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從品田山登頂後就進入聖稜線主線了,往後三天都會一直走在三千公尺的稜線上,這在其他地方很少有這樣情形,要說都在三千公尺走很辛苦嗎,其實好像也不會太辛苦,因為沒有下切到很深的山谷再往上爬,在這只會上下落差不大的山稜攀爬。
11/09~13/2008 O型聖稜線 (相片集)
昨天一樣吃完晚餐也沒人想泡茶煮宵夜,吃完後大家全鑽入睡袋入睡,室內溫度己經是一二度,室外都是零度以下了,還好昨天也沒下雨了,所以身上衣服都乾了,也比較好睡。睡到了五點,外面樹林裏己經可以看見陽光漸漸透進來。
很好,今天開始己經是好天氣了,擺脫陰天了,心情也開朗起來。
吃完早餐馬上輕裝攻穆特勒布,登山口就在山屋旁小徑上去,昨天看到穆特勒布近幾垂直的坡度,一直納悶要怎麼爬上去,現在就開始體驗了,其實一開始也是普通的上升,到了快登頂因為都裸岩,要攀爬。
往上爬太陽也從東邊南湖大山漸漸昇起,從今天開始都是好天氣。很快半小時就登上穆特勒布山頂。山頂的面積不大,山頂基點周圍真的只能站三個人,再多真的就被擠下去了,所以登頂照只能拍個人照。
從穆特勒布山頂向雪山主峰望去。這是今天要走的路。
從山頂看中央山脈合歡山附近。
往北邊望去,大霸群峰也在白雲之上,一片雪海在下想必北部天氣不太好。
新竹苗栗方向樂山林道,這個方向雲海較少,天氣晴朗些。
拍完攻頂照就趕快下山,回到山屋,裝備打包好,就準備上路前進雪山北峰。今天己經沒有像昨天第二天那種斷崖需要吊背包,但還是有近垂直的斷崖要上上下下,不過都還不需要用到吊背包,可以重裝直接攀爬。過了穆特勒布山區後,這種落差大的斷崖就減少很多。
回頭看剛剛爬過的穆特勒布山,一樣看起來驚險壯觀。
今天就是走在雪山山脈主稜上,二邊都是如垂直的陡坡,雖然稱不上驚險,但也是十分壯觀。當然也是要小心,不然滾下去可是就一千多公尺了。
經過幾個小時努力,己經來到雪山北峰的下方了,不過這路程一天比一天增加海拔的高度,空氣也越來越稀薄,相對走起來也比較喘,所以要重裝爬落差大一點的路徑,顯的格外費力。最後終於到了往北峰的叉路口,卸下重裝,背相機,走了幾分鐘的路程,就登山雪山北峰了。
雪山北峰山頂沒有基點,只放了雪霸國家公園的不銹鋼的基點,不過最大的標示就是山友用石塊堆出的比一個人還高的路標了。完成了北雪,我在這也正式累積40座百岳了,爬了快20年的台灣山岳,現在才累積40座。
>

↓從這望去是明天要走的路。

↓從這望去是過去二天走過的路。

回到北峰三叉點,背起重裝往今天住宿的山屋 "北峰山屋" 前進,約20分鐘往,雪北小屋就在一片的玉山圓柏的林中出現,跟昨天的素密達山屋一樣有種童話中森林小屋的味道。
到了山屋約3點左右,大家趁著太陽還沒下山前把前幾天淋雨後還有點潮溼衣服裝備都拿出來曬太陽,我也把衣服脫掉享受幾十分鐘的日光浴。
雪北山屋往雪主方向西方有個高點視野不錯,可以看到東西二邊。
11月的日落特別早,Garmin的GPS上日落資訊為5點10分。 但在高山上看日出跟日落的時間比平地長,因為高度高要看到太陽落入地平線時間可拖比較久,但5點也是隊員煮好晚餐,所以只等到太陽沒入雲海就收工下去吃飯了。
今天高度己經是3600m左右了,所以夜裏外面溫度己經是零下6,7度左右,臉盆水放在室外隔天就結冰。山屋內也是剛好在零度,還好是乾冷,否則今夜不知如何渡過。此時裝備好壞即便知道,睡袋若無法耐此溫度,睡起來就會一直顫抖也會睡不著,影響隔天體力,所以十月份以後登山不管當時天氣如何應當都是以冬攀的標準來準備,厚襪跟羽毛衣不能少,睡袋也要用羽毛約800克以上,才能抵檔住這種零下的寒冷。
今天的上空天氣晴朗沒有雲,想必星空一定很美,奈何氣溫低,大家只想躲在睡袋,也不想出去看,加上我相機沒帶快門線,所以也拍不了星空,就一覺到天明吧。不過北邊3千公尺下還是一片雲海,想必北宜都還是下雨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