才是底片的價值,而不一昧的追求拍出來要和數位機相同,如果這樣要求,請直接去買數位機吧。

還有送洗照片就全部直接沖成相片,基本上對於新手來說是錯誤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因該是單沖+底掃,之後回去看光碟再挑你要的檔案,再送洗成相片,這樣才是最省的方法。
比爾蓋飯 wrote:
老實說,我覺得你是外行,第一、二張完全保留了負片的高寬容度,對於已經會PS(或其他後處裡軟體)你的來說,可以稍微調整一下色階或是對比就好了,有著更大的空間可以變更。


不是很同意你說的, 純就第一二張來講, 前四分之一的色階是空的, 這代表這張圖僅用了四分之三的色階, 亦即四分之一的顏色細節已經損失, 這不是後製救得回來的

好的掃圖是盡量在不出現over與under的情況下盡量用到所有的色階, 這樣才能保留最多的細節, 就這方面而言, 三四張比一二張好多了

大家互相討論是很好的事, 但說別人外行就不是很禮貌了
我怎麼覺得有可能是樓主的照片曝光不足才會造成霧霧的效果,因為店家幫你調亮了,這在底片曝光不足時掃瞄會產生這種現象,還蠻常見的。
攝影新手的家 http://easyshot.mytw.net

比爾蓋飯 wrote:
老實說,我覺得你是外行,第一、二張完全保留了負片的高寬容度,對於已經會PS(或其他後處裡軟體)你的來說,可以稍微調整一下色階或是對比就好了,有著更大的空間可以變更。



比爾蓋飯 wrote:
感覺你真的是外行,要後者直接買數位機拍就好了,這種沒有底片味,沒有高寬容度後至空間的照片,實在沒什麼價值...


您真內行

哪方面內行我就不知道了

負片我是大外行,所以我會傾向找有口碑的店家

我是新手中的新手,所以大多只敢拍正片
我是Hiroyuki
樓主這種底片有霧的情形,常發生在室內光源拍攝,而且曝光不足的情形下,
店家為了讓照片光碟,或是底片本身的曝光正常,調整機器的掃描亮度,或是沖洗的顯影時間,也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種情形下曝光的負片,經沖洗顯影後,顆粒會比較粗,跟增感的結果差不多,所以建議還是加個閃光燈,
來補充一下光源.
還是得感謝大家提供意見

我認為底片相較於數位,有較高寬容度,無庸置疑

不過掃完之後還能保有較高寬容度以及後置空間,我就好奇了,朋友們可以就這點提供一些看法嗎?



同文發表在:FQ世界 http://www.gogococonut.blogspot.com
樓主的那兩張照片..我覺得是曝光不足.
負片如果曝光不足.粒子會更粗..同時掃起來也會有灰霧的情形發生..

拍攝環境是鎢絲燈泡一類的對嗎?
這種光線的波常比較長..底片的感應能力會降低.所以曝光要做點補償..
要補償多少就看個人了...
室內我大概都會+ 1 EV..

其實平常拍負片 我也都會做 +EV的動作...
一般日光下大概都會 +0.5 EV左右..
暗部的階調會更好
色彩的飽合度也會比較足

歡迎來到ZEISS FANS:http://zeissfans.net
fq wrote:
用軟體調一調當然是OK,可是我的重點是得要知道

是掃瞄的問題嗎?

是底片的問題嗎?

還是我根本沒拍好?

這樣我下次拍,才可以調整啊

如果不是掃瞄的參數問題,我才頭大了,得去想想是不是機器或是底片出狀況(恕刪)


其實我倒覺得不用那麼執著
畢竟底片並不是自己洗的


老實說,別說掃描
光是在充片的時候,使用的藥水,技巧等等
就以經決定成像的1半了,你根本看不出來是底片 鏡頭 還是自己拍攝的技巧
哪一個才是決定的參數


所以,選一個合自己口味的相片店就好
反正過程中間的顏色早就被別人動過了(多少的問題而已)
所以選一個最終結果喜歡的就好
不然就是自己搞暗房 自己沖吧(01 精神)
https://www.bagusintl.com/
1tac wrote:

不是很同意你說的, 純就第一二張來講, 前四分之一的色階是空的, 這代表這張圖僅用了四分之三的色階, 亦即四分之一的顏色細節已經損失, 這不是後製救得回來的



恐怕你搞錯了喔,空白處代表是無資訊,換言之有色彩的色階小於底掃機能夠掃秒的最大色階,打個比方,我底掃機的掃描深度可以掃瞄1~100個色階,可是底片只記錄了25~90的色階數,因為底掃機無法決定使用者要使用哪些色階,因此完整呈現了1~100個色階,讓使用者可以任意的選擇25~90要保留或是捨起哪些色階,也就是一、二張的輸出方法。

而三、四張,已經由電腦或是沖片操作員自動選取了某段色階輸出,運氣好可能就是25~90這幾個,也是保留了完整的細節,運氣不好就是剩下40~80(對比更高)這幾個色階,問題點就在這裡,40~80這些色階是元拍攝者需要的嗎?

