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ilette IIM . KONISHIROKU 小西六 蛇腹相機.

資料說明.
1957 年生產的Konilette IIM .在頂部外殼中內建了一個非耦合硒測光錶。相機的磨砂鍍鉻頂蓋稍高一些,以容納測光錶,從正面看,測光錶的黑色框架和感測器面板非常明顯。頂部有一個儀表針顯示以及一個用於 ASA 23 至 200 的刻度盤。儀表是分離的,需要在快門上手動設定的光圈值。

該型號還升級了 55 毫米 f/3.5 Konitor 鏡頭,使用精緻的 Copal 葉片快門,具有相同的規格,它的 f 值範圍為 f/3.5 至 f/22。鏡頭塗成黑色,帶有白色塗層和蝕刻鍍鉻標籤,而早期型號則是鍍鉻並帶有黑色塗層標籤。此型號的鏡頭再次被標記為“Konitor”和“Konishiroku”。

IIM 上的膠卷上捲和倒捲旋鈕比早期型號更大,並且部分鍍鉻部分塗有黑漆。早期型號的外部幀計數器現在被整合到上弦旋鈕中,幀數顯示在一個小的圓形視窗中。

使用特殊盒式磁帶中的無孔 35 毫米膠卷。由於沒有穿孔,影像框架為 30x36 毫米,比徠卡標準 35 毫米格式稍大且更方。一卷可拍攝十二張照片。膠卷透過捲片旋鈕推進

網圖分享.








KING FILMLOADER . 底片分裝器.

這是一種將100 英尺的長捲筒底片.
捲繞到普通35 mm底片盒上的器具.

一般100 ft底片.約可分裝20卷左右.
真的可以替攝影人省下不少的費用.

其他日本製造的底片分裝器廠牌有.
LPL.漢士.A-P等多家.功能大同小異.

網圖分享.[價值約1800元左右].














Welica W-700.簡易相機.台灣製造.

早期輕便簡單相機.有閃光燈熱靴座.
快門速度:單速1/125秒.
光圈:F7-16.無測光表.
手動齒輪捲片.上快門.手動回片.
不須裝電池.

網圖分享.[阿輝拍攝].






Chaika-II Industar-69 28mm F2.8 半格相機.

資料說明.

Chaika(Чайка)是蘇聯於1965年至1974年間生產的一系列35毫米半幅相機。其名稱取自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性的呼號。共生產了超過 200 萬台 Chaika 相機。共有 4 種型號:

Chaika(1965-1967),由 MMZ 製造.
Chaika II(1967-1972),同樣由 MMZ 製造.
Chaika-2M(1972-1974),由新成立的 BELOMO製造.
Chaika-3(1971-1973),含硒計(沒有「B」速),同樣由BELOMO製造

介紹的型號是Chaika II 。一款完全手動的相機,焦點、速度和光圈必須手動設定。它有一個優質的 Tessar 型 Industar 69 鏡頭。該鏡頭有一個 M39 螺絲接口,但 FFD 與其他 M39 鏡頭不相容,Chaika系列相機是垂直方向的,因此是肖像模式。它們與 Agfa Parat 系列相似,但不是近似的複製品。

相機是35mm 底片半幅相機,照片尺寸 24 x 18 mm鏡頭:Industar 69 1:2,8/28 mm,3 片,F2.8-F16,最小。焦距 0.8m快門:1/250 - 1/30,B .電纜釋放插座,三腳架插座,閃光燈電纜插座,無附件熱靴尺寸 115 x 77 x 53 毫米,重量 400 克 。鏡頭周圍:透過內環設定光圈。快門按鈕位於頂部,閃光燈插座位於底部。

網圖分享.









CANON佳能 DEMI .

上市时间 1963年2月.
原始价格 10,800日元、1,000日元(相机套)、300日元(相机带).

資料說明
奥林巴斯在1959年9月推出了日本第一款Pen系列半格相机,35mm胶卷的曝光次數為2倍。

之后,佳能便推出了只有衣袋大小的高性能Demi相机。它包括一个直视取景器、28mm f/2.8镜头(3组5片)和带匹配指针的硒光测光表,其能通过一种镜后光线测算程序高精度测光。当Demi上市时,市场上已存在12款竞争机型。但是,Demi还是大受欢迎。

網圖分享.





後繼機種.
CANON 佳能Demi EE 28.

上市时间 1967年4月
原始价格 11,300日元,1,200日元 (相机套)300日元 (腕带).

佳能Demi EE 28相机与第一台Demi相机有着相同的SH 28mm f/2.8镜头。在测光方面,采用了硒光电管程序EE。当把对焦环设置在3米标记时,会出现追随对焦标记。

推出此款相机时,由于胶卷价格降低,因此人们对彩色负片的需求增加。

網圖分享.





Pierrat Drepy . Anastigmat 1:4,5/105 mm 蛇腹相機 法國製造.

