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search E6 process, 可找到不少教學和比較文,
因為其中有太多精細變因, 如溫控、藥水及水的雜質等, 我覺得要"沖壞"雖然不容易, 但各家品質的差易一定是有的。 畢竟類比又牽涉感官美學的東西, 差不多差很多,每人敏感度和要求不同。

沖片和保存時間是不是沒有關係, 我不敢說,
因為極端的反例是, 以前沒有數位單眼的時代, 如奧運比賽記者拍出的底片, 會使用調整過的沖片程序,在數分鐘內沖好、電傳、印刷報紙, 而這些快速沖出的正片, 付出代價是保存期限都很短。

全彩有個小好處是底片套、片夾、片盒都用不知哪買的無酸產品, 省得還得去械石買貴貴的無酸套,一張底片套另外買也要近十元。

COSTCO沖片中和店真的很糟糕

但內湖很不錯!想省錢的人可以試試看

但不要去中和店喔

目前只去過這兩間


上面兩張是AGFA ULTRA負片



這幾張是FUJI XTRA400負片

以上都是內湖店沖掃
但中和店的很慘...不放了
amber0222 wrote:
COSTCO沖片中和...(恕刪)



你果然說到我的痛處了!

我好好的一趟日本行,結果全都毀在中和costco了!

唉~~~~無言!

只能因小失大!

除了沖洗完取片的那天之外,我就再也沒去開啟那片光碟了!
照片整個是平淡到一個不行阿...而且還要等3小時(看來中和沖洗部的業績應該不錯)

但洗出來真的很醜我還沒搞懂是沒洗好還是掃描有問題,因為我底片是蠻乾淨的,但照片很糟糕

所以我想你日本行要不要考慮把底片帶去底掃
搞不好救得回來喔
回應主題,沖片非常非常重要

彩色(正負片)沖片送 全彩(國民黨部正對面,八德路)
黑白沖片送 達蓋爾(大潤發旁,八德路)

彩色黑白機械放相送 台北影像(微風正對面,復興北路)(不得以需要店掃,這家老闆可以也願意溝通喔~)
彩色黑白手工放相送 達蓋爾(看過手工放像,會發現以前相片洗得有多爛,才知道底片的空間有多大~)

三家店剛好都在一起(鐵三角)~真巧

掃描~自己來吧!

以上是良心的建議~

P.S 支持好店吧! 讓認真做的人活起來,底片真棒~
很高興不少朋友開始注意到,底片攝影並不是快門按完以後就結束的事情。

一般而言,沖片(此指C41)沖壞並不容易,不過,沖片品質良莠不齊情況下,最大的影響將是:底片放大的能力。

這項品質指標無法從肉眼直接觀察底片而出,而需要用局部的放大,特別是以暗房工作時所使用的『對焦放大器』,就能觀察到沖洗好的底片上面,顆粒分佈的情況,沖得好的底片顆粒(grain)將會十分細緻,適合放大,個人有個經驗,三流的沖洗店與信譽較佳者,以相同的底片,拍攝曝光都非常正確,最後,三流店的照片,手工放相放到8*10吋就已經出現顆粒感(grainness),而另一張底片,放到10*12吋,依然難以辨別出,並有更進一步放大的潛力。

關於顆粒感與顆粒的成因與相關問題,請見拙著:大戰顆粒。

再來,有些朋友抱怨被沖壞的片子,其實還有拯救的機會!大多數情況就只是掃瞄太差,找好一點的店家重掃就可以,另外,現在大多數採數位掃瞄輸出的店家,都配置了螢幕,跟店家好好溝通,甚至說服他們讓你進入工作區,看到輸出前螢幕的展現,並且適度的提供自己想要怎樣效果的意見,應該就能得到比較滿意的結果,當然,精挑細選,最想要永久留存的照片,技術高超的手工暗房才是最佳選擇,去哪一家,上面的朋友也提供資料了。

