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SHICA Flex C.

資料說明.
Yashica 6×6 TLR(旋鈕推進)
八島公司(雅西卡的前身)的首款相機是1953年推出的Pigeonflex,這是一款6×6雙反相機,由遠藤以Pigeon品牌銷售。該公司很快就決定以自己的品牌生產相機,並於同年1953年推出了八島Flex,後來很快就更名為雅西卡flex 。這是6×6雙反相機系列的開山之作,該系列包含許多型號,這些型號是逐步演變而非徹底改變的結果,有時僅在細微之處有所不同;它們被方便地分為旋鈕推進型和曲柄推進型。

Yashicaflex C配備 Yashikor 和 Tri-Lausar 鏡頭,以及 Copal 的快速快門,支援高達 1/300 秒的快門速度,有自拍功能。它在對焦旋鈕上方設有曝光計數器。由於 Yashicaflex C 具有類似的功能,但沒有曝光錶,因此 被定位為Yashicaflex S 的低階機型。

網圖分享.[以前有收一台.名牌掉了].





KONICA SIII.RF相機.

資料說明.
一款 35 毫米測距相機.配備硒測光錶.於 1963 年製造。
它是 S 系列的最後一款.也是生產數量最稀有的型號。

與S II的主要區別在於它配備了一顆新鏡頭:Hexanon 47mm f/1.9。
這款鏡頭也用於後來的 Auto S 型號.最小光圈為 f/16.前兩款型號則為 f/22。

網圖分享.



FUJICA 35 AUTOMATIC.輕便相機.

資料說明.
Fujica 35 Automagic .這款相機於 1961 年發售,是一款入門級相機,只有兩種快門速度,透過內建硒測光錶實現全自動曝光模式。配備 38 MM半廣角鏡頭,拍攝的影像清晰,邊緣有些暗角。

這款相機以堅固的做工、清晰的鏡頭和優質的取景器,使用非常簡單,且充滿樂趣。這款相機在當時並不常見,它低廉的價格、奇特的外觀和不錯的成像質量,成為收藏家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規格表.
底片類型: 135(35mm).
鏡頭: 3.8cm f/3.4 Fujinar-K 鍍膜 3 元件.
焦距: 2.5 英尺至無限遠,帶有人像、團體和風景的咔嗒聲.
取景器: 伽利略比例對焦.
快門: 雙葉片彈簧式.
速度: 1/40 和 1/200 秒.
曝光錶: 耦合硒電池,帶程式自動曝光.
閃光燈介面:冷靴和閃光燈同步.
重量: 476 克.

網圖分享.













CANON 7S 機身.配NIKKOR -PC 1:2 f=8.5cm 鏡頭.

古早二家因緣配.
現代對敵不相容.
數位無反再對陣.
RP與ZF棋逢敵手.

成  語 棋逢敵手.
釋  義 比喻雙方實力相當,難分高下。《三國演義》第一○○回:「棋逢敵手難相勝,將遇良才不敢驕。」也作「棋逢對手」。

網圖分享.






COMPUR F,Deckel Munchen f 1:4.5 f=13.5cm .
木製大畫幅蛇腹膠卷相機.卡爾蔡司鏡頭.快門正常. 

網圖分享.








FUJICA SIX 蛇腹相機 中片幅 底片相機.
1950年富士製造.稀有.120可拍6X6.6X4.5

網圖分享.







Cosina35 .輕便底片相機.

與KONICA C35 同等級.

資料說明.
Cosina 35 是Cosina生產的一款適用於35 毫米膠片的緊湊型測距相機,提供程式化自動曝光功能.這是當時大量湧現的 幾種相關型號之一。

它們可能更常以某些品牌的名義出現。 Argus /Cosina 35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Revue Electronic C for Foto-Quelle也是一個例子。

有黑色和銀色兩種版本可供選擇。

發售年代:197年
鏡頭:COSINON 38mm/F2.7
尺寸:110 x 69 x 52mm
快門速度:B、1/30-1/650秒
重量:約350g
電池:一節HC(MR44)水銀電池
當時售價:15,700日圓(黑色日圓)
 這是一款配備程式電子眼的旁軸相機。與柯尼卡 C35 FLASHMATIC 一樣,它配備了 COPAL 快門,因此兩款機型的結構非常相似。當膠捲盒插入膠卷倉時,倒片曲柄旁的一個小圓窗中會出現一個紅色的標牌,其獨特的設計彰顯了 Cosina 的獨創性。鏡筒環處於 AUTO 位置時為程式自動模式,B 為B快門。此外,透過將 GN 環上的閃光燈指示燈編號設定為 FLASH 位置,即可啟動 flashmatic 功能。

網圖分享.











