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串中,有朋友提出,對一般使用者若不放大照片或仔細觀看時,多半看不出照片解析差異的,此看法正確。
在照片解析力討論中,最重要乃提出評估放大照片後素質的方法,也就是照片放大的潛能有多少。而高品質照片,除解析力外,尚有其他應注意的:如階調、反差、光線、相紙等。每個環節都有影響。舉例來說,安塞亞當斯當年的一系列風景照片,以8*10底片拍攝,照片常只用接觸印相(contact print)因此照片也就只有8*10大小,就解析力討論中,接觸印相的放大比率為1.0,以先前文章提出的8l/mm的照片解析力,原來底片上的解析就只要8l/mm,就足敷使用了。就當年光學鏡頭與底片,此解析數值不難達成。
但安大師創造了控制底片曝光與照片階調的zone system,讓小小的8*10照片充滿了迷人的黑白階調與層次,沒有此發明,單靠解析力沒辦法得到高品質影像。這告訴我們:攝影學問大,解析力問題只是鳳毛麟角。
以上,請參考。
風之和子 wrote:
底片解析力夠嗎?答案是:絕對夠!...(恕刪)
謝謝樓主的精彩好文,把我最近想寫的文章PO出來了,只不過我要寫的是“1200萬畫素夠嗎?答案是:絕對夠!“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自己把Nikon D3拍的照片用Epson Stylus Pro 3850印到A3+(13"x19"),印了有幾十張了,我的經驗是,如果拍攝條件仔細調整,包括上腳架,快門線,反光鏡預鎖,正確選擇的對焦點以及適當的光圈,一張1200萬畫素的圖檔印在A3+上面的品質是絕對可以接受的,造成解析度不好的原因常常出在震動以及對焦的問題,這點跟樓主所提的概念不謀而合。
我個人有很多慘痛的經驗,即使是在D3這種等級的機身,也常會出現對焦失誤或不夠快的情形,這部份仍然需要使用者的經驗與技術來克服,雖然1200萬畫素在現在來說已經是相對“低"的畫素,震動與景深仍然是很大的干擾因素,必須好好地選擇快門速度,支撐系統以及光圈值才能得到紮紮實實1200萬畫素的照片。會把照片印到A3+以上的人應該少之又少,畢竟隨著尺寸增加,列印成本會不成比例地大幅提高,所以其實1200萬畫素真的很夠了。在少數必須要出A2以上的大圖,而必須使用更高畫素的相機的情形下,就像使用特殊底片進行高解析攝影一樣,對於對焦點的選擇,對焦的精確度,以及穩固的支持系統的要求更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記錄下高畫素"而且"高解析度的照片。不過老實說,這樣拍起照來還真的蠻累的,對於一般的應用我並不建議使用更高畫素的相機。
另外,高畫素因為繞射的關係會讓可用最小光圈值落到f8-10左右,這點也會造成一些困擾,要求極大景深的情況下,還是選擇底片比較明智。
Photography of Zhiyi Xie
Blog: http://www.drzyx.com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zhiyi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