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攝影師堅持要拍攝底片,要的就是這一種 底片的 "感覺"。 感光度 ISO 400 的當然顆粒感會更粗,如果不要那麼多的顆粒感,就要特別去找 ISO 100的。jill1124 wrote:第一次拍底片,想說要拍黑白的,所以買了兩卷kodak tmax 400的,為什麼會買400的是因為老闆說現在都是400的,沒人在拍100的所以買不到100的...不知結果洗出來嚇了一大跳...為什麼顆粒會架鄰搓咧...?...(恕刪)
darkshadow3359 wrote:洗照片...麻煩很多,設備體積大..(恕刪) +1想起在學校學習暗房沖洗技術時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底片是樂譜,放相就是演奏!不過放相真的很花時間費用更是高昂...耗時耗力,不是新手入門能夠玩的!
底片虫 wrote:底片拍的本來就很爛...(恕刪) 底片輸給數位?中片幅的正片你覺得輸數位嗎?中片幅負片也是相當威猛的portra400掃到1億都可很OK類比跟數位還是不一樣的底片並沒有輸喔更何況大蝦iso100中片幅或是大片幅通常掃描都可以撐到4億以上喔
咖灰加奶 wrote:400黑白的顆粒沒那麼粗會不會底片有變質可能? 沒沖好的機率也不低,上面有人點出了,而且T-MAX底片原廠設定要得到最細緻的效果要用T-MAX顯影劑,外面通常是用D-76這個萬用顯影劑比較多以前拍黑白底片,老闆就直接點名外面沖的,除非沖一捲付個兩三百(當時彩色負片沖一卷是60),不然都是隨便沖沖的
Wesley Hsu wrote:沒沖好的機率也不低...T-MAX底片原廠設定要得到最細緻的效果要用T-MAX顯影劑,外面通常是用D-76這個萬用顯影劑比較多(恕刪) 現在幾乎不可能還有人準備各種專用顯影劑來服務了吧而且有沒控溫20度也很難說,感度高的底片溫度高一兩度顆粒就有差別。woodylin76153 wrote:我記得以前的前輩有教過,TMAX的特色是他感光劑乳化方式是扁平的。所以顆粒會比較粗 T-max當初就是為了解決Tri-X顆粒不均勻(顯得粗)問題而誕生的,顆粒應該是較不明顯才對。反差大不利於增感,也是T-max的特性。
jenhoxen wrote:現在幾乎不可能還有人準備各種專用顯影劑來服務了吧而且有沒控溫20度也很難說,感度高的底片溫度高一兩度顆粒就有差別。 以前就不太可能了(以前花錢找專業的工作室也許有可能),但是現在更不可能記得T-MAX顯影劑價格比D-76高,好像藥水稀釋比是1:4,有點忘了,不像D-76一包可以泡一大桶當時自沖的成本快比外面高了,所以外面便宜沖片的會有多講究,我就不太相信了,除非你沖一卷花三四百元然後藥水打開後,就會開始慢慢變質了所以以前也不可能一直換藥水型號
Wesley Hsu wrote:記得T-MAX顯影劑價格比D-76高,好像藥水稀釋比是1:4,有點忘了,不像D-76一包可以泡一大桶當時自沖的成本快比外面高了,所以外面便宜沖片的會有多講究,我就不太相信了,除非你沖一卷花三四百元然後藥水打開後,就會開始慢慢變質了所以以前也不可能一直換藥水型號 W大解釋得真是清楚以前確實對開封後的藥劑保存頗為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