FED (1) (ФЭД),蘇聯RF相機.

35 毫米旁軸相機,L 39 (LTM) 接環.機身。包括捲片軸。
「FED」工廠,哈爾科夫,蘇聯,約 1948 年.

相機資料.
這台相機是「FED」工廠自 1934 年至 1955 年生產的第一台相機。它是德國 Leica II 的複製品。 「FED」工廠以波蘭和蘇聯布爾什維克革命家、領導人和政治家 Felix Edmundovich Dzerzhinsky 的名字命名,最初該工廠由著名蘇聯教師安東·馬卡連柯領導,他於 1927 年在農業勞動公社中創辦了這家工廠。

工廠最初生產鑽孔機,後來仿製了德國徠卡 II。相機採用鋁製沖壓機身,後蓋可拆卸。相機可以使用徠卡的標準底片盒和雙筒底片盒。快門有水平移動布簾快門。速度為 1/20、1/30、1/40、1/60、1/100、1/200、1/500 和 B(標示為 Z)。「FED」相機預設折疊鏡頭為「FED」3.5/50,二戰後預設鏡頭為「Industar-10」3.5/50。

這是這台相機(1f型)的戰後衍生型號,自1949年起生產至1953年,很可能是1948年或1949年。序號位於正面,上蓋上刻有「FED/以捷爾任斯基命名的工廠」字樣。釋放按鈕為實心,可拆卸底部帶有加強筋。取景器和測距儀並非一體式。測距儀底座 - 38毫米,觀景器放大倍率 - 0.44倍,測距儀放大倍率 - 1倍。



產品特性:
畫幅尺寸 - 24x36。
快門速度 - 1/20-1/500,B;
螺紋類型 - L39x1/28.8;
機身 - 鋁合金。
尺寸 - 135x70x50 毫米;
重量 - 410 克.

網圖分享.








FED-2 . RF底片相機.
L 39(LTM)螺絲口,蘇聯烏克蘭哈爾科夫「FED」工廠,含捲片軸。

相機資料:
這是蘇聯烏克蘭哈爾科夫「FED」工廠獨立生產的第一台相機。其前身「FED-1」是德國徠卡II的仿製品。 「FED-2」自1955年起生產,至1970年。

這款相機與「FED-1」不同,它採用一體成型取景器和旁軸,並共用一個目鏡。基線加長至67毫米,後鋁蓋可拆卸。目鏡內建屈光度調節裝置。

相機可以使用徠卡的標準底片盒和雙筒底片盒。鏡頭為「Industar-10」(3.5/50)、「Industar-26m」(2.8/50)、「Industar-61」(2.8/52)。所有帶有L 39x1/28.8(LTM)螺絲口的鏡頭都適用於這款相機。
快門為布質,水平移動。可用的快門速度:1/25、1/50、1/100、1/250、1/500 和 B。
相機有 3/8 英吋三腳架插座。

目前已知有 4 個版本。這款相機是早期的 B 型,從 1956 年生產到 1958 年。觀景窗是圓形的,頂部有“FED”標誌。這款相機透過電纜進行閃光同步。總共生產了 1 632 600 台。

特點:
畫幅尺寸 - 24x36。
快門速度 - 1/25-1/500,B
螺紋類型 - M39x1/28.8
機身 - 鋁製。
尺寸 - 141x80x37 毫米
重量 - 471 克

網圖分享.











RICOH XR-2.PK接環SLR相機.

資料說明.
XR -2是理光於 1977 年推出的35 毫米底片單眼相機。與XR -1一樣,這兩款相機也是理光首批配備K 接環鏡頭的相機,兩款相機都擁有前置直視窗口,可在觀景窗上方顯示鏡頭的光圈。 XR-2 是一款高階機型,配備光圈優先自動曝光功能。

若要解鎖快門和測光指示器,必須向外拉出捲片桿;收起位置可避免電池意外耗盡。電子定時Copal快門提供從 1/1000 秒到 4 秒(帶 B 檔)的廣泛速度範圍,閃光同步最高 1/125 秒。快門由兩顆 1.5v LR44 電池供電,如果沒電,只能使用「X」(1/90 秒)和 B 檔的機械快門。

半按快門釋放鈕即可啟動觀景窗中的曝光指示針。電池電量可以透過旋轉快門釋放按鈕上的一個環來檢查。取景器測光針應該會擺動到刻度盤的頂部。機身後部的「ME」開關可用於多重曝光;旁邊還有一個用於關閉目鏡遮光罩的槓桿。

1979 年的理光 XR-2s本質上是同一款相機,但增加了可安裝電動捲片器的底板。ME 按鈕也增加了一個鎖定開關,以避免意外的重複曝光。

網圖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