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果真有瞎,竟然說數位比較像現場顏色,真是大逆不道啊!!

開玩笑的....
其實我底片混數位一起拍了這麼多年,真的覺得數位比較接近現場色
但拍出來就是比較沒有底片那麼有立體感,不過這個問題隨著科技的發達,漸漸改善了
跟想像中不一樣的顏色也是底片迷人之處
總有一天數位的立體感,或是人家所說的色階連續性,都會超過人眼判別的閾質,以滿足挑剔的玩家
這時我想底片所能維持的優勢就剩下那不同於想像的發色吧
以上純屬個人眼殘的感受....非討戰
1.底片影像的話店家的因素相當大
等到樓主找到一間好店家可能就沒這個問題了
彩負有影響,黑白影響更大了
沖得好的看了會讓人對 底片=顆粒粗 完全改觀

瞎~ wrote:
照片中我有用白色圓圈圈起三個部份,
怎麼會有那些鬼影?相機壞了?

我猜會不會是你拍的時候UV鏡沒拿下來?
看第一張圖我想應該不會是太好的UV
長曝時UV很容易造成此一現象
另外就是一些老鏡頭因為鍍膜的的關係也比較怕光
有機會的話把UV拿下來拍拍看,應該會有改善
我是Hiroyuki
不知版主在拍的時候是否 是照著

相機內曝光表的指示調整..... 光圈 快門

如果是 下回給他曝光不足一點

因為老機器了 感光SENSOR 應該有劣化勒

可能會讓你曝光稍微過了點

最理想的狀況 買個測光表吧 ...

這樣才是符合01的精神哩
auxo wrote:
光這張圖看不出來是FM或是FE,但確定不是FM2或FE2,它們都有大方的在機身前刻下型號。
...(恕刪)


FM的捲片桿上沒有ASA(ISO)轉盤,FE則有.
FM的ASA(ISO)轉盤,應該跟FM2一樣,是跟快門調整轉盤整合在一起的.

樓主這台是FM,因為捲片桿很單純,沒ISO調整轉盤.



底片機就是敗在沖印店這關
好也是沖~不好也是沖

現在沖負片的人少了
機器內藥水的更新率肯定比以前還糟

乖乖上正片吧
找個優質的沖片店家
會差很多的

既然上面這麼多老面孔
那就偷偷推一下 搜尋"全彩現象"


以你用的底片和照片大小來看
怎樣都不應該會有"顆粒粗"的問題
若說是四百度八百度還像樣些
所以問題九成出在沖印店上

尤其那捲黑白
刮的太誇張

要不然....
買個沖片罐和藥水...
自己來樂趣多多


要是隨便找沖印店都弄得好
當年就不用買這玩具了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唉~說到正片這件事就有點
上次去買底片的時候一開始是鎖定黑白負片跟彩色正片,
但老闆一聽我是新手就一直跟我說別拍正片...
老闆的用意是,
既然我是新手對於底片、相機的掌握度一定不好,
不如先練練負片,
等對相機、底片特性熟了在拍正片,
我也知道正片對於曝光要求要比負片嚴謹,
所以就打消念頭了,

至於ankochiu大大所說,
我選的沖洗店在台南已經算是很多人選擇的店,
如果機內藥水都這樣糟了...
我實在不知道該找哪家沖了
況且這幾次去拿底片看到很多人(感覺是專業的人)去洗照片,
他們的照片真不是蓋的~!
所以我才會先不考慮是否為沖洗店的問題!

買藥水~太遙遠了!!
還有您所稱的"玩具",
夭壽喔~想嚇死我嗎~!
那是太空艙吧~哈哈!

還有hiroyuki2243大大所說的UV鏡的問題,
我不知道我所加的鏡片是不是所謂的UV鏡,
鏡片上寫著Kenko PL 52mm,
是因為這個的關係嗎?

整理一下各位前輩的回答,
或許我該找別家沖洗店試試!
不過...重掃底片能改善顆粒的問題嗎?
瞎~ wrote:
但老闆一聽我是新手就一直跟我說別拍正片...
老闆的用意是,
既然我是新手對於底片、相機的掌握度一定不好,
不如先練練負片,
等對相機、底片特性熟了在拍正片,
我也知道正片對於曝光要求要比負片嚴謹,
所以就打消念頭了,
...(恕刪)



我的經驗正好與你不同
我目前還是比較喜歡拍底片(手上有11台底片機, 2台數位機, 2台拍立得)
在熟悉相機測光系統, 或鏡頭色調時
我反而先用正片, 比較知道那台相機鏡頭的發色
(比起洗出來的照片, 受店家調色影響的機會比較小)
而且對於不同風格底片, 也比較能看出差異.

