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相機.適合左撇子使用.

EXA 1c .M42接環.輕便單眼相機.左手按快門.

MAGNON 35m F2.8 廣角鏡頭.附腰平觀景窗.

網圖分享.








FUJICA SUPER FUJICA-6 FUJINAR 7.5cm F3.5 蛇腹相機.

資料說明.
Super Fujica-6.由日本富士寫真公司於1955年開始生產的中片幅折疊相機。 Super Fujica-6使用120格式底片拍攝6×6的影像,是1948年首次上市的Fujica Six系列的升級版,增加了耦合測距儀、弧形不銹鋼頂板以及更佳的鏡頭和快門組合。

這台 Super Fujica-6被認為是一款高端日本折疊相機,其功能和品質可與當時最好的德國和日本折疊相機相媲美。

規格表.
膠卷類型: 120 卷膠卷(每卷 12 張 6cm x6 cm 照片)
鏡頭: 7.5cmm f/3.5 Fujinar 鍍膜 4 元件.
焦距: 4 英尺至無限遠.
取景器:組合式重合圖像耦合測距儀.
快門: Seikosha-MX 葉片.
速度: B、1 – 1/500 秒.
曝光計:無.
閃光燈接口: M 和 X閃光燈同步連接埠
重量: 705 克.

網圖分享.




ARGUS C 33 50mm f3.5 古董相機.

磚塊機的兄弟機.功能性加強.可測光.

資料說明.
Argus C33,一台35毫米測距相機,由密西根州安娜堡的Argus公司於1959年至1961年間生產。 C33的設計風格獨特,但卻是對原版C3的一次大膽升級.

它增加了許多在原版相機發布後的幾年裡已成為測距相機標配的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更大更亮的取景器、重合影像合成測距儀、改進的卡口式可互換鏡頭卡口、撥桿式捲片器以及可選的耦合式硒電池測光錶.

規格表.
鏡頭: 50mm f/3.5 Cintar 鍍膜 3 片 3 組
鏡頭介面: Argus C33 接環
對焦: 3 英尺至無限遠
取景器: 重合影像耦合測距儀
快門: Prontor 葉片
速度: B,1 – 1/300 秒曝光線電
尺寸:Prontor 葉片速度: B,1 – 1/300 秒曝光
電池:折光電池介面: 無光電池 介面:無光電池介面
光電光電池線:300秒。閃光燈的冷靴(僅 M 同步 – 無 X 同步)
重量: 1007 克.

網圖分享.







Zenit 7 Body Zenit 特殊卡口機身.蘇聯製造.

資料說明.
Zenit 7是一台 35 毫米單眼相機,由KMZ公司於 1967 年至 1971 年左右製造。

相機採用新的卡口鏡頭,具有自動光圈縮小功能.快門設計也煥然一新:焦平面快門,帶有布質遮光簾,像許多早期蘇聯相機一樣水平移動,但快門速度為 1-1 /1000秒,外加“B”檔,閃光同步速度為 1/125 秒。相機的設計始於 1963 年;Abramov 表示,新快門的設計推遲了相機的生產。

鏡頭卡口相當大。它採用雙卡口設計,既可以安裝內建卡口(「Zenit 7」卡口),也可以安裝為 Zenit D 開發的外接卡口。此外,相機還配備了轉接環,既可以安裝早期 Zenit 相機的 39 毫米螺紋卡口鏡頭,也可以安裝新的 42 毫米鏡頭。標誌著 KMZ 引入了這種鏡頭接口,使 Zenit 相機的用途更加廣泛。標準鏡頭是Helios-44-7 58 mm f/2,卡口式。

相機有一個鍍鉻頂殼,中間是一個相當低調的黑色塑膠棱鏡外殼。原始相機的正面有一塊銘牌,上面有窄水平條紋和數字 7;第二個版本,其銘牌用西里爾大寫字母書寫,頂板右側是快門速度撥盤和幀計數器視窗。底片前進裝置是右側相當簡單的槓桿。頂板左側是倒片旋鈕,頂部有一個膠片速度提醒撥盤。

快門釋放裝置是位於機身左前方的大型控制桿。在控制桿下方靠近鏡頭卡口的地方,有一個延時釋放裝置,後來取消了該設計。早期相機在頂部外殼的左側端還配有“M”和“X”閃光同步的PC 插座。 安裝在觀景窗目鏡上的 冷靴作為配件提供。

網圖分享.







