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dak Signet 35 . Ektar 44mm f3.5鏡頭.

資料說明.
柯達 Signet 35 + Ektar 44mm f/3.5 旁軸相機.
這款經典相機於 20 世紀 50 年代在美國製造.

如今即使在收藏家眼中也是一種罕見的雞種型號.
堅固的金屬機身和銳利的Ektar鏡頭.贏得高度讚譽.

雖然外觀有老化和磨損的跡象.
但仍然保持著極佳的復古狀態.

產品規格.
品牌:柯達;型號:Signet 35.
鏡頭:Ektar 44mm f/3.5;
製造年份:20 世紀 50 年代.
類型:35mm 旁軸膠片相機.

網圖分享.






Praktina ⅡA / Flexon 50/2 鏡頭.
GERMANY USSR OCCUPIED 復刻.

資料說明.
Praktina IIA .三爪式鎖環接口.非後來Praktica m42螺絲口.

1958 年 2 月在萊比錫博覽會上發布.名稱為「Praktina IIA」.
機身與 FX SA3 版本 2 的機身非常相似,但有些重要改進。

快門有從 1 秒到 1/1000 秒的常用速度.鏡頭全自動光圈控制.
並有可選擇 FP-FX 閃光同步的插槽控制杆位於倒帶旋鈕下方.

網圖分享.









Praktica L 底片單眼相機.

M42螺絲接環.無測光表.等同PENTAX SL機種.

製造商 VEB Pentacon(KW 攝影工作室)
薄膜類型 24 x 36 毫米,35 毫米膠片.
建造年份 1969 - 1975.
光學 可更換鏡頭,附 M 42 x 1 .
Pentacon auto 1:1.8/50 mm
金屬焦平面快門(1 - 1/1000秒和“B”)
重點 手動,0.33 公尺 - 無窮大
閃光燈連接器 帶有中心觸點的閃光燈座.

Praktica L系列相機於1969年至1989年間生產。這個著名的系列包含43個型號,總產量約為480萬台。在此期間,相機共經歷了四代。這些相機的設計使得所有型號的大部分組件完全相同,從而能夠以較低的生產成本實現大規模生產。這些相機的外觀非常相似並非巧合。所有相機均採用相同的金屬焦平面快門,為1-1/1000秒。

機身和頂蓋也幾乎完全相同。該系列相機還在相機結構上引入了許多突破性的創新。例如,首次使用了塑膠頂蓋,由於成本原因,這項全球首創技術迅速普及。然而,這些頂蓋與之前的金屬頂蓋一樣鍍鉻,手感和外觀上沒有明顯差異。約75%的相機出口到西方,主要銷往西德。通常以Foto Quelle、Foto Porst等專有品牌銷售。

Praktica L是整個系列中結構最簡單的相機,也是第一代機型。頂蓋上浮雕的公司徽標,如左下圖所示。該型號沒有測光功能,但配備了相同的快速快門和該系列的所有優點。缺少自拍定時器。 Praktica L 上的鏡頭卡口是通用的 M42 螺絲口。這款簡易相機生產了 279,000 台。有兩種不同的相機版本。

網圖分享.

Canon T80.

Canon T80.配專用的AC鏡頭.可以自動對焦.
為佳能最早的AF系統相機.可AC鏡頭只有3支.

資料說明.
佳能T80是佳能首款自動對焦 35 毫米 單眼相機。它於 1985 年 4 月推出,並於 1986 年 6 月停產,屬於T 系列FD 接環相機。它與佳能後來的EOS系統及其自動對焦EF 卡口鏡頭不相容。佳能專門為這款相機生產了三款AC型自動對焦鏡頭。其他 FD 接環鏡頭也可以使用,但不具備自動對焦功能。

T80 相機配備了三款特殊的自動對焦 AC 鏡頭。每支鏡頭都配備了對焦馬達,這與美能達首創的機身一體化自動對焦系統不同。所有鏡頭都很容易辨認,鏡頭左上方(從相機視角看)有一個方形區域,內含對焦馬達,前部鏡片周圍有一圈紅色的圓環。這些鏡頭分別是:

AC 50mm f/1.8
AC 35-70mm f/3.5-4.5
AC 75-200mm f/4.5
這三款鏡頭,就像T80一樣,產量都很短,非常稀有。自動對焦功能在其他相機上無法使用,但它們可以用作手動對焦的FD鏡頭。不過,它們沒有光圈環,所以只有在可以從機身控制光圈的FD相機機身上才有用。

網圖分享.[以前收藏過.帶AC 35-70MM鏡頭].







提洛斯
現在二手大部分都是T50/70加上部分T90,80倒是很少看到,FD系統絕唱T60也算少見
Pentacon beirette VSN . Meritar 2.8/45mm.鏡頭.

區域對焦的簡易相機.輕巧方便.適合速寫與街拍.

網圖分享.