====

至於是不是曝光不足,很難從底掃中片面的判斷,有時還要搭配肉眼的觀察,只憑負片底掃就評論實在不夠肯定,而且長期使用負片的就知道,負片的寬容度極高,同樣的沖洗過程下就算不足或是過曝1~2格,只要適當的使用高階底掃作輸出,不是有經驗的老手,其實很難察覺差異。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玩過即可拍,通常即可拍是固定光圈和快門的,為何固定光圈和快門可以應付幾乎所有的環境,所靠的就是高寬容度,特別是高ISO負片的寬容度又來的更大,因此沒有即可拍是裝正片的,絕大多數都是400~800的負片,既使曝光錯誤,在沖洗底掃的過程中都可以挽回。

因此片面看底掃就果斷的說,這是曝光不足的照片,還不夠有充分的理由,需要再觀察負片是否原本就過淡,才能判定曝光不足。


hiroyuki2243 wrote:
您真內行哪方面內行我...(恕刪)


您先查查字典再來酸人吧,外行意指沒經驗的意思,並不是人身攻擊,只是敘述某人對於某件事情不夠熟析,對於這種細節咬文嚼字過度延昇,實在沒有意義,有力氣打字酸人,不如多說點對於樓主有幫助的話,且你所看不起的我,很遺憾你的回文也證明你也不過是和我相同水準而已,你也沒資格指責別人。

如果有自己拍負片,加上自己擁有高階底掃機就會知道,多數的負片底掃都會產生像是一、二張那種情況,那是因為負片高寬容、低對比的特性,底掃機為了保留所有的細節,因此使用最寬廣的色階輸出的結果(甚至還有多重掃描的功能),如果你有仔細看我回文,我文中有提到這種底掃不是為了給你直階輸出用,而是保留最大的細節所做的輸出方法,目的在於後處裡的時候,可以再擷取實際上你需要的範圍,避免色階的喪失,因此在過去負片會成為婚紗業者的最佳輸出方案就是如此,因為大多數的婚紗業者都會再經由美工編輯再輸出,保留高度細節的負片是最佳的,而不是一般商攝使用的正片。

然而,第三、四張已經輸出的時後就已經做過自動色階、自動對比,如果你有一點色彩學、色階的概念就會知道條高對比是細節和色階桑失的行為,換言之三、四張已經無法還原成一、二張,但是一、二張卻可以輕易的達到三、四張的效果,如果你重視自己的作品,你要選擇何種方法輸出?

辯論主觀愛好和主觀意識根本沒有意思,你喜歡哪幾張那是你的自由,沒有人要干涉你,只是單純從負片的特性和細節保留來出發而已,聽不下去也罷,我並沒有損失,純分享而已。


我的看法並非如此, 你把底掃的色階算得太少了, 現在的底掃都可分辨65536(16 bit)的色階, 而JPG裡的RGB色階各只有256階

假設底片僅紀錄16384~49152(共32768), 以您的掃法完整呈現65536階, 轉成JPG的色階時就變成64~192(共128), 也就是底片所記錄到的, 現只由128階來表示

但若在轉JPG時有調整色階, 亦即16384對應JPG的色階0, 49152對應JPG的色階255, 轉成JPG的色階就變成0~255, 也就是底片所記錄到的, 現可由256階來表示

當然是256階能表現的細節好得多


再舉個極端的例子

假設底片僅紀錄16384~16639(共256), 以您的掃法完整呈現65536階, 轉成JPG的色階時就全變成64, 也就是全張照片僅有一個色階, 但若有調整色階, 亦即16384對應JPG的色階0, 16639對應JPG的色階255, 轉成JPG的色階就變成0~255, 共有256種色階

當然是後者為佳


總之, 轉成JPG就是一種破壞, 只能想辦法用盡256階以保存最多的顏色... 要保持完整細節, 只有要求店家輸出RAW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