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岳蓋大樓--傳統底片版

●2007 O型聖稜線--D3 突破40座百岳──走在3千米上

第二天從品田山登頂後就進入聖稜線主線了,往後三天都會一直走在三千公尺的稜線上,這在其他地方很少有這樣情形,要說都在三千公尺走很辛苦嗎,其實好像也不會太辛苦,因為沒有下切到很深的山谷再往上爬,在這只會上下落差不大的山稜攀爬。

11/09~13/2008 O型聖稜線 (相片集)



昨天一樣吃完晚餐也沒人想泡茶煮宵夜,吃完後大家全鑽入睡袋入睡,室內溫度己經是一二度,室外都是零度以下了,還好昨天也沒下雨了,所以身上衣服都乾了,也比較好睡。睡到了五點,外面樹林裏己經可以看見陽光漸漸透進來。
很好,今天開始己經是好天氣了,擺脫陰天了,心情也開朗起來。






吃完早餐馬上輕裝攻穆特勒布,登山口就在山屋旁小徑上去,昨天看到穆特勒布近幾垂直的坡度,一直納悶要怎麼爬上去,現在就開始體驗了,其實一開始也是普通的上升,到了快登頂因為都裸岩,要攀爬。


往上爬太陽也從東邊南湖大山漸漸昇起,從今天開始都是好天氣。很快半小時就登上穆特勒布山頂。山頂的面積不大,山頂基點周圍真的只能站三個人,再多真的就被擠下去了,所以登頂照只能拍個人照。





從穆特勒布山頂向雪山主峰望去。這是今天要走的路。




從山頂看中央山脈合歡山附近。




往北邊望去,大霸群峰也在白雲之上,一片雪海在下想必北部天氣不太好。




新竹苗栗方向樂山林道,這個方向雲海較少,天氣晴朗些。




拍完攻頂照就趕快下山,回到山屋,裝備打包好,就準備上路前進雪山北峰。今天己經沒有像昨天第二天那種斷崖需要吊背包,但還是有近垂直的斷崖要上上下下,不過都還不需要用到吊背包,可以重裝直接攀爬。過了穆特勒布山區後,這種落差大的斷崖就減少很多。


回頭看剛剛爬過的穆特勒布山,一樣看起來驚險壯觀。


今天就是走在雪山山脈主稜上,二邊都是如垂直的陡坡,雖然稱不上驚險,但也是十分壯觀。當然也是要小心,不然滾下去可是就一千多公尺了。




經過幾個小時努力,己經來到雪山北峰的下方了,不過這路程一天比一天增加海拔的高度,空氣也越來越稀薄,相對走起來也比較喘,所以要重裝爬落差大一點的路徑,顯的格外費力。最後終於到了往北峰的叉路口,卸下重裝,背相機,走了幾分鐘的路程,就登山雪山北峰了。


雪山北峰山頂沒有基點,只放了雪霸國家公園的不銹鋼的基點,不過最大的標示就是山友用石塊堆出的比一個人還高的路標了。完成了北雪,我在這也正式累積40座百岳了,爬了快20年的台灣山岳,現在才累積40座。


>
↓從這望去是明天要走的路。

↓從這望去是過去二天走過的路。



回到北峰三叉點,背起重裝往今天住宿的山屋 "北峰山屋" 前進,約20分鐘往,雪北小屋就在一片的玉山圓柏的林中出現,跟昨天的素密達山屋一樣有種童話中森林小屋的味道。







到了山屋約3點左右,大家趁著太陽還沒下山前把前幾天淋雨後還有點潮溼衣服裝備都拿出來曬太陽,我也把衣服脫掉享受幾十分鐘的日光浴。



雪北山屋往雪主方向西方有個高點視野不錯,可以看到東西二邊。




11月的日落特別早,Garmin的GPS上日落資訊為5點10分。 但在高山上看日出跟日落的時間比平地長,因為高度高要看到太陽落入地平線時間可拖比較久,但5點也是隊員煮好晚餐,所以只等到太陽沒入雲海就收工下去吃飯了。



