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老街 wrote:這篇文章討論到末段,...(恕刪) 我沒有要什麼不要什麼我在問是不是什麼而是不是什麼不直接影響我要不要什麼上星期,朋友補充了兩個點1. 底片色彩是比較多,準不準是另一個問題2. 最少有一種情況一定要用底片,就是....千人畢業的學校照他告訴我他中學時,攝影師帶了一部 20*24 的底片機來拍這個時候,645 的 DIGITAL BACK 也遠不夠解像度以上
閃大俠 wrote:這個問題搞得我現在不知道要帶數位還是帶底片出門?...(恕刪) 沒第二句話帶底片出門因為我沒數位單眼相機我現在的問題是.....我有 4台slr 2台120 加上鏡頭...我該帶那一台出門
懶得爬樓,但提供一個我自己拍照至今的心得來與大家分享我對於數位和底片的看法。第一次,那是發生在八年前,我才剛開始拍照不久,也好不容易終於擁有一台數位相機,每天快樂的拍照。直到有一天,毫無預警的我的硬碟壞了。是的,我那時並沒有備份,總之就是壞了,還好只壞開機軌,換上新的硬碟又把照片全部救了回來。第二次,上次的教訓讓我學到備份的重要,也開始定期把照片燒成光碟,但是誰知道這次是我的記憶卡壞了。保固期內廠商可以換給我良好的記憶卡,但是那其中的回憶該怎麼才能回來?第三次,這次或許不算是災情,但是看到一兩年前備份的光碟都讀不到我想心情絕對不會好到哪裡。誰可以告訴我哪裡有可靠的光碟片可以用?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到今天我依然會用數位相機拍照。沒辦法,太方便了,APS以上的片幅在暗部細節比起底片好太多了,後製又方便,高ISO說上就上,臨時碰到明亮的環境也可以立即更改ISO不怕快門不夠快,而且不管是高速快門還是低速快門都不用怕倒易律失效。但是,電子產品一日千變,即使都不壞,有誰有把握10年、20年後家裡還能有一台能夠讀取JPG或是處理各家RAW檔的電腦?而底片始終就是底片,即使發霉、即使略微破損,就算再也沒有藥水可以沖洗出照片,只要顆燈泡跟簡單的鏡頭就可以投影出來。檔案除非印刷成實體,否則只能透過電腦才能觀看(不是歧視,但這跟眼睛看不到的人不得已學習點字來認識世界有何差別?);底片,透過眼睛,你能直接看到它。
buzzbee wrote:說說小弟的經驗吧小弟...(恕刪).............................................我非常抗拒使用power point每次看到銀幕上被放大的像素就讓我抓狂所以我還在用「幻燈機」演講 小弟是拍正片, 然後用幻燈機看正片,那個色澤, 立體感,是任何數位產品難以相比的,如果要玩器材,底片機有太多太多可以玩的東西,光是RF相機精細的機械味道,我相信未來出的數位相機也很難做到類似的感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