當然十幾年前剛學拍攝時, 失敗率是很大的.
特別是第一台用FM2時, 測光捉不準(還不懂得該對畫面哪裡重點測光較好), 無論正負片都慘不忍睹, 前幾捲正片更是在"練測光"的
後來摸熟後, 正負片都能拍得上手.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看你用的底片
出現的效果應該不只有這樣喔
可能有幾個原因會讓出來的色彩不是很好看

第一
曝光值的設定要正確
老機的話測光表都有點不準了
下次可以試看看放慢快門或是開大光圈
這個上面就有朋友說過了

第二
鏡頭的問題
因為你說你有洗過了
所以就跟上面的朋友說的一樣
鍍膜應該都掛掉了
當然顏色跟銳利度都會降低很多
菌絲也會影響到成相(看嚴重程度)


第三
就是拍照時的環境跟使用的設備有關了
可能在大太陽下拍照卻沒有遮光罩等等的(還真不專業

第四
沖片跟底掃的店家也很有關係
這我住高雄也沒辦法推薦你好的店家
當然如果你願意來高雄沖片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第五
對焦
手動對焦很難贏過自動的啦(電腦都會選土豆了.....)
不過你的照片應該沒這問題吧
遠看還蠻正常的


其實數位機拍出來比底片機還要鮮豔並不會說很意外
畢竟數位相機在影像經過感光後
還是多多少少會對影像做處理
當然飽和度自然會增加不少
原因不只有這樣啦
不過如果以同等級的鏡頭來比的話
原因應該就是在感光原件

如果只是要追求飽和度的話
不要覺得底片機就沒有辦法喔!
討論區很多前輩的照片拍起來都很豔麗也很漂亮
試著從底片(正片?)、鏡頭、技術面去研究
或是問問他們的曝光值、底片、鏡頭等等
就算是底片小相機(classica等)也可以拍出很豔麗的照片喔


顆粒粗的問題
那是底片的化學特性
再來底掃的技術跟沖片技術也有關係喔
如果排除一切可能
還是覺得這卷底片的顆粒你無法接受的話
那可能很難找到能夠接受的底片了...
有興趣可以參考T max-400
比較之下應該就知道顆粒粗是怎樣了



鬼影的話
應該是裝UV鏡+1
如果鏡頭前面沒裝任何東西
又不在玻璃後面
那...............


最後要講一下個人感想
底片本身就有一種很特別很特別的魅力
像我就很喜歡底片的感覺
就算沒有數位機的濃郁
但是清清淡淡的
那種柔和的感覺
就好像在春天的陽光中漫步
少了很多負擔
看照片時心情自然就會很好囉!!!!
我想沉迷在底片機中的玩家們應該也都很愛拍底片吧(廢話!)

如果看了一下前輩的照片
覺得這不是你要的感覺
那可能就不適合你吧

器材跟呈現手法沒有好不好
只有適不適合

因為想幫底片機平反一下所以回文了
如果有錯歡迎指正
瞎~ wrote:
老闆的用意是,
既然我是新手對於底片、相機的掌握度一定不好,
不如先練練負片,
等對相機、底片特性熟了在拍正片,


大家都是菜鳥,那我說一下自己的經驗...
當初我玩攝影是因為大學上課有教幾堂和攝影有關的
講一些光圈快門的知識
用的是FM10+35-70kit,當時都用負片拍
一直覺得不過爾爾
2年後因緣際會買了一台M42底片機+Pentacon 50/1.8標頭
想說從來沒拍過正片,拍一卷試試
後來就踏進不歸路了
扯太多.....
我要說的是,正片對於曝光要求雖然比較嚴謹
但事實上無論是正負片都一樣,曝光差了效果就不會好
我不會因為裝負片就比較隨便拍
負片曝光不準一樣不好看
況且,正片受沖洗影響較小,又可以直接看到正像成像
我每次一買二手相機第一卷都是裝正片
試試看測光或快門有沒有問題

瞎~ wrote:
還有hiroyuki2243大大所說的UV鏡的問題,
我不知道我所加的鏡片是不是所謂的UV鏡,
鏡片上寫著Kenko PL 52mm,
是因為這個的關係嗎?




看你的圖,上面寫SKYLIGHT(1B)
這應該是UV鏡沒錯
你卻說是Kenko PL,莫非有兩片?
再者如果是KENKO的便宜濾鏡
長曝或逆光拍攝類似鬼影的情形大概少不了
乾脆拿下來算了
另外如果真是PL鏡,功能及使用方式請參照這裡

請不要對底片失望~多拍多比較
重要的是找間好的沖洗店家
站上討論還蠻多的,搜尋看看吧
底片的話負片就XTRA400,好買好用..最近很紅的PROPLUS II也很棒喔
我是Hiroyuki
想要減輕掃描底片的粗顆粒
可以從這幾個方向著手
1.買顆粒較細的底片: 詳細規格請上網查詢
2.找一間會好好沖洗的店家
3.用不錯的機台細心掃描(也可以說是找一間好店家啦)

至於顏色部分
也是取決於掃描機台及設定
所以我只能建議樓主
多試試幾家不同的沖掃店家 然後找一家自己最能接受的便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