今天高度己經是3600m左右了,所以夜裏外面溫度己經是零下6,7度左右,臉盆水放在室外隔天就結冰。山屋內也是剛好在零度,還好是乾冷,否則今夜不知如何渡過。此時裝備好壞即便知道,睡袋若無法耐此溫度,睡起來就會一直顫抖也會睡不著,影響隔天體力,所以十月份以後登山不管當時天氣如何應當都是以冬攀的標準來準備,厚襪跟羽毛衣不能少,睡袋也要用羽毛約800克以上,才能抵檔住這種零下的寒冷。



今天的上空天氣晴朗沒有雲,想必星空一定很美,奈何氣溫低,大家只想躲在睡袋,也不想出去看,加上我相機沒帶快門線,所以也拍不了星空,就一覺到天明吧。不過北邊3千公尺下還是一片雲海,想必北宜都還是下雨天吧。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使用兵器:→(有NIKON .FM,有美樂達傻瓜)
PS:使用鏡頭:
(手動鏡頭)→NIKKOR 135 m/m NO.233439
使用底片:柯達100正片
地點:玉山/桃山還有忘掉名字的"郊山"
攝影時間:以上的圖是1990-1995拍的舊照,2011/01/20正片掃瞄後貼圖;
經過數位掃瞄"原味盡失",還是使用幻燈機直接看圖較佳!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釋迦如來) -wufa-

uging wrote:
我也是2007年走聖...(恕刪)


其實這篇標題我寫錯 ,應該是2008年
我2007年走一次殘念聖稜 ,是採順o
但第二天到了翠池山屋就開始飄雨 ,第三天看到雨不停就知道 強颱柯蘿莎己經逼近 ,見苗頭不對快撤 ,一上圈谷上方稜線完全被風吹的站不住...

第二年改採逆O比較輕鬆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2008 O型聖稜線--D4 雪山主峰五次郎
進入聖稜線第四天了,今天要從3600m的高度再上升到3800m以上高度,其實也才上升200m,不過這中間還是會有點小小的上上下下,今天中午就會到達這次登山活的的末端,雪山主峰,這是我第五度登上雪山主峰了,而且又是第四度重裝上雪主。


昨天第三天雖然全天是晴朗大太陽的天氣,但氣溫不高,夜裏雪北山屋外也只有零下七度,所以雖然躲在睡袋加上穿長袖入睡,仍然會發抖,等過了一陣子整個睡袋都暖了才好入睡。清晨,雖然外面那盆水結冰了,不過日出陽光灑在雪北山屋的圓柏林中,多了一份暖意。



吃完早餐收拾裝備開始上路,由於山屋就是在稜線上,所以一開始上路也就是在聖稜線的路上了,往回看前三天所走的路,三天前我們還在最右邊的品田山呢,今天己經走到這了。


再往前看今天所要走的路線,最高點即時雪山主峰,看似就在眼前馬上就能到,不過我們是要從3600m爬升到3886m。


今天一樣是走在稜線上,二邊都是萬丈深淵,偶兒要用到雙手小攀登,有時也有小橫渡地型。


一早八點大太陽就很強烈,還好在冬季,溫度還是很低,換成夏季可能又是另一種痛苦了。


從這方向很清楚的看到雪山的三號圈谷,這個圈谷是在平常主峰方向所看不到到,走聖稜線有機會看到北稜角這邊的圈谷。


一路上都有一些玉山圓柏蹼伏在路上。


雖然今天上升高度只有200公尺,但在主稜上還是要上坡又下坡走個幾個山頭,中間還有一坐小山頭凱蘭特昆山。加上空氣比較稀薄了,所以走起來比較喘


凱蘭昆特山旁有條山徑直達369山莊,這是從369登雪北最快路線,但由於我們是要完成聖稜線到雪主,所以還是要繼續往上走。


喘噓噓的終於上了北稜角,很興奮,因為到雪山主峰五次了,每回都只能遠望旁邊的北稜角,但一直沒機會上去,這回終於從雪山的反方向上來了,不過怎麼下到圈谷上方的鞍部呢,因為每回從主峰看北稜角時總很納悶要怎麼爬上去,這回要親身體驗了。


