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Voigtländer Bessa R2M,R3M,R4M

Youichi wrote:
想藉此主題詢...(恕刪)


沒用過A系列..M系列印象中也沒+2-2一起閃過..建議您向原廠詢求解答~
最左最右一起閃...應該是電池快沒電了...換電池看看

我用R3A...覺得電池用很兇, 我同學的FE2也沒用這麼快

biaw78 wrote:
我已經提出解釋並且引證了
你是留學生應該有很強的爬文能力吧,為什麼不能像Leica FAQ一樣正視機器本質,找出問題,提出對策
不因為喜歡一台機器而把他缺點合理化

要說是我個人經驗,那你的也是個人經驗
我只是照實描述我當爬文結果與真實使用經驗
F2 ISO400 1/8sec不能測光要不就是該換電池要不就機器該修了
反正你也不願多理解,其中一兩項不如Leica就認為總體不如Leica了)


正因為我是留學生,所以我尊重你的言論自由。
你認為你引用的資料真的正確嗎?
如果你看過erwin puts對於m6和m7的快門比較,或許你就會有不同的觀感了。
反正我也懶得說,網路上太多以訛傳訛的消息了。
另外,正因為我是留學生,所以有更多事情要做,活著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了,所以總是回的有一搭沒一搭的。:)
(p.s.國外沒有3g吃到飽,網路是很貴的。:p)

我只能說我的經驗就是r2m
f/2 iso 400 1/8 sec測光有問題,而且是新機,還是一台福輪達250年紀念機,還全球限量兩千五百的樣子,說真的連兩千五百台的紀念機和紀念鏡頭都做成這樣子了,你要我相信其他不是紀念機的會作多好,實在很困難。
另外,說真的我還很努力的幫他找理由開脫哩!!!!!!!!!
(p.s.電池可能有問題還是我先提出來的。)
如果是老機器的話,我還不會有這樣深刻的經驗。
老機未經回廠正修,有一堆問題本來就是正常的,沒問題才是不正常的。
至於你要說leica的新機也會有問題,請你以自身的例子舉證。
就跟你說快門簾慧燒掉一樣,自己沒燒過,出來講,也只是放屁。

不過,m6我摔過,阿發的客戶也摔過。
師父真的板金板一板就好了,到現在還沒進場維過修。
其他的,我也懶得說了。反正你覺得bessa跟m6一樣好是你個人的意見。
我沒必要說服你m6比bessa好。所以就跟你也沒必要說服我bessa跟m6一樣好。:)
bearsheep wrote:
正因為我是留學生,所以我尊重你的言論自由。
你認為你引用的資料真的正確嗎?
如果你看過erwin puts對於m6和m7的快門比較,或許你就會有不同的觀感了。
反正我也懶得說,網路上太多以訛傳訛的消息了。
另外,正因為我是留學生,所以有更多事情要做,活著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了,所以總是回的有一搭沒一搭的。:)
(p.s.國外沒有3g吃到飽,網路是很貴的。:p)

我只能說我的經驗就是r2m
f/2 iso 400 1/8 sec測光有問題,而且是新機,還是一台福輪達250年紀念機,還全球限量兩千五百的樣子,說真的連兩千五百台的紀念機和紀念鏡頭都做成這樣子了,你要我相信其他不是紀念機的會作多好,實在很困難。
另外,說真的我還很努力的幫他找理由開脫哩!!!!!!!!!
(p.s.電池可能有問題還是我先提出來的。)
如果是老機器的話,我還不會有這樣深刻的經驗。
老機未經回廠正修,有一堆問題本來就是正常的,沒問題才是不正常的。
至於你要說leica的新機也會有問題,請你以自身的例子舉證。
就跟你說快門簾慧燒掉一樣,自己沒燒過,出來講,也只是放屁。

不過,m6我摔過,阿發的客戶也摔過。
師父真的板金板一板就好了,到現在還沒進場維過修。
其他的,我也懶得說了。反正你覺得bessa跟m6一樣好是你個人的意見。
我沒必要說服你m6比bessa好。所以就跟你也沒必要說服我bessa跟m6一樣好。:)


