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NY Bonny Four . 1:4.5 F=50mm 1940年YSS製造.

資料說明.
Bonny Four (bonny·foa) 是一款日本製造相機,使用127 膠卷拍攝 4×4 公分的照片。由山崎清輝製作,並由大宮寫真出版社於 20 世紀 40 年代上半葉發行。

Bonny Four 擁有堅固的機身,由合金製成。鏡頭和快門組件安裝在一個管子上,該管子可能是伸縮的。頂板和底板均經過鍍鉻處理。從攝影師的角度來看,管狀取景器會向左偏移。它的外殼進一步向左延伸,支撐著一個附件熱靴。頂板上刻有 BONNY名稱和公司縮寫YSS ,以及序號。

背面可與底板一起拆卸,用於裝入膠片。透過頂板右端的旋鈕推進膠片。前進由後面的三個紅色窗口手動控制,並由兩個滑動桿打開的滑動蓋保護。這種先進的方法需要在外部視窗中使用數字 1、3、5、7 兩次,並在中央視窗中使用數字 2、4、6、8 一次。 ( 127 膠卷的紙背上沒有用於 4×4 厘米曝光的數字。)另一款採用這種先進方法的相同格式的相機是Super Flex Baby SLR,其背面有一塊板,可以提醒用戶序列。 Bonny Four 缺少這樣的提醒,使用起來繁瑣。當時日本製造的其他4×4cm觀景相機有自動停止前進功能.避免此問題。

該鏡頭為三元件 Bonny Anastigmat 50mm f/4.5,透過轉動前部元件進行對焦.由鈴木公司製造。快門具有 T、B、150、100、50、25 速度,由長谷川 (Hasegawa)製造。正面廠牌是黑色的,底部刻有“BONNY”的名字。光圈刻度位於頂部。

(目前觀察到的唯一倖存的例子是機身編號 2677 和鏡頭編號 3016,如上圖所示。)

網圖分享.











MINOLTA MEMO . 底片相機. Rokkor 1:4.5 f=50mm .
稀有昭和復古相機鏡頭 美能達 35mm 相機首款機種.

資料說明.
Chiyoko Minolta Memo是一台35 毫米相機,由千代田光學精工於 1949 年製造,也是美能達公司製造的第一台35 毫米鏡間快門相機。Memo 是一台相當簡單的相機:它有一個簡單的 A2 Lames 快門,速度為 1/25、1/50、1/100,還有B門。鏡頭為 50mm f4.5 Rokkor,採用三片式設計。取景器為伸縮式。

這款相機有獨特的特點,採用流線型膠木外殼。 配底部的上弦桿。鏡頭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鏡頭蓋本身,另一個是覆蓋整個鏡頭/快門組件的較大蓋子。一旦反轉,可以變成遮光罩,這也是Werra相機的一個特色。相機是一款廉價相機,但它的製造工藝相當堅固,重量為 650 克。

Memo 是第一款配備快速上弦桿的美能達相機,也是最早配備快速上弦桿的日本相機之一。握住相機時,需要將控制桿「推」向相機,而不是「拉」.位於相機底部,很容易被意外折斷。除觀景窗外,相機頂部還設有快門釋放鈕、曝光計數器和倒帶按鈕。大多數相機控制都位於鏡頭/快門組件上:對焦、快門速度和光圈。底板上裝有快速風桿以及門釋放鈕。底板刻有「日本佔領區製造」字樣。相機的序號刻在相機內部、觀景窗下方.開啟機背後才能看到。

網圖分享.



















H君拍攝的示範照片分享.
BELL14評論文.[轉貼分享].

我拍了BELL14的底片.
作者:UDI博客. 2020.9 更新.

