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怒!!請各位前輩幫忙評評理


fujihunt wrote:
正沖負出來的影像是全部都是負像
怎麼可能正沖負出來還有正像呀


是的...所以我一開始猜藥水或底片有問題
不過常常聽人家玩正沖負
總覺得正片沖成負片還蠻可惜的....(很多人是拍過期的啦)
我是Hiroyuki
rvp50 wrote:
大哥,你說顯影的時間...(恕刪)


大哥
增感沖洗歸增感沖洗
減感沖洗歸減感沖洗
我講的是正常情況的拍攝
不管任何感度的底片在同一家店家沖洗的時間是一樣的(不管你是50度的軟片還是1600度的軟片)
誰在跟你講不正常拍攝的情況呀
不要把事情複雜化
chiang : 這樣算不算挑釁?

Sunglow wrote:
期待的過程、等待的時間不見得是不好,可惜你體會不到。


小子受教了......

我想我體會不到的原因是,預視能力不足。

我現在的拍法是,先用「a模式」拍一張,然後再跟跟據此結果來增減快門或光圈。(所以我用底片會死,因為沒辦法這樣子搞@@~)

我想,用底片機的前輩們,真的要有很強的「預視」(preview)能力,這是目前的我學不來的@@~

http://peterlai0223.blogspot.com/
18yes wrote:
小子受教了........(恕刪)


馬上畫面瀏覽跟底片沖洗的等待各有各的特色啦, 不能說誰好誰壞. 不過,數位拍攝後就直接能瀏覽對於失敗率的發生的確能夠降低. 像我中幅相機最近光圈壞了, 但其他都沒壞, 拍起來還是虎虎生風, 一直等到拍完才發現整捲嚴重曝光不足都報銷了才發覺原來光圈壞了!! 數位的應該比較不會有這問題, 起碼拍少數幾張就可以看出有沒有問題. 不用等整卷報銷才知道. 萬一那捲拍的內容是極重要的, 你就痛不欲生了!
雖然我看不出是怎麼沖壞的,不過樓主的照片看起來真的很炫,有種獨特的超現實感,也算是給樓主的一點安慰吧~~
攝影新手的家 http://easyshot.mytw.net
18yes wrote:
小子受教了........(恕刪)


我覺得底片機的觀景窗普遍是要比數位的要大而且亮

在構圖還有景深的掌握上會比較容易一點

你會覺得比較難的應該是測光吧

其實照著某些原則來練習 拍完馬上沖出來看

比方說拍人的話通常我會對臉測然後再加1/3

拍風景的話先依照經驗知道底片的動態範圍有多大

對畫面中各種亮度的地方點測光之後 再來取捨看看想在照片中呈現出那些細節

那個區域的階調想要拍得多亮 諸如此類的…

一些小小的心得 歡迎前輩們指導 不要鞭太兇

不須要拍太多捲就會慢慢掌握要領

沖出來看到畫面呈現的和你想要的是一樣的時候 會很有成就感

後且就算拍出來不是那麼完美 一張底片對我來說還是比數位檔要有"存在感"跟"獨特性"

18yes wrote:
我想我體會不到的原因是,預視能力不足。

我現在的拍法是,先用「a模式」拍一張,然後再跟跟據此結果來增減快門或光圈。(所以我用底片會死,因為沒辦法這樣子搞@@~)


沒有這麼神啦
大家也都是累積經驗來的
測光表的數據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值
問題是面對每一種場景或不同的測光模式
都必須去斟酌修正曝光
所以不管是數位或底片...都是要靠經驗啦
只是數位累積經驗比較「經濟」...(光圈快門也都幫你記錄好了)
我是Hiroyuki
18yes wrote:
小子受教了........(恕刪)


預視能力說穿的就是
1.測光的能力
2.經驗

通常多拍,經驗提昇後測光能力也會提升,沖洗後的曝光和階調已經可以預期,加上對於底片特性、發色等的經驗,預視能力就會越強。甚至拍到後來,出門前會對拍攝主題做預先規劃,出門前就帶好需要的底片,每種底片對於曝光和發色的能力都不同,適合的主題自然也不同。

拍底片者大多有個通病,就是不敢拍,釋放快門猶豫,但是底片學習有個很重要的過程,就是“失敗”,累積失敗才能造就成功,不敢拍就是沒有失敗,當然對於底片拍攝的學習絕對有一定的阻力。

多拍吧,累積大量經驗後,你也會開始期待,在底片送洗時坐立難安,拿到底片後迫不及待現場就拿起來看(正片),這種彷彿是買了樂透在開獎的感覺一樣,只是樂透都是失望,底片卻驚喜連連!
入嘴砲國豈有不入境隨俗的道理?
heibow wrote:
我覺得底片機的觀景窗...(恕刪)


的確,底片機的觀景窗,特別是高階機種(研磨5稜鏡),那種明亮度和清晰度真的讓人驚奇。

此外,要看正片是否洗壞或是店家沖洗技術是否優良,小弟提供一點經驗

1.片頭。
通常專業的沖洗店家都會主動留下片頭,留片頭的沖洗機器大多是吊掛式沖洗,吊掛式沖洗對於沖洗師傅的技巧要求更為嚴格。片頭是正片沖洗技術的要點,因為片頭包含二種極端的情況,包括a.全曝光b.全未曝光。所以正片片頭曝光部分是否清晰、乾淨、全透明,而未曝光部分是否全黑、無掉漆、無刮,這些都是對於洗片師傅的基本要求,而越有經驗的師父就做的越好,底片片頭也會會一致性(無論任何正片,在片頭因該完全相同)。

2.底片條碼。
RVP50原裝片底片條碼為黃色(分裝片同,但分裝片底片碼號超過36號),並且因為打孔處未曝光,因該要全黑,而條碼要全黃,如底下圖例


通過以上幾點檢測,很容易就知道是否是負沖或沖壞。
入嘴砲國豈有不入境隨俗的道理?
Sunglow wrote:
的確,底片機的觀景窗...(恕刪)


你說的沒錯
正片的片頭必須都是白色完全透明
當然每種底片的片基不同
會有不同程度的底片片基色
chiang : 這樣算不算挑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