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to wrote:
這個推論並不正確,而...(恕刪)


我認同這個說法
哪天廠商賠錢了底片就掰掰了
賠錢生意沒人做 從古至今不變至理
只能說把握還能負擔 也還能拍的當下

其實我不排斥用數位拍
數位方便且成功率高
轉成DSLR拍時換個心情也是OK的
只是手上這些傳統器材就可惜了


用底片完全是一股對攝影的熱情
從學生時代至今的一個興趣
這個興趣還延伸到沖片完回家後
自己掃描的樂趣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steven1974 wrote:
今天看到一個好消息, Ferrania準備在2014年第一季再度銷售底片...(恕刪)


傳言接手柯達傳統膠卷的英國的KPP也要生產
新的底片,難道底片要開始逆襲了嗎?

世事無絕對,只待2014的分曉
大家用力拍吧,讓這把底片之火一直撚燒下去~!
我只希望E100VS快點生產。價格不要再用喊的了!!!

death0101 wrote:
傳言接手柯達傳統膠卷的英國的KPP也要生產
新的底片,難道底片要開始逆襲了嗎?


消費性底片一直都會用新包裝新行銷來處理,但內容物我認為是大同小異
主打低價市場,所以表現不會太差也不亮眼,要斷貨也很難
專業性底片只能等交接完畢後,重新市調後才會明朗,我個人是不表樂觀
政策反反覆覆,你不知道某幾款到底還有沒有停產
還是有人砸錢重開產線訂到貨
兩套策略價格又沒有統一,常常會出現市場混亂,想買的也會觀望
供需失衡之下變成突然有單生產拼命趕工,一下子又飽和庫存只好暫停生產
以前公司大還能撐,縮小後這樣反而倒的風險更高

我相信不少人聽說美國某攝影家掃貨買光全美的fuji 8x10正片
好讓他可以拍上10年
這消息已凸顯了某些底片消失的疑慮已經擴大到專業層面上
想玩專業片的,趕快把握時光吧
infoto wrote:
美國某攝影家掃貨買光全美的fuji 8x10正片
好讓他可以拍上10年
這消息已凸顯了某些底片消失的疑慮已經擴大到專業層面上
想玩專業片的,趕快把握時光吧...(恕刪)


同理心啊!記得上上個月才又去屯了幾條 FUJI X-TRA 400
不過屯了10年的量太驚人了,光想到堆積如山的底片要如何保存就粉累…

不過一桌酒席不可能永遠吃不完吧,十年以後呢?
十年後1兆畫素的數位應該也出來了吧,以後不會再也看不到底片了嗎?…

希望車到山前必有路,別想太多了,趕快把握時光能拍就儘量拍吧
CD 出現到現在,二十年有了吧? 黑膠不也一樣存在?
電晶體音響出現到現在,幾十年也有了吧? 真空管不也一樣存在?
電子錶、石英錶出現到現在,三十年有了吧? 機械錶不也一樣存在?
類比有類比的好,雖然好東西不見得叫座,但總有一些固定客源。
未來比較有可能的是價格越來越高,種類越來越少,但完全消失,應該不至於。
秋水小弟 wrote:
小弟我現在倒認為.....(恕刪)

你的看法,其實大部分都是不正確的!
原本底片攝影的低價(包含底片成本,沖片,掃描,沖印),是由市場規模撐起來的,
目前全球的底片用量,已經不到底片全盛時期的1/10.

您想想,底片商或是沖印店,因為經濟規模銳減,如果不提高單位毛利,如何生存?
以前沖正片的店家,換一次藥水假設可以沖50捲,現在放到變質,可能還沖不到10捲,
甚至連正片負沖的單也要接(C41).

那這些額外的耗材開銷,要店家自己吞下去...您想可能嗎?
店家的人事與管銷費用,並不會隨著底片市場規模縮減而因此就降低,
員工薪水要給,機台折舊要算,店租也是要繳.

總之,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樣說你懂了嗎?

Christpe8 wrote:
CD 出現到現在,二十年有了吧? 黑膠不也一樣存在?...(恕刪)


其實不太一樣喔~

黑膠片/沒保存期限,保養的好可以用很久,當古董收藏越老越值錢

膠片 /有保存期限,所以不能當古董收藏, 而且拍一張少一張,
後面還有沖掃等一大套,那一天產商不生產就完全沒招

不過只要我們繼續愛底片,底片就不會這麼快就消失的,加油!




infoto wrote:
我相信不少人聽說美國某攝影家掃貨買光全美的fuji 8x10正片
好讓他可以拍上10年
這消息已凸顯了某些底片消失的疑慮已經擴大到專業層面上
想玩專業片的,趕快把握時光吧



是,真是可怕,專業的果然是不一樣。



剛剛進了新版的4x5RVP50底片。



算了一下,還真是貴呀!
平安、健康最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