最後要談一件事情,就是拍攝一張能夠高倍放大的照片,所應考量的因素。

這些因素就是底片選擇、曝光、景深、震動、底片沖洗。

底片選擇、曝光與沖洗影響了底片最後的顆粒與顆粒感,景深則在高倍放大下更容易被突顯出來,而最後的震動問題,看似容易,卻往往被忽視,數年前,一位非常有名的攝影研究者ERWIN PUTS來到台灣,他的演說主題是高品質影像的呈現,故事是這樣的:他曾從廠商處取得一棵非常優異的望遠光學鏡頭,原廠的設計人員告訴他,該鏡頭解像力至少有300lp/mm以上,他半信半疑的拿回家,想重現廠商數值到底是真正還是吹牛的,於是他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實驗所用的底片是專門的測試用底片)。

實驗一:用個穩固的腳架加上快門線拍攝,測試結果:遠低於廠商數值。

實驗二:除上述方法外,再使用單眼相機的反光鏡預鎖功能,測試結果:仍遠低於廠商數值。

實驗三:他發現震動的問題遠比想像的還嚴重,特別是望遠鏡頭,於是他為相機與鏡頭分別準備腳架,加上重物壓艙,再加上上述方法,測試結果:已經接近廠商的數值,但仍不及。

實驗四:最後的實驗,為鏡頭包覆了重物,也就是幾乎四面八方的架住相機與穩固鏡頭,然後再加以拍攝,測試結果:終於達成廠商告訴他的最高數值。

當然,一般的攝影條件與攝影者不可能做到科學實驗的拍攝水準,ERWIN 當時告訴與會者,大多數的情況,只用到實驗一的條件,就已經能使大多數的攝影者得到非常滿意的結果,結論是:震動對於放大照片品質的影響,是攝影者進行拍攝時候所應注意到的環節,換句話說,想放得更大,相機就要更穩!

以上簡短幾句,還請指正參考。
景深的確很重要. 很多人喜歡開大光圈, 縮圖看起來不差, 放1:1後就可看出有時根本沒對到焦, 這種怎麼放大成照片?
舉個例子, 我用35mm f2.0D + D200拍全家福, 共站前後三排, 我光圈開 f5.6,你覺得很夠了吧! 事實上是, 放大後只有焦點瞄準的中間排清楚,前後兩排都有點模糊, 但這是你在相機LCD上看不出來的. 後來我拍遇到類似的情形都縮到 f11或更小, 加上三支遙閃, 這樣拍出來才會三排都清楚, 而且夠亮, 補償小光圈對亮度的要求.
沖片沖不好底片不容易透
細節也就........
至於手工放大
如果是負片
那還OK
如果是正片
建議是掃描後在數位輸出吧
會比較接近看正片的感覺
很銳利
手工放通常會有落差
這在哪一家都一樣
如果要放大
請拍負片
要印刷
請拍正片
至於新竹有沒有好店
當然有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除了風城之外
還有皇家(北大路上)
大明(東門街上)--這位老闆娘很厲害改色超強的
還有
你知道沖黑白底片要怎麼沖才會之後放的漂亮嗎
應該多人不知道
要沖的看起來曝光不足
放像會很漂亮
至於在台中
我常去的店是金霏林(在向上南路上)
這是台中最專業的店
從傳統到數位
從黑白到彩色
從負片到正片
美術館級的沖印店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觀他的設備
至於沖放的學問很多
不光是溫度還有藥水的補充
還有一個酸鹼度
先講到這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試試看




就個人淺薄的經驗來說,目前每天開機後有在做藥水品管(打試片),
而且符合Kodak原廠規範的E6,大概只有全彩現象。
台灣唯二有Kodak E6合格認證的專業Lab,全彩是唯一靠自己實力獲得的。
就個人不出百卷的彩負C41的有限經驗來說,在全暗環境的防潮箱中,
能夠超過三年幾乎沒褪色的,真的只有全彩辦得到!
當您十年後想再看看當初(也就是現在)辛苦記錄下來的人、事、物,
才會真的感到痛心:當初為甚麼要省那10塊20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