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0101 wrote:
之前就一直搞不清礎...(恕刪)
我也是現在才知道它在台灣有分公司與完整的產品介紹:http://www.noritsu.com.tw/product.htm
蝦仔 wrote:
另一個理由是 訓練色感 ...
數位拍久了 後期常常下手太重, 底片原汁原味可以平衡一下數位後期的迷失
...(恕刪)

death0101 wrote:
其實數位的Raw檔也是未經處理、壓縮的原始格式
跟剛沖好末經掃描的底片是一樣的!
都是不加調味料的燙青菜一樣(原汁原味)
dormcat wrote:
個人的感覺是,RAW檔是還沒沖洗的底片,人眼看不到任何影像
要轉化成人眼看得到的東西,就必須要「沖洗」,也就是使用軟體去解
如同沖洗底片的藥水有不同的品牌與型號,軟體也有各家不同的產品,解同一個RAW檔產生的影像會有些許不同
藥水的濃度、溫度、時間,就如同在軟體裡對參數進行不同的調整
藥水配方也有官方標準推薦值,這就是相機內部的「出廠設定+JPEG直出」,或是用官方軟體不調整直接轉檔
負片放像(或掃瞄)時還可以再調整一次,一如同一個JPEG檔在不同螢幕或是同一個螢幕的不同設定下看起來也有差異...(恕刪)
感謝指正,
death0101 wrote:
現在大部份還是富士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