 這次我們來看看一款超緊湊的玩具相機,BELL14。它與骷髏存錢罐和礦物收音機一起在漫畫雜誌的郵購區出售。所使用的膠片是17.5mm寬的小型膠片,有背紙。螢幕尺寸為14 x 14mm。

我後來在雅虎上獲得了 BELL14!拍賣。它非常小,可以用作配件。 DSCN8486  這次數位化的底片盒上用記號筆寫著「1976 年 6 月」的日期。我拍了五卷,每卷十張照片,總共大約 20 張照片。其中大多數是我的貓或我的弟弟,但這裡有一些看起來不錯的。 第一張紀念照是當時我房間拍攝的景色。拍攝別人的屋頂有什麼有趣的地方? 這是我弟弟的朋友在玩接球的照片。當攝影機對著他時,他看起來很尷尬。看起來前景是清晰的,但我認為這僅僅是由於場曲率造成的。

我剛養的一隻貓。看起來像是在室內拍攝的,我死後想去看這隻貓。 相機具有彎曲的膠片導軌,可消除場曲的影響,但邊緣仍然模糊。貓咪面前的繩子是為了吸引貓咪的注意力。 我記得那隻貓一直向我走來,所以我讓我弟弟抱著它拍照。儘管條件與上面的照片相同,但對比度仍然較低,這可能是由於眩光或雙重曝光造成的。

 我在網路上訂購了一套包含底片和顯影液的套裝,但是當我用最後一卷拍完照片後,快門彈簧就鬆了,相機無法使用。當時,我給郵購公司寫了一封信,要求修理,但我記得當我沒有收到回覆時我非常失望。  

為了沖洗膠卷,我把它放在一個厚的、黑色的長塑膠袋裡,把它拉長,然後倒入顯影液,然後倒入定影液。由於要把捲軸和底紙浸入顯影液中,所以裡面很亂,而且顯影液很少,讓我很擔心。正如預期的那樣,第一個粘在乙烯基上並失敗了。  即使沖洗膠卷,您也只能得到底片,因此您無法看到所拍攝的照片。相機的使用說明書上寫著“你可以把照片拿到照相館放大”,但我沒有勇氣把它帶到照相館。

高中加入攝影俱樂部後,我只在櫃子盤上印了一張照片,但我記得當時我對結果非常失望。  如果你在網路上搜尋BELL14,你會發現雜誌廣告資料,這很有趣。本頁內容:導演 Yukashina 潛入 Pony,這是 80 年代郵購產業最有魅力的名字! !Bell 相機組1 號是完美的選擇。我認為價格差不多。  

網圖分享.












其他筆記.
Bell 14 的原廠盒子有多種顏色(綠色、灰色或藍色)。相機的照片,旁邊寫著「Bell 14」和「BELL-14 CAMERA」字樣。

Sing 88與 Bell 14 類似,頂部刻有SING-88 的名稱,觀景窗周圍也刻有SING 88 。快門板上部刻有MINI CAMERA ,下部刻有MADE IN HONG KONG 。這可能相機的生產在某個時候.轉移到了香港。
機頂有小貓.

網路拍賣資料的相機說明如下:

-有正常使用痕跡。-功能正常,機頂有小貓.
[就是台語凹下去的意思].

網拍用語.十分奇妙.以前還有人說明:
-觀景窗裡面有螞蟻.會四處走動.

後來真的有拍賣貓型相機.
當年LOMO類別相機中.有發售一台貓造型的數位相機.
貓身上的各部器官.可以操作相機拍攝的功能.趣味十足.

網路分享如下:[資料整理].
SUPERHEADZ NECONO DIGITAL CAMERA 貓咪造型數位相機.

Canon VT DELUXE.RF相機.付50mm f:1.8鏡頭.

資料說明..
上市時間 1957年5月.
原始價格 97,000日圓(帶50mm f/1.2).
58,000日圓(機身).

VT的豪華版。相機後蓋有一個安全插銷以防被意外打開。新的倒片手把讓倒片更加簡單快速。相機也相容於專用膠捲盒。由於生產率提高,50mm f/1.2快速鏡頭的價格下降了約35%。配備此鏡頭的相機售價為97,000日圓。取景器棱鏡的金色表面後來被銀色取代。

網圖分享.






WINDSAR35 .RF相機.1953年10月發售.溫莎35.