Almaz -103 . 35mm 高級單眼反光相機.

資料說明.
Almaz (俄文:Алмаз,意為「鑽石」)相機是俄羅斯LOMO公司於1979年至1980年代末生產的一系列35毫米單眼反光相機。它們大致複製了NikonF2,配備可拆卸棱鏡取景器,可更換不同類型的取景器。還配備賓得K卡口鏡頭座。

共有四種型號。其中只有103機種進行了大批量生產。其他型號只是原型機,即使產量不多,其具體規格也各不相同。

鑽石101.
這款相機於 1979 年僅生產了原型機,它採用焦平面快門,快門速度為 8 - 1/1000 秒,外加「B」檔。它配有測光錶。底片速度範圍為 ISO 12 至 1600。設有曝光補償,範圍為 -1 至 +2 檔。底座有絞盤,可連接進片馬達。機身左前側有一個自拍定時器。透過一個 [PC 插座].進行同步。

鏡頭為 MC Volna-4 50 mm f/1.4(序號 800001)。
目前已知的這種相機只有一台,收藏在法國的一個博物館中。

鑽石102.
這款相機的快門速度為 1 - 1/1000 秒,另加「B」檔,閃光同步速度為 1/60。棱鏡組件包含一個快門速度轉盤,測光錶透過觀景窗中的液晶顯示。相機有兩個 PC 接口,分別用於 B 燈和電子閃光燈。自拍桿位於鏡頭右側。這款相機共生產了 63 台。

鑽石103.
這是該相機唯一一款銷量可觀的版本,共生產了9,508台。搭配MC Volna 50 mm f/1.8鏡頭,並有兩個PC介面。

鑽石104.
這款相機並未出售,只生產了大約十台原型機。它是Almaz 102的簡化版;測光讀數由觀景窗中的彩色LED燈顯示。該棱鏡不能與102的棱鏡互換。104配備f/1.8鏡頭。它有一個PC介面。

Almaz規格
類型: 35mm單眼相機
製造商:LOMO工廠
生產時間:1979-1989年
格式:24x36cm,135膠卷
鏡頭卡口:賓得 K 卡口
鏡頭:MC Volna f1.8/50
快門:焦平面快門,速度為 1 至 1/1000 秒。
觀景窗:附可拆卸五棱鏡的單眼相機
測光錶:內建TTL測光錶
閃光同步:同步插座“X”,同步速度從 1/60 秒及更長。
自拍器:機械
重量:1070公克.

網圖分享.










KIEV 19.蘇聯相機.尼康F卡口.

這台單眼相機.前由太陽光學進口.
記得當年售價.連50/2鏡頭.賣6千元.

特點.
快門速度撥盤的位置很不尋常.就在鏡頭旁邊。這個功能可讓你的眼睛始終盯著取景器.
只要你的右手握著相機,右手食指放在快門按鈕上,左手就可以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

資料說明.
類型:35mm單眼相機
製造商:阿森納工廠
生產時期:1985年至1990年代
格式:24x36cm,135膠卷
鏡頭卡口:尼康F卡口
鏡頭:Helios-81H f2.0/50
觀景窗像場尺寸:23×35mm
快門:焦平面快門,速度從 1/2 到 1/500 秒。
觀景窗:附不可拆卸五棱鏡的單眼相機
測光錶:TTL測光錶
閃光同步:同步插座“X”,同步速度從 1/60 秒開始及更長。
自拍:無
重量:1100公克.

網圖分享.[以前收藏過一台].








這是外銷版本[跟我收的一樣].





跟Canon T90相似的閃光燈接線插口.

Voigtlander VITO III . ULTRON 50mm F2 鏡頭.

資料說明.
Vito III是一款35mm 旁軸相機.由福倫達於 1950 年生產.
這款相機是Vito家族的高階機型.配備更先進的鏡頭快門.

設計與 35mm Prominent相機更相似.非早期的Vito型號.
(Vito、Vito II)。它的產量比 Vito II 更少,也更難找到.