資料說明.
Drépy是法國製造商Pierrat在 1920 世紀 40 年代中期至 1950 年代中期生產的一系列 6×9 折疊相機。所有系列都可以使用120和620底片。

第一系列有一個折疊式光學觀景窗。一些早期型號採用金屬裝飾而不是黑色裝飾,或採用大褶皺而不是窄褶皺的風箱。所有相機均配有機身釋放裝置和自拍定時器。大多數相機都具有防止雙重曝光和雙格式功能:它們在取景器中集成了一個遮光罩,並且可以在曝光室中插入遮光罩的情況下拍攝 4.5×6 厘米的照片。

最初的 Drépy大約在 1946 年生產,為雙格式,配有 Pierrat Drestop 快門(1 秒至 1/250,無閃光同步)和四元件 Pierrat Anastigmat Série IV 鏡頭,據此介紹。大約從 1949 年開始,出現了具有 M/X 雙閃光同步的版本。

1950 年,產品範圍擴展:推出了單格式機身,以及三元件 Pierrat Drestyl 105/4.5 鏡頭和同步 Pierrat Drestop I 快門(從 1/10 到 1/150。同時,Série IV 四元件鏡頭更名為 Drestar,Drestop 1-250 快門同步並更名為 Drestop II(仍標記為Drestop)。

網圖分享.






TENAX . NOVONAR 35mm f3.5 V .方格機.

資料說明.
產品:TENAX.
品牌:VEB ZEISS IKON DRESDEN.
產地:東德.
發布:1948 年.
鏡頭:NOVONAR ANASTIGMAT 3.5/35 V.
快門:B.1~1/300.
膠卷:135 底片.

狀況良好。鏡頭清晰。功能齊全。這是一款罕見的相機,使用 35 毫米膠卷,但可以拍攝方形(24x24 毫米)的照片。由於其快門桿的形狀獨特,被親切地稱為[招財貓]。它體積非常緊湊,可以輕鬆放入外套口袋中,具有很好的便攜性。

網圖分享.[






Perfex Speed Candid . 美國製造.稀有.

資料說明.
這台相機於 1938 年 10 月發布,名為 Perfex Speed Candid。 Perfex 是一款相當精密的相機,採用膠木機身,配備美國製造的第一款布簾焦平面快門,速度從 1/25 到 1/500,配備獨立測距儀、消光計和可互換的螺旋調焦架。

相機最常配備 2 吋(50 mm)f/3.5 Graf-Perfex 消像散鏡頭,但也有 2 吋 f/2.8、4 吋 f/4.5 和 6 吋 f/4.5 輔助鏡頭可用。對於特寫鏡頭,配備可互換的毛玻璃對焦背板及一組延長管,使 Speed Candid 成為一台相當靈活的「系統」相機。

機身結構使用膠木,但相機前部及快門盒完全由壓鑄金屬製成。重量超過 2 磅,人體工學設計較差,使用起來非常笨重有難度。儘管外觀不好看且控制困難,Speed Candid 的銷量仍然不錯。

網圖分享.






Graflex Ciro 35.

資料說明.
Graflex Ciro 35最初於 1949 年作為Cee-ay 35推出。它使用35 毫米膠片拍攝影像,並配有不可更換的鏡頭、光圈快門和耦合測距儀。測距儀為裂像式,與鏡頭相連,但透過與構圖所使用的 取景器不同的取景器使用。取景器有兩個,一個是分為上下部分的測距儀,另一個是構圖取景器。鏡子也很大,與 Argus C3 等相比,更容易看到雙重影像。

Ciro 35 配備三種鏡頭,分別為 R、S 和 T 型號的 f4.5、f3.5 或 f2.8。也可以選擇銀色或黑色裝飾。通常,相機配備 Alphax 快門 - 在 Graflex 型號上重新命名為“Century”,或 Rapax 快門。

在Perfex首次推出Cee-ay 35僅八個月後,Ciro(CiroFlex TLR的製造商)就購買了該設計,經過一些細微的改動後,它被重新推出為Ciro 35。當然,故事並沒有結束.很快 Ciro 就被Graflex收購,相機變成了Graflex Ciro 35,Graflex 重新設計,將其變成Graflex Graphic 35,具有不尋常的對焦機制。 20 世紀 50 年代末之前,相機的生產轉移到日本。

網圖分享.








老何boss wrote:
Graflex Ciro...(恕刪)

歷史故事.資料說明.[轉貼分享.有修飾].

2015年1月10日.業餘相機收藏家.[未具名].

