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hoxen wrote:
90年代講究印刷品...(恕刪)


PROVIA 系列本就是原廠認定增感專用片 ,要比增感那應該拿 E200 來比較比較恰當
要不然講增感 FUJI 自己招牌的 RVP 系列也是不行 ,難不成專業市場就揚棄 RVP 不用 ?
或許商設周刊雜誌真的沒在使用 RVP ,我想底片走向也跟他們的需求不太一致
不過專業市場也百百種 ,即使 400 度正片粒狀性跟顏色表現都沒有 100 度好
但有時候就是只能用 400 度去增感而不是用 100 度去增感 ...
jenhoxen wrote:
PS.E100G如果說適合掃描,想必階調設計成適合掃描器閱讀吧!(一級對應掃描器一階,避免底片上兩階掃出來只有一階這種事)

雖然我覺得新底片比較因應數位掃瞄再輸出是有可能的,當時一些店家的傳統機台都換數位機台了,但 "remarkably detailed scans" 也可能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宣傳用語而已。因為介紹也說 E100G 有 "outstanding reciprocity",其實才 10 秒。。。不可能不知道直接對手 RDP3 是高達 128 秒無需補償呀,好意思說自己是 outstanding?是和 RVP 的 1 秒來比?
ZephyrWu wrote:
PROVIA 系列本就是原廠認定增感專用片...(恕刪)


沒記錯的話,Provia是在Velvia獨立(有了50度之外的感度)之後,重新定位命名的(舊酒新瓶),本身即原本富士的標準設定(代號沿用RDP2),可能為了強調和對手及兄弟的差異才做此定位說明.

本來富士的產品就是穩定好用、以一擋十(攝影者不用太花心思去顧慮我今天該帶那些底片/各多少數量出門、現在該用什麼底片、或我現用的底片在此情境該做什麼特殊調整).不能說富士不該多搞花樣,但總覺得原始設定最好;後來因應對手的多變去變化出來的產品,特色還是不及對手明確,但"罩門"已顯露.

在沒親身經歷之前,實在很難相信RDP100增感三格(當800用),比RHP400增感一格顆粒還細、反差更小,在印刷上更好用所以當年的富士100正片真的是萬用片

jenhoxen wrote:
沒記錯的話,Provia...(恕刪)


PROVIA 系列名稱是從 1994 年的 RDPII 開始使用
VELVIA 的 100 度產品 100/100F 則是一直到 2003 年才出現
PROVIA 系列的確立的時候 VELVIA 還只有單一產品而無系列
ZephyrWu wrote:
VELVIA 的 100 度產品 100/100F 則是一直到 2003 年才出現
PROVIA 系列的確立的時候 VELVIA 還只有單一產品而無系列


了解,感謝指正
uging wrote:
網路看到的新聞柯達...(恕刪)


時光易過,歲月蹉跎,一翻眼又走過去一年...

天天對著天上數星星數月亮,只為你回眸一笑....

E100啊〜你到底什麼時候會回來?別讓大家等到心都碎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時光易過,歲月蹉跎...(恕刪)

往事只能回味.

未來遙遙無期.

底片榮景不在.

只能對月長嘆.
我對這種新聞已經不抱任何期待了,聽聽就好,一切就等真的上市再說吧.....
皮耶咖啡館的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pierre.pan/blog
2017-11的新聞,裡面說2018會上市,還說柯達改了生產線讓小規模生產可以相對cost-down一點

2017-Q1說Q4復產,Q4說測試中,2018會上市(沒說哪月/季度)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土豆黃 wrote:
還說柯達改了生產線讓小規模生產可以相對cost-down一點鬼...(恕刪)


改了生產線讓底片變成少量生產模式是對的!

目前底片都是以自動化大生產線,來供應極少量的市場,
本來就很不符合市場經濟規模...

問題是這要投入多少資金?而且這件事十年前就該做了!
現在市場已經委縮到這種程度,會不會太遲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