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CERA SAMURAI . VIDEO Hi8 CCD-TR705 攝錄放影機.

資料說明.
V8系列機種.由SONY公司代工製造.FUJI.RICOH也曾經出現過.
V8空白帶.如今不好找.網路還可能有拍賣.NP-F770鋰電池.也要找.

SONY的Handycam CCD-TR705。是 1991年推出。總像素數為410,000,水平解析度超過400線。這是第一台「護照大小」的 Hi8 機器。與 TR55 一樣,水平解析度超過400線 .Hi-Fi立體聲功能 .精密CCD .相容遙控器.自動對焦功能 .白色漸變功能 .亮度調節功能.自動啟動功能(10倍變焦」.白色漸變功能.變速數位快門(最高1/10000) .數位疊加功能(標題編輯) .亮度調節功能 .編輯開關功能 .S-video輸入/輸出端子 .圖片搜索,高速存取功能等.

網圖分享.






WZFO Alfa-2 .半格相機 Emitar 1:4,5/45 鏡頭.

資料說明.
WZFO Alfa半格相機的外型十分怪異.側看好像一隻船.
這台半格底片相機.是由波瀾自行研發製造.拍攝採直立.

因為戰後物質缺乏.機身材料採用塑料為多.內部金屬製造.
功能上也很陽春.無測光.無大光圈.快門速度只有簡單幾檔.

如今看來.會以為是兒童玩具.拿來拍照.會讓人覺得很怪異.
格式35mm 半格相機.阿爾法.1962 年上市.

規格表如下:品牌 WZFO 格式 35mm 半格.
機型Alfa介紹 1962製造. 波蘭類型 取景器機身材質 金屬塑膠模式 手動.重量375 克.鏡頭品牌Euktar鏡頭卡口 固定鏡頭光圈 4.5、8、11快門 葉片測光錶 無捲繞器旋鈕速度 B、30、60、125定時器 機械.

網圖分享.










SAMOCAFLEX 35Ⅱ.雙鏡頭反光相機.

資料說明.
Samocaflex 35 是一款日本 35 毫米 TLR,1954 年至 1957 年由Samoca Camera製造.
Samocaflex 35 II與原始型號相似,但採用Seikosha-MX快門,並具有 M/X 閃光同步功能。觀察鏡上方刻有 SAMOCAFLEX 35 II 的名稱。

產經相機1956年7月的廣告中,[26]該相機名為「Samocaflex-35 Automat」.鏡頭為D.Ezumar 50/2.8,快門速度從 500 秒到 1 秒到 B .價格為18,000日元,包括皮套。 Proxa No.2 和 No.3 近攝附件的售價保持不變(每個 1,600 日圓)。

Samocaflex 35 II 非常罕見。已知機身編號 551848 和 552694,它們的鏡頭編號分別在 58xxx 和 59xxx 範圍內。鏡頭編號在 70xxx 範圍內。

網圖分享.












KOKUSAKU AUTO KEEF .KONAN RAPIDf3.5/6cm鏡頭.

資料說明.
Kokusaku Seiko KK(國策精工㈱)是一家日本相機製造商。它於 1940 年末或 1941 年初製造了Auto Keef 4×4 耦合測距相機,還製造Semi Keef 4.5×6 相機。Auto Keef配備由Kajiro Kōgaku提供的 KOL 鏡頭。在該公司更名為五條工機製作所並可能開設了新工廠後,Kokusaku 於 1941 年底接管了舊工廠和品牌名稱。

二個 Auto Keef 版本和戰後的 Semi Keef。 Auto Keef 採用 #127 格式,可提供 3×4、4×4 和 4×6 公分的影像,從而實現良好的接觸印刷。 Semi Keef 採用更大的 #120 格式,當時稱為“Semi”。與大多數資訊一樣,數據並不相符。其中提到了各種各樣的鏡頭、快門速度和價格,選項與描述文章一樣多。沒有關於這兩款 Auto Keef 型號之間差異的資訊。網路上的圖片只標有“Auto Keef”,所以我不確定它們是哪種型號。

相機設計師打破了所有常規,開闢了自己的道路。相機外觀奇特,似乎是由不匹配的剩餘零件組裝而成,很不協調。他們可能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 Mark I 主戰坦克Big Brute中獲得了設計靈感。奇特的設計與WZFO Alfa不相上下。

網圖分享.








RICHOFLEX MODEL VI . RICOHKIN 自動停止裝置. 雙鏡頭反光相機.

早期使用布朗尼 35mm規格的轉換片框.十分稀有.售價比一般配件略高.

資料說明.