資料說明.
無測光錶,完全手動操作.快門上旋、釋放和光圈均由鏡筒的控制桿控制。有早期、中期和晚期三種模型。快門有三種:1 型為 NKS 快門,2 型為 VELEX 1 至 1/200,3 型為 VELEX 1 至 1/300。這款相機充滿神秘色彩,其原始製造商(Tohko Photo Co., Ltd.)也是一家神秘的公司。

這款相機的廣告刊登在 1954 年 9 月的《朝日相機》雜誌。標示由日本光學製造。查看製造商東光照片株式會社.可能是尼康的附屬公司,使用尼康提供的材料或技術製造的。這款相機的焦距為 50mm、f3.5,相當普通,配備測距儀,有與徠卡相同的等倍大小的取景器。

規格表.WINDSOR 35.
■製造商:東光寫真株式會社.
■型號:35mm測距聯動相機.
■發售年份:1956 年 ■鏡頭:TKC Color Sygmar(Bücker F3.5 50mm(3 組 4 片)(Tessar )。
■快門:VELEX( B,1-1/200秒.附自拍器). 
■快門上旋:手動式
■光圈:F3.5-F22.
■取景器:1 倍透視取景器: 約770g .當時售價:12,500日圓

網圖分享.










condor 2s dalte .RF相機.

這是一台外觀讓人聯想到尼康 S2的鏡頭快門相機.
鏡頭為「CONDOR AC DELTA 4.5cm F2.8」.

資料說明.
Condor是日本 35 毫米測距相機系列,由Condor 相機公司於 1957 年至 1959 年間生產。Rafuray和Avigo是價格較低的重新命名版本,僅配備了取景器。

原始機型描述.
Condor 的原始型號與尼康 S2非常相似,至少在外觀上是如此。它的內部結構與Nikon S2 有很大不同,而且不太精緻:鏡頭是固定的,並安裝在葉片快門中。兩者都安裝在調焦螺旋上,由一個小突出部分控制並旋轉 1/6 圈,鏡筒上刻有景深指示。

鏡頭為 Delta 4.5cm f/2.8,由三組五片鏡片組成。上面刻有CONDOR AC DELTA字樣,其中紅色的「AC」大概代表琥珀色塗層,這是廣告中提到的特色。快門是Rectus-MX葉片快門,具有 B、1-500 速度,具有自拍定時器和透過 PC 柱實現雙M/X 同步,由富士精密製造。速度和光圈由鏡筒周圍的兩個環選擇。前緣和光圈刻度側面均有RECTUS-MX刻字。原廠鏡頭蓋上刻有Condor字樣。

觀景窗為明亮框架式,放大倍率為0.9倍。耦合測距儀與取景器整合在單一目鏡中,底座為 60 毫米。對於來自小公司的機型來說,這些特點還不錯。但其餘的描述就比較成問題,甚至顯示出對小細節的故意抄襲。從正面看,這款相機與尼康 S2完全一樣,只是多了禿鷹的雕刻。

尤其是頂板,它是 S2 的複製品,在觀景器視窗的右側具有相同的特徵台階。從遠處看,最明顯的區別是與 S2 相比,快門釋放按鈕向前移動。左端有一個倒片曲柄,周圍有一個黑色膠片提醒撥盤,S2 在此處有一個同步選擇器。附件插座前面有一個銷釘,看起來像 S2 的同步柱。由於相機配有葉片快門,因此頂板上方沒有速度選擇器,但曝光計數器佔據同一位置,其黑色錶盤與 S2 的曝光計數器錶盤極為相似。在頂板的右端,前進桿再次被複製。

頂板上刻有序號和三角形的Delte 標誌,它讓人聯想到 Nippon Kōgaku 的標誌。
背部鉸鏈位於左側,主體兩端均有背帶耳。1957 年,這架禿鷹的售價為16,800 日圓。

網圖分享.






Acon 35II.

