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新手 我的過去和現在 FM2 + EPSON V600


爬山的阿光 wrote:
一開始我也覺得是折磨,但後來,心念一轉。整個fu就不一樣

a.在等待最好的時機,看著光影的變化。光是這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b.能看到美景就滿足了,至於能不能拍出來,隨緣啦!


謝謝阿光兄的打氣支持.

我是看到洗出來的底片就滿足了.

有空要常來哦!
有時候拍照真的要東看西看, 會有些好鏡頭被你看到.




有時候拍照真的要東看西看, 會有些好鏡頭被你看到.





現在篇:

有時候拍照真的要東看西看, 會有些好鏡頭被你看到.

大家都一直面對著瀑布拍照時, 沒有到處看看,

我偶而回頭就看到這些奇異的景象.

很美吧!

#1


#2


在出門前還要好好地清一清車子才能出行.

那些在合歡山上還要帶著雪下山玩的大大們,

有空請來幫我玩這些雪, 很好玩的哦!

我很喜歡這張相片, 在一片灰暗雪的的景色中, 透出一些温暖的燈光.

有些畫龍點睛的效果.

#3


待續...


現在篇:

冬天當然是要拍一些雪景,

因此又去我的小城市的市中心去拍一拍.

你們可以把我之前拍的一些市中心的景色合在一起看.

一個10萬人的小城市, 它的市中心也不會太大.

和台灣很多小鄉鎮相同, 鄉鎮的中心就是一個十字路口.


這是市中心新蓋好的印第安人雕相. 頭上不是白帽子, 是雪哦.

#1



我拍這一張相片的時候, 剛好有一個人在旁邊.

我就和他聊了這棟房子, 沒想到他非常瞭解這房子.

這150年的房子已是不可任意整修的古董.

再細問之下, 原來他就是房東...

#2



早期的時候, 很多鄉鎮中心都是依水而建立.

這兒也是如此.

夏天很多人在這兒划船.

#3


過了這橋就是我們的市中心, 而這一邊則是我們新的購物中心.

#4


待續...


今天在查資料時無意間注意到這棟樓
還花了不少時間,只因小弟在底片時代就學攝影,對這話題有分親切感吧
前半段真的是烏煙瘴氣,不過認真看下去倒也不盡沒營養
小弟自1983開始接觸攝影,有趣的幾點就分享、交換一下看法
1.傻瓜相機剛問世時的名稱可是很高科技的---"自動"相機
 那個年代很多東西還是要手動,除了相機以外,像汽車排檔、電視轉台...
2.年代進入21世紀,數位相機問世,統稱就是digital camera,
 可交換鏡頭的NIKON D100問世時,DSLR這名稱還是行內人在用的
 即便1980年代小弟正在學攝影時也還不知道有"SLR"這個詞(不過不代表沒有,只是國內沒人用吧)
 樓主的"底片DC"蠻有意思的,剛剛看到時也一頭霧水,現在吵到大家懂了,
 不妨就讓它為新代名詞吧
3.當時的DC手動調整曝光參數方式其實跟底片相機差不多,
 甚至連RAW也是內含格式不像現在DC都閹掉
 2002年小弟開始從底片轉入數位相機時沒有銜接上的問題的
 倒是近年的DC若放在手動模式還真的不會用呢
4."現在用底片建議由ISO400開始"....我們以前普遍都是用100耶,不知現在建議用400的緣由?
 小弟知道1980年代400以上的底片顆粒較粗,後來是有改善些
 還有...以前感光度是用ASA及DIN
5.白平衡這個詞,剛接觸數位時也是一頭霧水,後來知道原來就是色溫
 以前要不同的色溫最徹底的就是直接用色溫片,濾鏡的效果應該還是有差
 因為就在最近,曾用燈光片拍日光風景,後製就是調不回日光的色澤
6.有些前輩老是責備新手不爬文....等等,就忍忍吧,
 或許他們長年看一堆入門問題看到真的受不了了吧
7.光是用底片拍未知成果而有好照片還不夠屌
 連測光表都不要用才好玩


Anyway,看樓主後來的分享真是一大享受,還好樓主沒因為前面的烏煙瘴氣不玩了

PS
小弟1983年開始學攝影,以前攝影老師就鼓勵我們相機拿掉電池練目視測光
1995年開始用中幅就是沒測光功能,現役主力是從2006年才買的MAMIYA RB67 proSD
有興趣玩底片的同好小弟也鼓勵練習不要用測光表

sebastia wrote:
1.傻瓜相機剛問世時的名稱可是很高科技的---"自動"相機...