二用底片規格.120與135畫面.類似YASHICA 635.可拍二種片格畫面改裝的附件.少見.
[Ricohkin].由於它是相當小眾的配件,因此物品並不多。網拍很少見。售價是8000日圓。

這個配件的價格是物品本身的四倍,確實很罕見,所以價高也算正常.

網圖分享.










AIRES automat. View-NIKKOR C 1:3.2 f=7.5cm .TLR相機.

早期與View-NIKKOR C 1:3.2 f=7.5cm.有關係的雙眼反光相機.

資料說明.
Aires Automat(從 1954 年春季到 1955 年中期銷售廣告)是最先進的。它基於 Airesflex U;膠片前進是半自動的,通過曲柄捲繞,並配有自動上弦快門。快門是帶有 M 和 X 閃光同步的Seikosha-Rapid,鏡頭是 Nikkor 或 Zuiko、Coral。銘牌上寫著AIRES AUTOMAT。 1955 年春季,它的售價為 43,000 日圓,對於 TLR 來說,這個價格相當高。

西爾斯也將其作為 Tower25(Tower Automatic TLR) 出售。

網圖分享.






AUTOFLEX . VIEWER ANASTIGMAT F=8.0cm f/3.2
TRI-LAUSAR ANASTIGMAT F=8.0cm f/3.5 鏡頭

資料說明.

Autoflex 於 1955 年上市,這一年可以說是日本國產雙鏡頭反光相機的鼎盛時期。相機由 Tokiwa Seiki 製造並由 Minagawa Shoten 銷售。雖然配備了
曲柄上弦和自動上弦機構,但其價格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僅為 15,800 日元。據說,Yashica 在 Autoflex 出現後感到了危機,因此推出了Yashica Auto作為競爭對手。

該型號有多種變體,其中包括配備菲涅爾透鏡的 2A(IIA)型,使用的鏡頭是富岡Trirosa,可以說是當時的標準。看起來該系列還包括一個 Tokinon 鏡頭,一些消息來源稱它還配備了一個四元件 Lausar 鏡頭。 快門按鈕旁的滑動快門鎖對於日本製造的雙鏡頭反光相機來說是一個不太尋常的功能。 看來該型號主要用於出口,只有銘牌不同的 Kwikflex 偶爾可以在海外拍賣會上看到。

除了自動上弦的曲柄上弦之外,它還具有外徑較大的高調焦旋鈕和遮光性能高的大型調焦放大鏡等功能,使用方便。膠片室還配備了擋板以防止內部反射,因此如果您使用帶有菲涅爾透鏡的型號,則不會感到規格不足。
快門速度和光圈控制感覺有點不足。但是,由於可以使用外露的快門桿單獨對快門進行上弦,因此可以輕鬆進行多次曝光。

網圖分享.








ORIFLEX .120相機,東方攝影製造,稀有.

資料說明.
Oriflex (或rifurekkusu) 是一款日本 6×6 TLR,由Oriental Shashin Kōgyō所製造。曾在 1950 年 8 月至 1951 年 5 月期間出現在日本雜誌。有用於對焦的齒輪鏡頭、半自動進片裝置、運動取景器和放大鏡。鏡頭為 Million 75/3.5,快門速度為 T、B、1–200。

網圖分享.








SEAGULL / 4A-107雙鏡頭反光相機.

中國生產的海鷗TLR相機.海外銷售版.

資料說明.
海鷗的鏡頭不像德國鏡般濃妝艷抹,倒像個脂粉未施的少女般清淡;不像日本相機有更高的1/500秒鏡間快門,它的快門是較緩慢的1/300秒。對焦板為分列式.比較明亮.容易對焦.

海鷗4A-107.
生產年份:1998.
鏡頭:4片3组Tessar結構SA-99鏡頭.
快門為B-1/300秒.
濾鏡口徑為34mm.

網圖分享.








HUAXIA(華夏) 821.RF相機.


以前收入一台類似Canonet的大陸華夏821相機.
初看很相似.如果不仔細看.真的差不多一個 樣子.

只是觀景窗外觀.沒有CANONET的專門45度切線.
鏡頭是40/2.速度b.1-1/300秒.連動測距清楚好對焦.

唯一缺憾就是沒有自動測光系統.只能以手調曝光.
也沒有同步閃光燈插座.只好插線才能擊發閃光燈.

體積大小如canonet OL1.7GIII.裝片也如傳統方式.
整體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早期50-60年代間的老相機.

資料說明.
華夏821旁軸相機最初生產於1983年,代表了80年代國產平視取景相機的研發水平,相機使用了40/2的雙高斯鏡頭,鍍增透膜,56°視角。這款相機在當時頗受歡迎,很難買得到。

網圖分享.









附件插座可裝單體側光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