是一款 35 毫米測距相機,由日本Ars Optical於 1956 年左右製造。 McKeown 列出了兩個版本, Acon 35 Model-II和類似的Model-IIL。可能存在機型 I,但沒有看到例子。 McKeown 也列出了相同的Sky 35 Model II。

資料說明.
Acon 35 Model II / Sky 35 Model II 是一款緊湊型測距相機,外觀與同時期的任何其他平行型號一樣。這是一台實用、結構精良、做工精細、平衡性好且使用簡單的相機。

頂部有兩個大小相同的旋鈕,分別用於上弦和倒弦。捲片器配有指甲友善的幀計數器,倒片器配有膠片備忘撥盤。捲片器旁邊的按鈕是倒帶釋放按鈕,不要誤認為是扳機。捲片器不會扳動快門,但會在每一幀處停止,直到快門啟動。

動作發生在鏡頭組件上。 10 點鐘位置的槓桿是扳機,不要與調焦撥盤混淆。對焦撥盤指托位於鏡筒下方,沒有像大多數型號那樣的鋸齒狀撥盤。快門扳機位於頂部。快門速度選擇撥盤位於前面,易於購買,並且比當時大多數其他相機更好。光圈設定桿位於鏡筒底部。速度和 F 檔標記很小,老年人可能難以看清。

背面/底部是可拆卸的,露出一條易於使用的膠片路徑,帶有兩個導向鏈輪和一個整體起飛樞軸。對於收藏家來說,Acon / Sky 是相對稀有且價格低廉的型號。對於戰後機型的收藏家來說,這是一個受歡迎的補充。

規格表.
生產年份:1956 - 1958.
鏡頭:45 mm f/3.5 Vita Anastigmat.
快門:Signa葉片快門.
速度 1/10 - 1/200 秒,加上“B”
與鏡筒上的PC 插座同步閃光.
耦合測距儀,與取景器結合.
重量:594克.

網圖分享.






Wacoh A .RF相機.

資料說明.
與Mihama 35-A 相同的相機.也於 1956 年由中央寫真店出售.名為Wacoh A(也稱為 Wacoh 35)。

Wacho A 幾乎與 Mihama 35-A 是同一款相機。然而,快門單元有所不同。此外,同步觸點不在機身上,而是在快門單元上。

規格
格式: 35毫米膠片, 24 x 36毫米.
耦合測距儀.
鏡頭:HERIGON 45mm F3.5,鍍膜,單元對焦.
快門: B .1-1/300秒,附自拍器.
光圈:3.5至16.
閃光同步:快門上的插座。 X 和 M 同步.
尺寸(寬 x 深 x 高):128 x 80 x 68 mm .
重量:630公克.

網圖分享.

AUTO TERA IIB底片相機.

由著名測量儀器製造商.寺岡精工於 1957 年上市.

資料說明.

Auto Tera IIB 沒有視差校正功能。頂部有新月形的曝光計數視窗。鏡筒全部鍍鉻,並配有黑色速度選擇器片。有一個圓形的黑色提前釋放裝置、黑色的三位置選擇器和一個全黑的鏡頭邊緣。後期型相機有三角形的銀色釋放裝置,一個代替選擇器的小銀色旋鈕(沒有雙重曝光功能).及外部鍍銀的鏡頭邊緣。

快門和鏡頭與 Auto Terra II 相同。頂板上刻有AUTO Tera II B,鏡筒前方也刻有AUTO TERA II B 的名稱,只有一個「R」。廣告中的標誌也拼法有「Tera」。後來該公司改變主意,所有後續型號均拼寫為“Terra”。

Auto Tera IIB 在 1957 年 12 月、1958 年 1 月和 2 月的日本雜誌上發布.1958 年 2 月.朝日相機上的廣告價格為21,500 日圓。觀察到的 Auto Tera IIB 的例子都有一個四位數的鏡頭編號。

Auto Terra 機型並未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該機於 1962 年正式停產。據說,Terra 的工程師之一林幸信(Hayashi Yukinobu)曾受僱於另一家生產彈簧驅動相機的公司(肯定是佳能),但當項目從功能豐富的昂貴相機轉向更便宜的量產機型(可能是佳能 Dial 35)時,林幸信辭職了。

網圖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