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有關台灣南部的老相機維修師傅

沒了膠片,
鏡頭還是可以用啊!
Level E wrote:
因為有需求,商家就不...(恕刪)
http://blog.sina.com.tw/ysrl/

ysrl wrote:
沒了膠片,鏡頭還是可...(恕刪)


其實膠片和數位半斤八兩一樣爛!

乾脆數位相機和底片相機同時退休算了

拍照何必這麼麻煩,一隻 iPhone 夠用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手上有顆OM鏡頭疑似...(恕刪)

台南的標準還在
因為不久前有去過
個人blog→543空想堂 http://issack543.pixnet.net/blog

Level E wrote:
其實膠片和數位半斤八兩一樣爛!
乾脆數位相機和底片相機同時退休算了
拍照何必這麼麻煩,一隻 iPhone 夠用了...(恕刪)


其實HTC、三星、IPHONE根本一樣爛
乾脆一起收一收算了
講個手機幹嘛這麼麻煩,一支小海豚就夠用了


這裡是相機版
你是迷路了還是暑假作業寫完了沒事幹
大家火氣消點吧!別失焦了
我覺得底片族已經算是比較團結與和平的了

昨天用50/1.8的價格,買了顆有黴尖的OM 50/1.4
想說入塵的50/1.8都是自己拆洗成功的,這顆應該也沒問題
(事後才知道50/1.4是難搞級的型號)

拍起來是感覺不出問題,但刻意去看鏡片的話會影響心情
總之回台後又多顆鏡頭可以請師傅整理了

昨晚手癢先自己動手了,但我能力範圍內能清裡的三片鏡片都不是問題關鍵
最關件的四片鏡片封在我拆不了的核心裡

有人說F1.4是最難拆的,還有人說全部膠封了
但手上這顆可以拆的範圍比網上前輩的都還要多

有下載了分解圖,明明知道結構,但核心卻怎麼轉都轉不下來
DIY失敗,還是要找專業的

至少我裝回去了...一度差點裝不回去,不該拆的地方拆過了頭
所以裝回去時調焦調了許久才搞定,確認無限遠OK
拉皮尺測景深,也很準確沒問題

試拍了兩張也沒發現問題,感謝數位時代,讓我不用燒底片就能測試
F2.0下就很利,F1.4還是鬆散了點
還沒試過拍人,很期待它的表現

分解圖,手上有這顆鏡的,若DIY遇到瓶頸可以參考











這是最後的核心部位了,到此之前,都算好拆
但這部位我就束手無策了,手上沒專業工具
用手怎麼轉都拆不開,只好放棄,開始裝回去




因為拆過頭把景深尺卸了,不但顆度跑掉,鏡頭也拉伸過頭整個分離開來
這部分很不好裝回去,裝回去了也不準了,我花了許多時間在調整這裡
幸好最終沒問題了,不然我可要哭了(有心臟拆卻無心臟承擔的傢伙)


裝回去了,放下奇蒙子的問題,先這樣拍一陣子吧,反正我實在看不出照片有啥問題


1.4光圈下,下方的細小字樣可感到鬆散


2.0光圈下,就有不錯的銳利度

一般有黴的鏡頭,照片有會啥現象嗎?
我對著陽光去拍也感覺不出來...

先拍吧!回台再找師傅修
mark0826 wrote:
這裡是相機版
你是迷路了還是暑假作業寫完了沒事幹...(恕刪)


雖然很少來這裡逛,還不至於迷路吧,
同學您太認真了,我只是有感而發

數位、底片、手機我都有在玩喔~
只是在底片版提 IPHONE真是罪過罪過!

科技的進步是要付出代價的,
雖說數位目前無法完全取代底片…
而膠片短時間內也許不會完全終結,

但是商業,新聞,記錄百分之99%都在用數位相機拍攝

了,雖然底片還是底片,只是越來越曲高和寡罷了…

昨天看了一篇文/ 引訴一位網友的話
我說的是現代沖洗和掃瞄的素質,用心良苦地拍了幾捲,
滿懷欣喜地交給店家衝掃,回家再螢光幕上一看~我的天,
有一種痛不欲生的感覺!