終於完成了聖稜線了,這是等五度重裝登山雪山主峰,而且決不是最後一次,因為還有雪山西稜還要再重裝上來一次。在此就要離開聖稜線主稜,往雪山東稜下山了。


看到對面桃山,北邊依然是雲海一片,想必這幾天山下依然是不好的天氣。


再看一眼聖稜線,這幾天走過的路,再來就離開主稜,看不到這些景色了


雪山主峰下來到圈谷途中會遇到這片枯掉的玉山圓柏,去年也曾在這拍下這片景象。

雖然今天是大太陽的天氣,但地面上仍有殘雪及結冰的地面,山壁上也有冰柱,可見氣溫仍然只有零度左右吧。




出了黑森林眼前的山坡是一片白木林,但此時入秋後巒大花楸佈滿山坡,變紅的葉子及果實染紅了整個白木林。


出了黑森林後,開始往下坡走就到369山莊了,中間還會有一條往雪北的山徑,是接到早上在凱蘭特昆山遇到的叉路是同一條。


從山莊的窗戶打開,剛好可以看到東方南湖大山的月亮東昇。東邊的夕陽映到東邊的天空雲彩。



今天就到這結束,今天在這的溫度己經不像昨天雪北山屋在零下的溫度,山屋內的溫度還約在10度,應該是山屋內的登山客夠多。此時在369山莊要登雪山的登山客都陸續到達,山莊熱鬧起來,廚房還沒什麼位置可以煮飯。今天吃完了飯也沒什麼事,就舒服的睡了一覺,因為不像昨天低溫。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2008 O型聖稜線--D5 回到熟悉的路線,完成了聖稜線


昨天雖然369山莊沒有雪北那樣低溫,但還是還是不太適合在室外久留,所以也是吃飽飯後沒有什麼節目,就上床睡覺,雖然山屋擠滿了人,不過還可以安穩的沉睡,而且不用像昨天以前的夜晚鑽進睡袋時都要顫抖一陣子才能把睡袋弄暖後才能睡著,在369山莊完全不需要,一鑽進睡袋裏就馬上進入夢鄉。
不知不覺就清晨了,打開窗戶一看太陽快從南湖大山出來了,向北望去,熟悉的桃山又在眼前。





再後左邊看,品田山,這是四天前我們從哪開始這次旅程的起點,而今己經走到最後一天了。


早餐己經好了,趕緊快起床吃飯。




陽光照射在369後方的白木林及巒大花楸,巒大花楸更顯的火紅。





隔了一年,這次來到369山莊最大的改變是廁所改建了,以往的二座小木屋己經改成這種環保型廁所,價格不斐應該有百萬之上吧。


看到這種高山五星級的廁所不去上一下,實在對不起自己。


廁所是採較環保的設計,不將大便直接排入土壤中,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裏面採乾溼分離,男生小便有另外小便斗。







這是大便的部分(希望各位看倌沒正在吃東西),當我們把身體內的"米田共"以自由落體,進入洞內後完成清理程序後,將屁屁擦乾淨的衛生紙投入旁邊垃圾桶,因為這種環保廁所是用發酵原理,故雜物勿投入。









清清肚子,背包收拾好了之後就踏上最後歸途,今天都是輕鬆的下坡,除了上東峰時有個小小上坡之外,再來一路下山。

一上路,路旁都是結霜,可見晚上還是非常的冷









走在這段熟悉的山路上,很快通過東峰,哭坡也變成笑坡,到了七卡山莊後,沒多久就到到了登山口,終於結束了這五天的旅程,感覺很夢幻,五天身處在另一個境界裏,聖稜線是二十歲時的夢過了十五年才實現,雖然不是完整的聖稜線,不過總算是親近到台灣山岳最神聖的一段路,令人難以忘懷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一連幾天的文章,看了下來。

真是

令人腳底發癢

無奈

北部天氣實在太差+今年過年年假少的可憐

所以那裏都不能去。

有緣!買了幾本陳炳元前輩的書,止渴先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一連幾天的文章,看了...(恕刪)


這在哪買的?
我也有興趣 方便告知一下嗎
謝啦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uging wrote:

這在哪買的?
我也有興趣 方便告知一下嗎
謝啦


大張兄:

這幾本也是從一位愛好登山攝影的前輩手中購得。

他也只有這幾本,所以你可能要再找找了。
平安、健康最重要
huang兄:

真有你的。

連廁所,你都用底片機來拍。


服了你了。
平安、健康最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