我是台灣公民,所以享有言論自由..
如果我引用的資料有任何不正確或邏輯錯誤,你肯提出指正我會非常的感謝
我已經看過erwin puts網站的文章,他的作品也被翻成中文在leica fans等友站上流傳
但或許他有前萊卡員工的身分,文章是我看過隱惡揚善或甚至跳針最嚴重的,他會提出部分數據,卻不提真正的比較值
例如他介紹M7快門那篇,重點一直強調M7快門組是如何精密,為何原廠沒能做出1/2000,但仍屬雖敗猶榮;一直強調快門雖有誤差,卻至少都在正片寬容度之內
同樣是電子控制布簾橫走快門,Nikon F3輕易就解決所有問題了,快門又準,也具備快慢速和低震動,M7在性能上根本無法比
Leica M7的設計如同判斷力不好的外野手,老是有很多機會做高難度特技表現,這種選手人氣雖高但不會得金手套
我看過他的文章之後感覺沒有很有參考性,因為不客觀

回應有一搭沒一搭並不重要,只要有內容即可,不過為什麼你們沒有cable只用3G呢

關於你的250周年套機,老實說我不知為啥你當時已經知道問題沒有送修而選擇忍受
機器的實際狀況只有一個,壞的想說成好的,或好的想說成壞的,都不能改變事實
Bessa在沒電之前測光範圍會縮小這是事實

關於Leica M9新機有問題,我認識的朋友就實際遇過疊影不重和,解決辦法是黎師傅調整,據說那時黎師傅也酸了Leica品管
我沒買過任何Leica新機,有買過幾乎未使用的二手品,一樣是為了連動測距機構跑了黎師傅兩三趟
快門簾這種事,不懂你為何要堅持我親自燒過才能說嘴,早有別人燒過了
邏輯如同性教育一樣,一定要沒戴套讓女友懷孕了,才能親自證實真的會搞出人命嗎
這說不通吧

還有,你是否有看過任何真實數據,或是親自取得過
如果您有Bessa快門誤差比Leica底片機還小的數據,我會很意外..
附上Leica通信的數據..

樂意與期待和你交換心得

不知道您多次提到阿發意味著什麼,這代表我們有可能會在店內相遇嗎?
我不說服你,只是就我所知陳述事實




說Bessa對焦沒LEICA機準,

我也很懷疑是媚LEICA心態作祟還是沒用過...

個人用R2M, 接過最大光圈的 LEICA 50/1.0 或 VM 55/1.1, 都是準的!!

可以說比 LEICA機還準..

是我買到機王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guess wrote:
說Bessa對焦沒LEICA...(恕刪)


應該是說連動測距本身就容易有誤差 只是誤差不容易被發現
鏡頭是靠屁股後面的黃銅弧度來影響疊影距離
機身也是有可能疊影問題不準 新機都有可能


一顆鏡頭準 不代表全部鏡頭都準
鏡頭無限遠準 也不代表近距離會準
近距離會準 也不代表無限遠會準

以上經驗我全部都遇過

為什麼我會發現
因為我用底片機實際測試 拍過很多捲測試 沖掃是給阿發沖掃(解析度比較高 比較容易判別是否準焦)
我曾經很龜毛的用M3 0.91倍率+1.25觀景窗放大鏡來檢測所有鏡頭

以無限遠來說 測幾公里以外的山上天線
近距離用紙尺舖著量 每1M 1.1 1.2 1.3-1.8M 用最大光圈檢測

一顆鏡頭調過4-5次
才勉強請師傅慢慢調整到能接受的範圍
黎師傅跟國手都有幫忙


所以不用說日福鏡裝在LEICA上的連動
或是LEICA鏡裝在Bessa上

連LEICA鏡裝在LEICA機身上 都不一定是準的

但我可以確定的是Bessa機身比較薄
還有Bessa連動的構造比較容易跑焦 這都是維修師說的


如果是數位M 調完可以馬上知道誤差多少 會快很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bertdesign/

brexchen wrote:
M8不能裝縮頭鏡頭...(恕刪)

21mm/f3.4 這顆有2種版本
或許他指的是未改良前的舊版本
Bessa系列的我都沒用過
要對焦準確,我覺得用基線最長的M3或ZI不是更準確嗎^^
還有M3的快門簾,真的會燒掉,M6沒用過
你是C家 對!我是C家(CONTAX) 你用L鏡 對!我用L鏡(LEICA) XD...
guess wrote:
說Bessa對焦沒L...(恕刪)


機器準不準應該都是一樣的,
調得準就準,
什麼品牌應該都沒差,

但我個人覺得…
觀景窗也可能會影響到拍攝者的判斷,
比如放大倍率比較高的,
就比較有利於使用長焦段或大光圈鏡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