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小弟想要一台全機械機身的底片相機當隨身機, 請賜教

beingtp wrote:
日前去雷虎清理了老爸...(恕刪)

M42接環,有好多鏡頭可玩,尤其是菜絲的。
http://blog.sina.com.tw/ysrl/
Mcdondon wrote:
想請問一下gemin...(恕刪)


很抱歉我沒用過FE 我只用過FM2 但是要比的話 我想價格如果沒差很多我還是推薦FM2
我自己當初是跟朋友借了一台FM2銀機 拍了幾捲之後覺得這機子真的太好用了 現在計劃要自己買一台黑機

在用過FM2之前 我沒有用過全機械的 底片機也都是用半自動甚至全自動的機子
包括CONTAX T2,T3,G2(+G45),RICOH GR1S,以及NATURA BLACK F1.9這幾台
有興趣可以到我的FLICKER參考看看http://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我覺得FM2的好處是耐用易學 以及就算是現在看也一點都不遜色的功能以及性能
我不是個深度攝影家 我也不是那種會去買5顆以上鏡頭 會去打鳥或是拍荷花蓮花的那種高手
我比較喜歡紀錄一些生活 一些都市的調性 就我現在手上借的兩顆銘鏡50MM/1.4以及85MM/1,4真的超夠用
(基本上甚至是有85這顆應該就不用再買第二顆了 只是這顆真的稍貴一點~~)

而且我真的不誇張 第一次看就會用 這讓我非常滿意 小弟本身是個產品外觀設計師 對他的設計非常讚歎
我摸過友人的O家OM-4TI P家的LX C家的EOS或是AE 我都沒有感受到像是FM2這麼直覺的操作
比起其他家比較少 或是比較貴的鏡頭群來說 FM2的舊鏡頭都滿超值的 我自己單買的50/1.4第二顆才3000多
綜觀其他家不是很少 不然就是比較貴的鏡頭群來說 我覺得FM2更顯超值


老實說以前我對N家沒有印象 刻板覺得那都是長輩在用的品牌
用過之後覺得難怪很多人都在說這機子傳奇 經典不經典是看人 但是好用倒是很真切的感受


歡迎到我的網站看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geminirie wrote:
很抱歉我沒用過FE ...(恕刪)

謝謝大大的詳盡解答
其實剛好找到了台FM2N,FE2跟F3
價錢也差不了多少也在預算以內
但又不知道從那台下手
所以想找人問問意見
thank you ^^
就我之前撈拍賣網的經驗,其實不管 Canon、Nikon、PENTAX ... 等機械相機

幾乎每一款都稱的上適合用的隨身機,但在選擇購買之前,有一點事先考量過應該會比較好

那就是維修、耐久的問題:

目前很多經典相機都是停產多年的,而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少是全新未拆封,像某些經典機

如 樓上很多大大舉例的 NIKON FM2,很多人都有,但不可能這些人都可以從購買後毫無問題的使用著

已停產的相機,維修上零件哪裡來? 答案就是殺肉,由此點來看,流通率越高的機身,在維修上會比較沒問題。


至於系統的選擇上,就看個人了,不過通常當隨身機用,在選擇上應該不會有很多問題才對!


已上提供參考囉!

crazydiamond wrote:
恩...我想我應該會...(恕刪)


知名品牌全機械式手動底片相機:
按這裡檢視圖片
oopalmoo wrote:
已停產的相機,維修上零件哪裡來? 答案就是殺肉,由此點來看,流通率越高的機身,在維修上會比較沒問題。...(恕刪)


這雖然是真的沒錯,但是機械式像機大部分的命運都是放壞的多,拍到壞的極少。與其擔心有無肉可殺,或是比來比去花費時間,還不如趁早入手,拍一陣子如果熱情還在,像機才會有拍壞的那一天。若拍一陣子攝影熱情消失,恐怕像機就會是放壞的命運了!
謝謝!
geminirie wrote:
我摸過友人的O家OM-4TI P家的LX C家的EOS或是AE 我都沒有感受到像是FM2這麼直覺的操作
恕刪)

不知大大,是否有實際使用過OM-4T與FM2?
就"測光錶顯示方式","快門轉盤設計","景深預覽鈕設計",等幾個功能來看,我個人認為FM2設計上雖然儉樸,
但操作上並不直覺,使用者也不容易(不方便)使用.

以FM2的測光表顯示來說,設計簡單只有+/O/-,但測光值差幾EV無法一眼看出,轉來轉去,只是耽誤拍照時機,
OM-4/4T有液晶顯示,測光差幾檔,一見就知,加上OTF功能,搭配AE曝光,用戶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測光問題.

FM2快門轉盤,設計在快門鈕旁邊,右手無法同時調整快門速度與按壓快門鈕,導致操作速度被限制.
OM-4T快門轉盤,設計在鏡頭接環附近,由左手操控,快門速度則是顯示在觀景窗內,手動曝光時,左手調快門速度,
右手按快門,比起FM2直覺又方便.程式AE曝光時,左手負責調焦調光圈,右手按快門即可.

至於"景深預覽鈕設計",FM2的按鈕設計在機身右前方,必須用右手無名指或中指去操作,您想,右手要按快門,
調快門速度,壓景深鈕,偶而還得調整自拍器,這樣子右手會不會太忙了一些?

相反的,OM把景深預覽設計在鏡頭後方,而不是放在機身上,光圈環設計在鏡頭前方,拍攝者只要在調整光圈後,
左手往後順便壓一下景深鈕即可,所以OM機與鏡頭的設計,左手與右手分工良好,操作順暢,這才是好的設計.
九份老街 wrote:
不知大大,是否有實際...(恕刪)

我覺得九份大分析的很有到哩,體貼的設計就是一種進步,
然而樓主在這些老機子中要做選擇反而可以直覺一點,
順眼很重要,反正很快就會習慣了。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九份老街 wrote:
相反的,OM把景深預覽設計在鏡頭後方,而不是放在機身上,光圈環設計在鏡頭前方,拍攝者只要在調整光圈後,
左手往後順便壓一下景深鈕即可,所以OM機與鏡頭的設計,左手與右手分工良好,操作順暢,這才是好的設計.


OM-4Ti是很不錯的好機,尤其是變態到極點的八點測光

不過,樓主要的是"隨身機械相機",OM-4Ti應該不是太適合吧?!
它的電子性能太強了,應該推OM-3Ti才對


離題了
其實我倒有一個問題,隨身機應該要輕便吧?!
純機械機有很輕便的嗎?
樓主的要求不太容易達到喔^^


其實如果不要求SLR的話
Minox的小相機應該是很好用的呢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