Graflex Ciro 35:一台相機,三家製造商
就在去年聖誕節前,我在 eBay 上發現了一台完好無損的美國製造的相機,Graflex Ciro 35,售價 20 美元。這些年來,我見過很多這樣的相機,但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放棄購買。由於價格便宜,我冒險購買了這款產品。

Graflex Ciro 35 配有外殼和燈泡閃光燈裝置。從外觀上看,它狀況極佳。機械式.有一些小問題。 Ciro 即將進行展出,而且它從來就不是作為「射擊遊戲」而設計的。




Graflex Ciro 35 - “S”版,約1952年

每台相機都有一個背景故事,而 Ciro 35 的故事更多的是關於相機的製造者,而不是相機本身的功能或性能。正如我所說,這是GRAFLEX Ciro 35。有幾家製造商生產了這種特殊的相機型號,最後是紐約州羅徹斯特的 Graflex, Inc.。雖然這台相機的故事以 Graflex 結束,但我還是會從那裡開始解釋它的起源。

Graflex 曾經是一家非常著名的新聞攝影師用大畫幅皮腔相機製造商。 Graflex 是柯達公司相當秘密的專業相機部門。至少他們淡化了自己的血統。 1920 世紀 1920 年代中期,他們的製造工廠脫離了公司主人的控制,成為一家名為 Graflex, Inc. 的獨立公司。這家新公司是在伊士曼柯達公司壟斷訴訟敗訴後成立的。

Graflex 相機總是很大,很龐大。巨大的事物。幾十年來,他們的主要型號是 Speed Graphic,它每次拍攝一張膠片,每次曝光一次。當時的專業人士不會接受使用小於 4 x 5 英吋尺寸的底片可以拍出好影像。 Speed Graphics 定義了「新聞相機」這類型的相機。您可能在 20 世紀 30 年代的電影中見過它們。巨大的方形黑色相機外殼配備了巨大的銀色圓柱形燈泡閃光燈,像小煙囪一樣懸掛在相機側面(閃光燈手柄是原版《星球大戰》電影中歐比旺·克諾比的光劍道具的理想基礎形狀)。

二戰結束時,許多美國大兵帶著塞在行李袋裡的高品質徠卡 35 毫米相機和 Rolleiflex 6x6 相機回國。年輕的專業攝影師很快就開始不再像平民一樣只使用這些巨大的 Graflex 相機。那些反覆無常的庸人。 隨著 20 世紀 40 年代的結束,Graflex 一定已經意識到他們面臨的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他們是否應該投入工程精力去設計小尺寸相機(這顯然是他們一無所知的東西),或者(以真正的美國企業風格)是否應該直接購買一個懂行的人的產品。大約在同一時間,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 Candid Camera Corporation 正在重組,以滿足戰後美國消費者對新型和不同攝影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您可能知道 CCC 於 20 世紀 40 年代末推出的 Perfex 35mm 相機系列。

到 1949 年,CCC 設計並發布了一款新的 35 毫米測距相機,他們稱之為,不,應該說是被稱為「Cee-Ay 35」。誰也不知道他們從哪裡得到了這個笨拙的名字。與之前的 Perfex 型號的龐大體積(天哪,比 Argus C3s 還重)相比,Cee-Ay 更小巧、更時尚,而且,嗯,幾乎可以說是美觀的改進。配備優質的 Wollensak Anastigmat 50mm f/4.5 鏡頭,它有望成為贏家。

不幸的是,他們的生產運作並沒有取得太大進展。在 Cee-Ay 推出僅幾個月後,CCC 就將所有工具、模具、圖紙和零件賣給了 Ciro 公司。為什麼?未知,但 CCC 不久後就消失了。那麼,我們可以猜測是財務問題,是嗎?

那麼 Ciro 到底是誰呢? Ciro 最初位於密西根州底特律,從 1941 年左右開始製造一系列結構精良的雙鏡頭反光相機,稱為(等待它)Ciro-flexes。現在不是出售昂貴的中片幅 TLR 的好時機。戰後,Ciro 搬到了俄亥俄州特拉華州,和 Graflex 一樣,他一定決定將自己的銷售未來與正在崛起的「微型」 35 毫米相機市場聯繫起來。與 Graflex 有同樣的問題,無論是製造或購買。他們也選擇了購買。銷售或行銷部門的某個人被介紹給 CCC Cee-Ay 35,然後問題就解決了。

因此,到了 1950 年,Ciro 重新設計並重新推出了先前的設計,即 Ciro 35。工程師們平滑了一些線條並改變了面板。 Wham-bam 市場,一切進展順利,美國有了一台嶄新的 35 毫米測距相機。

1950 年,Ciro 35 更名為 Graflex Ciro 35。 Graflex 所做的只是修改頂板上的某些雕刻,然後將這些產品推向更大、更專業的銷售通路。 Graflex Ciro 35 採用與 Ciro 相同的 Wollensak 50mm 鏡頭設計(現稱為 Graftar),具有三種不同的鏡頭速度/設計:f/4.5(“R”型號,不太常見,可在性感的黑色塗裝型號上找到); f/3.5(“S”型號,最常見);和 f/2.8(如果我能找到一個)。 經過所有這些改造和公司收購後,Graflex Ciro 35 只持續到 1955 年.到了 70 年代末,Graflex 在日本推出新機型。有一個黑色塗漆版本,是一件華麗的工業作品。雖然是同一款相機,但效果好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