如果沒玩過底片的人是無法感受這種痛苦與無耐的…

數位影像雖然被你們嗎到臭頭,
為什麼底片不就能學學數位的方便,即使能學到一半

,我們就不會用的這麼幸苦,底片也就不用被淘汰…

Level E wrote:
雖然很少來這裡逛,還...(恕刪)


這是很無奈的,市場是西瓜挖大邊的
好比過去的上島咖啡、真鍋咖啡,要的是很有經驗的咖啡師
操作著虹吸壺或是過濾式咖啡

但是後來引進了義式咖啡,只要一台全自動咖啡機
員工只要會按按鈕就能上陣了,加上速度又快,可以高速大量生產
這種很符合商業需求的高速生產咖啡,以星巴克為首,很快的市場就全面淪陷了

那種手藝為本、用豆品質為本的店,突然間變成小眾市場了
直到近年才有再度爬起的跡象

打從10年前數位剛起步,沖印店引入了數碼沖洗設備,我個人認為就是走下坡的開始
底片本身已經是很不方便又高成本的選擇
但卻又被數碼沖印設備再度屠殺了底片最後引以為傲的發色與素質
確實,我們現在洗照片可以非常快速的取件,但是,得到的成品確是連10幾20年前都不如

還在堅持傳統沖洗工藝的店不是沒有,但是非常非常得稀少了
許多人回到底片時,發現底片得畫質爛,其實與當今扶植不起的底片沖洗業有關
更加速了底片衰敗的速度

我大約五六年前,有重拾過底片,但是洗出來的素質很爛
當時我已經慣用數位了,比較之下更對底片有錯誤的反感

但我們必須看清,市場上主流的永遠是便宜+方便
我們說現在的數位沖洗設被搞爛了底片的素質
但或許僅存的一般底片消費大眾,也分不太出來就是了
只要便宜+快速就好了

底片只會越走越小眾,然後越玩越精吧
該支持的僅存優良店家,大家就合力去把它維持起來
不然店倒光的話,底片真的就躺平了
重複發文刪除重複發文刪除重複發文刪除重複發文刪除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至少我裝回去了...一度差點裝不回去,不該拆的地方拆過了頭
所以裝回去時調焦調了許久才搞定,確認無限遠OK
拉皮尺測景深,也很準確沒問題

試拍了兩張也沒發現問題,感謝數位時代,讓我不用燒底片就能測試...(恕刪)


既然你已經有拆過了,應該有學到一招,應該是痛過就學會了
沒拆過的或找不到詳細分解圖的,有數位相機就是能拍多仔細就拍多仔細,拆完一步,拍完之後再往下拆
尤其是第一面鏡組下來後,接觸到對焦環的部件,幾個螺絲定位一定要拍到,最好在對應位置用簽字筆劃上記號
做到這樣,基本上很難會裝不回去

這是數位機帶來的的好處之一
國外有個維修達人,他自己的維修筆記都在紙上用畫的再掃描,超屌!

Level E wrote:
雖然很少來這裡逛,還不至於迷路吧,
同學您太認真了,我只是有感而發...(恕刪)


我的確是認真了.....

"只是在底片版提IPHONE真是罪過罪過!"

我有幾支手錶,石英、機械甚至電子錶都有,不過我自認不是玩錶人
如果我跑去研究古董機械錶的版面,發一篇說我的G-SHOCK不只有世界時鐘還有鬧鐘、倒數計時甚至直接太陽能充電....

知道嗎,這不是罪過,這叫眼球太白......


既然喜歡底片,有在玩底片,就應該知道選擇值得信賴的店家是入門第一要務
興高采烈拍完,送沖掃後失望,這是新手才會犯的錯誤(除非是意外...)
這能講什麼?

數位影像被我們罵到臭頭,你在哪看到的??
在傳統版就是一群喜歡底片攝影的網友,沒事去招惹數位板幹嘛
還不都是一些迷路的,有意無意闖進來,然後開啟戰火砲底片過時砲底片式微

在這個版區很多都是數位底片都有在玩的,拿IPHONE拍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如果罵數位罵到臭頭,還拿什麼數位機呢
是有一些人,玩相機就是一定要分出個高下,分出個輸贏,有事沒事就來砲一下"底片快絕跡了"、"連沖底片的地方都找不到"、"用IPHONE拍就好".....

"為什麼底片不就能學學數位的方便,即使能學到一半,我們就不會用的這麼幸苦,底片也就不用被淘汰"

這問題就跟為什麼PENTAX就是不出全幅機一樣........
高雄五福路瀨南街口有一間明豐修理,店家很不專業!高雄很多都是他收件代修,我送cf 50mm fle 修理觸發接點修好拿回來鏡頭接環處一堆刮傷,送修500cm 跟我說兩天估價三催四催三個星期才估,兩天三仟五佰塊修好拿回來底板沒鎖緊我把它鎖緊之後後簾不會降下,自已拆開看少了兩個墊片(之前自已有拆開過),打電話過去還吱吱歪歪說是我之前拆壞掉少零件!他現在有客人不想理我,有高級相機在南部還是寄台北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