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各廠牌底片機機身抉擇?!

nicky_end wrote:
不好意思...小弟目...(恕刪)

攝影進入數位化後.只是改變了原有的生態.擾亂了學習步驟按部就班的順序.而拍底片機也只不過撥亂反正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拍底片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只要拋開數位機的思維.要拍好底片是很容易的..
若你想拍底片的動機.是出於希望享受攝影的真正樂趣.那也不用考慮使用那種相機.依自己的經濟能力與需求作選擇就對了.若期骥底片的畫質色彩優於數位.那你會大失所望.還是拍數位就好了.底片的魅力不在於色彩或畫質.而是在於它才能充分享受攝影所帶來的樂趣"不確定性的期待".就像期待"藏鏡人"打開真面目一樣...
攝影的本質不就如此嗎?
其實現在學習底片機的大環境.比早期是好太多了.拜網路資訊發達之賜.可以從上網學習許多前輩的經驗.可以降低很多失敗風險.節省不少的學費損失.過去因資訊匱乏.在學習過程中.都靠自己摸索.從不斷的失敗中累積經驗.才有學底片燒錢的現象.現在學習環境好太多了.其實若說拍底片燒錢也未必.數位燒更兇呢?光是一台所謂FF135片幅機身加個鏡頭.起碼十幾萬起跳.若拍底片可以讓你拍個十年八年.....
這年頭,自私的來說的話
管你啥理由,能一起來供養底片市場的話就來吧

趁年輕、趁還有底片可拍時多元嘗試,也是件好事

認識一位女孩,用LOMO LC-A拍出國旅遊
拍得怎樣就先不管了,能用如此簡易的相機拍出畫面來我就覺得好神奇了

數位的畫面看習慣了,底片要有類似的解析度感覺
大概要直上120片幅才夠用

如果不怕重的話,投入120我覺得比135更有意思
一方面也是數位中片幅還停留在數十到百萬的價位

相較下,一台一萬多的中古中片幅底片機(一機一鏡)+底片一捲150+沖洗
還算很親民的價位
有在高雄嗎? 我可以提供120相機借原po感受一下大底片的樂趣。


jameschang0228 wrote:
另外你列的Olympus OM系列很小台,不用玩~ 另外推Pentax MX or Me Super、Super A也不錯!(恕刪)


MEsuper的體積大小是131.5 mm x 83mm x 49.5mm,重量則是445g
OM-1則是136mm x 83mm x 50mm,重量為490g

MEsuper其實比較小台,且MEsuper生產的年代OM系統已經出到OM-3~OM-4
只是想說OM系統除了前面板友說過OM-1電池難找之外,OM系統的相機是很直覺性的,光圈環,快門環都設置在鏡頭上,若是可以快速測光或者肉眼測光,在拍攝時幾乎可以不加考慮的去拍攝,且觀景窗很明亮

OM-2有電子快門,曝光模式有P、A、M三種,ISO 12~3200 也是不錯的選擇



體積大小其實不是甚麼問題,等你愛上了再重也會願意揹著
如果可以, 挑鏡後距短的如FD/MD接環機身, 如此一來便可以轉接m42等更多老鏡. 金屬快門又比布簾快門來的耐用些.

ephemeralmio wrote:
MEsuper的體積...(恕刪)


OM-1的ISO是25~1600
但比較這個其實沒多大意義(容易買到的底片約在100~400)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認識一位女孩,用LOMO LC-A拍出國旅遊
拍得怎樣就先不管了,能用如此簡易的相機拍出畫面來我就覺得好神奇了


那夢大看到針孔相機不就要去收驚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單說OM-1,有電池...(恕刪)


OM-2用的是LR44電池
在台灣算是挺好買到的規格
很多賣場都買得到

要買老底片相機最主要還是要有熱誠
如果要練習構圖的話數位相機就相當夠用
當然老相機那種慢條斯理的拍攝步調也是一大吸引力

另外雖然老相機們比較耐操
但還是要好好保養不要亂來
比如說自己拆裝修理結果弄丟零件導致整台報銷之類的...........
陌生人**號...http://blog.yam.com/david0575

小彭新城 wrote:
那夢大看到針孔相機不...(恕刪)



哈哈哈哈~~~本篇最好笑~~讓我看到快反胃的情緒,瞬間變成笑到快反胃~~~
有你的!!!哈哈哈哈哈~~~

至於樓主......恩.......您加油.....

nicky_end wrote:
最近想入手二手底片單眼相機,來練習構圖...(恕刪)


錢太多嗎?

還是第一次聽過拿SLR來練構圖的
我的部落格 http://blog.yam.com/spst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