謝謝SEBASTIA大的耐心看完全文.

也謝謝回答了一些問題.

小弟是從這一年才開始練中打, 而且是直上倉頡.

用倉頡一開始最大的問題就是遇到不會拆的字就是死路一條.

剛好這個傻字在那時還真不傻, 和我玩捉迷藏, 怎麼也找不到它.

乾脆就用DC 來取代, 沒想到會造成大家那麼多的困擾.

其實我向大家解釋之後也不是那麼難懂.

就算現在01大多數人大致的分類也還是在 DSLR VS DC (其實這已用錯了, 可是大家也接受)!

底片時期的傻瓜相機 簡化打成 底片的DC 不是很快嗎?

這就如同近來大受流行的新名詞 - "淡定".

一但接受, 不但有產品, 連歌都出來了.

可惜這"底片的DC"不太被接受.

算了, 我還是乖乖地打"底片時期的傻瓜相機"好了當做是練中打.

重要的是有空也請常回來, 大家一起分享生活心得.


現在篇:

如果任何有特殊體質敏感的人或是有通天眼的人可以不用再看下去,

以免...

別說我沒警告你.

有天手癢忍不住了, 就跑出去拍照.

可是找不太到體材只好跑到那個地方去拍了, 心中還是有些怕怕的.

我也不知道我的八字重不重, 只好趕快拍完趕快走.

雪景再加上黃昏更顯出恐佈感.

這時如果我還有閒情意緻來慢慢地搖黑卡, 那效果會更好.

可是有大大會用底片來玩黑卡嗎? 成功率會是多少?

#1


#2


因為太晚了, 我不太敢縮光圈到太小.

FM2已用到1秒的極限, 再下去就是B, 我就不會算時間了.

這一張拍的時候對焦在前景, 後面就模糊了.

可是現在看到整張相片才發現主題其實在後面的那教堂.

來不及再重拍了.

希望大家在拍之前都會比我多想一想,

可是人在"江湖", 有時身不由己...

如果用數住相機可即時檢查, 也許就不會有此問題了.
#3


還好這一張在構圖時本來就是要對著教堂對焦,

因此沒有飲恨.
#4


看來這次行動沒有拍到什麼異物.

可是居然有人還在這種地方溜狗, 我只有惡狠狠的看著他.

什麼地方不好溜, 居然在這種地方溜.

嚇我也就算了, 還讓狗弄髒這地方.

本想拍下來, 讓大家指認這沒公德心的人.

不過回家事後再想了一想...

那真的是人在溜狗嗎?

我會拍得到畫面嗎?
#5


待續...




現在篇:

這是第八卷的最後一張相片, 也是我的教會.

沒有什麼構圖上的考量, 只是最後一張想要快些拍完就要拿去洗了...

很多人也都幹過這種事吧...

不知有沒有人自己在計算一卷拍成功了多少?

我這一卷24張, 可以看的放了21張上來.

應該算可以了, 沒有太浪費底片.

我這一輩子大概也做不到100%的成功率.

下一卷就要來玩一玩ISO100的底片了.

#1


待續...


ching43202 wrote:
用倉頡一開始最大的問題就是遇到不會拆的字就是死路一條.

剛好這個傻字在那時還真不傻, 和我玩捉迷藏, 怎麼也找不到它.

乾脆就用DC 來取代, 沒想到會造成大家那麼多的困擾...(恕刪)


原來只是一個傻字打不出來,就用DC代替.....

所以以後我只要字打不出來就隨便找幾個英文字母代替嗎

所以DC = 傻瓜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