Seroca Junior .4x5吋折疊式相機.

Seroca Junior Seroca 相機公司 wollensak JUNIOR 快門.

資料說明.
這是一輛約1905年的Seroca Junior。這是一台使用4x5吋板的折疊式床式相機。木質內飾和棕色皮革風箱營造出優雅的外觀。風箱沒可見的孔洞。

Warrensack Junior快門在T、B和I設定下工作。光圈工作正常。狀況良好,可以隨時拍攝。附贈一個4x5 Rapid Rectiliar前組。它可以直接擰入這台相機。在這個位置,從調焦玻璃到光圈位置的無限遠距離為8.2公分。在約30公分處可以實現特寫對焦。視野略寬。回彈讓拍攝有些困難。它是任何收藏或參考資料的寶貴補充。

網圖分享.

Zenobia R.蛇腹相機.

資料說明.
Zenobia 是日本4.5×6吋折疊刀系列,是Waltax的後繼產品。它們由第一光學株式會社(後來的Zenobia光學株式會社)於1952年至1957年間生產;至少在1955年之前,它們一直由服部時計店經銷。所有Zenobia型號的刀身都複製自Ikonta A,並繼承了Waltax的設計。

Zenobia R與 Zenobia C 類似,但配備了非耦合測距儀和觀景窗。 「R」代表著R angefinder(測距儀)。頂部外殼向右延伸,遮蓋了額外的測距儀視窗。觀景窗上的旋轉景深刻度被右手大拇指下方的調節桿取代,用來設定測距儀的距離。折疊床的開啟按鈕從頂部外殼移至機身正面,位於Zenobia標誌旁邊。頂部刻有Zenobia R字樣。

R型相機於1952年作為新產品進行廣告宣傳,配備了精工舍Rapid B、1-500倍同步快門和Hesper 75mm f:3.5鏡頭,並宣稱所有鏡片均採用硬鍍膜。 1953年,R型相機再次以19,000日圓的價格進行廣告宣傳,同時亮相的還有取景器型號和Zenobiaflex。

1954年,這款相機被宣傳為 R I 搭配大一快速快門,售價16,500日元;R II搭配精工舍快速快門,售價18,500日元,並配有C I。目前尚不清楚R I是否仍沿用舊版DOC快速快門名稱。大多數R I配備ASA卡口同步接口,但也有R I配備PC同步接口。已觀察到許多Zenobia R配備Neo-Hesper鏡頭的例子。

網圖分享.







KONICA auto S1.6 測距相機.

比CANONET QL1.7鏡頭大點.
特色是測光表的顯示.內外二用.

網圖分享.[以前收藏過].







NEOCA SV ZUNOW 4.5cm F1.8 底片相機.

知名鏡頭製造的大光圈.F1.8鏡頭.畫質高清.

網圖分享.









R.B. Graflex.早期的 Graflex 相機.

資料說明.
Graflex是一家將其品牌名稱賦予多款 相機型號的製造商。

RB Auto 是最受歡迎的 Graflex 相機之一,於 1909 年首次生產,並持續生產至 1941 年。 1916 年左右,相機設計發生了重大變化,引入了弧形頂部(之前的機身呈盒狀)。此時,對焦罩的蓋子也改為鉸接在後部,而不是前部.

規格.
鏡片:f4.5,7 ¼" Ross Xpres,可變光圈至 f32。(約 1919 年)。
快門:焦平面,速度 1/10 - 1/1000,T。多縫盲板。
格式:3 ¼" x 4 ¼" 盤子。
聚焦:波紋管長度達 29 英寸,配有 Xpres。雙延伸。
屬性:透過拍攝鏡頭進行反射式觀看。全尺寸毛玻璃螢幕。
旋轉式後背。可更換鏡頭面板。可升降床。
機芯:前線崛起。

該公司前身為福爾默和施溫格製造公司,由威廉·F·福爾默和威廉·E·施溫格於 1887 年在紐約市創立,最初是一家金屬加工工廠,生產煤氣燈、枝形吊燈、自行車,後來又生產相機。

1909 年,該公司被喬治·伊士曼 收購,並於 1928 年將公司遷至紐約州羅徹斯特市卡利多尼亞大道 12 號.為伊士曼柯達公司的福爾默與施溫格分部運營。

1926年,柯達分離該部門,成立一家新公司-福爾默·格拉弗萊克斯公司(Folmer Graflex Corporation),並於1946年更名為格拉弗萊克斯公司(Graflex Inc.)。 1956年,該部門成為通用儀器精密公司的一個部門,並將辦公室遷至紐約州羅徹斯特郊外的皮茨福德。 1968年,該公司被出售給辛格公司(Singer Corporation)。

Graflex 以其典型的新聞相機Speed Graphic而聞名,該相機生產已有 60 多年的歷史,並被 20 世紀上半葉的大多數攝影記者所使用。

網圖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