規格
製造商:福倫達不倫瑞克
膠片類型:135mm(24x36mm)
鏡頭:鍍膜 Ultron 50mm f2.0(4 組 6 片)15 片葉片光圈。
焦距範圍:3' (1m) 至無限遠。
快門型:Compur-Rapid 或 Synchro-Compur
快門速度:T、B、1、2、5、10、25、50、100、250 或 300。部分機型可達 500.
重量:約650公克
遮光罩:推入式 32 公釐.
濾鏡:按壓式 32mm

網圖分享.









MINAN SIX III . Anastigmat 75mm f3.2 蛇腹相機.

資料說明.
Minon Six是日本20世紀50年代推出的一系列6×6蛇腹相機,是Poppy Six的演變版(Poppy Six本身是木川1941年生產的Gotex的衍生產品)。最初的Minon Six和Minon Six II上的標誌表明它們是由新日本工業株式會社(Shin Nippon Kōgyō )生產的。新日本工業株式會社是Poppy Six的製造商,也是木川株式會社的繼承者;後來,該工廠被大和工機工業株式會社(Yamato Kōki Kōgyō)接收。

Minon Six III 的對角線支柱呈直線狀,根部略粗。前鏡架頂部呈圓形,位於光圈齒輪的對面。鏡頭是 Luminar 75/3.2 鏡頭。早期的快門通常配備TSK快門和 ASA 同步柱,但有一架也配備了無名快門。後期的快門配備 PC 同步插座,快門邊緣底部刻有 PROMINON 的名稱。

網圖分享.









Minolta AUTOCORD L型雙反相機.

資料說明.
早在1937年,美能達就推出了以美能達命名的雙鏡頭反光相機,首款機型是Minoltaflex .到了1950年代中期,日本的雙鏡頭反光相機市場已經相當擁擠。美能達Autocord系列是千代田光學精工株式會社為爭奪雙鏡頭反光相機市場的高端市場而推出的產品。

Autocord 系列在 1955 年至 1966 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大量細微的變更.根據統計,至少有 17 種。

早期1937年時,千代田光学精工製就已經製造出日本第一台雙眼相機-Minolta I。鏡頭是由PENTAX的前身ASAHI KŌGAKU 所生產的PROMAR ANASTIGMAT F3.5/ 75mm。1954年之後就才開始使用自家生產的 CHIYOKO ROKKOR F3.5 / 75mm。

相機擁有共同的亮點:帶有自動快門上弦和幀數計數功能的曲柄捲片器;備受推崇的Tessar型四片式Rokkor f/3.5鏡頭;自拍功能;低至1秒的慢速快門,允許捲片器向後旋轉並上弦快門,而無需曝光捲片,從而實現雙重曝光。

網圖分享.







Beauty Light o matic Ⅲ.RF相機.

資料說明.
Beauty Light o matic III 於 1961 年推出上市.
鏡頭是 Biokor-S。
硒光電池被重新定位到鏡頭周圍.
頂板表針指針不再支持信息圖形.
儀表針指針在取景器中可見動作.
底片速度範圍略有變化.從 10 - 1600 ASA.

規格表.
Beauty Lightomatics是在 1959 年至 1963 年間生產的35 毫米 測距相機。
觀景窗:整合重合測距儀/取景器,具有自校正亮線。
對焦:鏡筒上配有手動環的耦合測距儀。
測光錶:硒測光錶,與鏡筒光圈、快門速度設定和底片速度指數電機械耦合。
曝光:指針視窗位於相機頂板上,從 Lightomatic II 開始可在觀景窗中看到。
鏡頭:45mm f1.9(四組六片雙高斯型)縮小至 f16。
近焦距:0.8公尺/2英尺7吋。
快門:五片Copal-SV快門,速度:B、1-500秒.快門和光圈可互鎖。
當推進桿與相機機身齊平時,快門釋放裝置鎖定。
濾鏡尺寸:46 毫米(Lightomatic 和 Lightomatic II)55 毫米(Lightomatic III 和 SP).
閃光燈:冷靴和PC端子。 M和X同步。
倒帶:折疊曲柄和倒帶選擇開關。

網圖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