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解析能力與拍攝品質影響因素~一個基礎討論

fujen1221 wrote:
首先感謝風之和子前輩...(恕刪)

也感謝fujen1221前輩的發文,讓小弟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我是屬於有焦慮感的那一群人<------沒有惡意,是事實。

風之和子 wrote:
1.要談到『底片』到...(恕刪)


學理上,我沒有足夠的專業提出客觀的佐證來證明前輩的說法。

使用上,我的經驗法則支持,「手振」確實對135片幅影像解析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風之和子 wrote:
1.要談到『底片』到『螢幕』(或經由放大機)上的轉換過程中間,還有其他影響因素。


套句流行用語"再也不能同意您更多了"

的確,底片拍完之後到顯現成相有太多變數會影響到成相的結果,絕大多數使用底片相機的人並沒有能力處理,

甚至也不了解(底片的後製重要性不僅不遜於數位,甚可能有過之).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大放厥詞,實在令人可笑可

嘆.

我衷心期盼有更多如風之和子前輩通達者,多多發表分享,不僅可長知識,更可以減少一些謬論出現,這或許才是底片

繼續存活的關鍵.

alulu_chen前輩:

"焦慮感"是一個形容詞,針對一個現象形容詞,有焦慮感並不表示不好,換個角度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不也是

焦慮感的具體表現嗎?

但如果變成"焦躁"如義和團式的信口雌黃,到處宣揚"喝了符水就刀槍不入",不但無益於大家對於底片的認知,反而有害.

當然也或許信口雌黃的人是我,也請前輩們指正.
風之和子 wrote:
對使用135底片拍照而言,手振的影響是重要因素...(恕刪)


真的是不能同意你再更多(有遇到知音的感覺),沒想到使用底片的板主與使用數位的在下,居然在這一點不謀而合的有了交集。怎麼說呢?

對於135片幅的DSLR來說,如果數位輸出端都是一樣的設定的話,比方說是300dpi,那越高畫素的相機自然就可以印更大尺寸的相片,可是同時也就造成了更大的放大倍率,因此對於拍攝時的條件要求就會更加地嚴格,高畫素DSLR的使用者實在是不可不慎啊!
Blog: http://www.drzyx.com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zhiyixie
風之和子 wrote:
壹、前言當數位感測器...(恕刪)



ISO100 是ok 那ISO200 400 800 1600是如何呢?

底片的保存期和手藝個個不同的沖印店的影響又是如何?

樓主都沒有考慮到吧...
破百的LPM?這數據不曉是那來的?
別只看數據啦,一起看實測吧!

用過底片的人就知道
底片的解像力很差,一張35mm底片,在正確操作下,能放大到A4,已經算祖上有德
用更高解析的底掃呢?(ex滾筒) 只是掃顆粒而已
單純的只看「解像力」,底片老早就看不到數位的車尾燈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比較過
而且都是很久以前的文了 (因為早就沒有繼續比下去的需要)

Nikon D100大勝RVP,Canon早期的非全片幅機種D60,已經幹掉Provia 100F
初代全幅EOS 1Ds,幹掉35mm底片就算了,更打敗了645片幅

國內的比較,Nikon D100 vs RVP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dc-test/Nikon/nikonD100/indoor/index-D100-indoor.htm

國外的比較,Canon D60 & 1Ds vs Provia 100F (35mm & 645)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170144.html

左岸的比較,Canon 1Ds & Kodak 14n vs F5+RDP
http://forum.xitek.com/thread-73611-1-1-1.html
目前我也是兩種都拍
出門常帶Nikon F100與D5100

我承認D5100解析度大贏底片

但是我很討厭數位拍起來立體感輸底片很多,同樣的景,d5100看起來像2D的,F100+Fuji Xtra400拍起來的層次像3d的

由於家庭因素我常只有不到半天時間拍

我還是以拍底片為主,花很多時間取景構圖對焦測光拍完後,才拿D5100不到半分鍾就搞定一張
說真的我還是喜歡底片的層次細節,很有立體感,d5100拍起來層次內容很單薄
這也是我只願花很少時間在D5100上
------------------
版主所說的底片解析度夠我是有些疑問
手震的問題數位也會有,難道底片影響比數位重? 我認為不清析的問題不在手震上
不是底片先天只有四五百萬畫素的有效解析度,就是沖掃的因素造成

其實底片玩家不用氣餒,底片的解析度可以克服,是真的!

就你手中有的資源,在限制多的某些少數拍攝條件許可下就可以克服,我不便明講(我花了很多心力才成功的,說穿了其實也不是啥秘密)

我現在輕鬆擁有比目前數位機還細緻的底片成果

層次:F100贏數位,細緻度:F100也贏數位

所以我真的花很少時間在數位上

奉勸底片愛好者,不必羨慕數位解析度,事在人為

數位愛好者,不要再嘲笑底片解析度了,當底片解析度不利因素克服後,你該小心了!
底片的層次與細緻度上都可贏你了!
Re:風之和子
你所提的底片解析度輸數位的原因
如鏡頭,測光正確,對焦,手震
以上三個原因,我很斬釘截鐵地說:都可以排除

因為連我那超級入門的老af-d鏡頭接數位大概也像近一千萬畫素吧!

接到底片機大概就只有四五百萬畫素,
接頂級定焦鏡畫素大概有像五六百萬吧!

所以鏡頭絕非問題

都是測光對焦正確,上腳架無手震,底片就是只有四五百萬畫素
專業沖掃是否能讓底片提升到八百一千萬畫素以上,沒機會嘗試不得而知

但是底片要超越數位機的細緻,是有辦法靠自己"do something"做到的!

若底片愛好者們有興趣,發揮一下研究精神,不難解決

只是很奇怪的是,
為何柯達與富士都沒有告訴大家底片解析度太低解決之道?
不然說不定柯達現在不只不會倒,業績還會嚇嚇叫!
說不定還會一直有底片推陳出新!

本人花了很多心血才得出解決之道!

現在我的底片的細緻度"很輕易"就幹掉了頂級數位機!
色階豐富度表現又贏數位,空間感(空氣感)大贏數位

當底片發燒友們大家都知道了後,蔚為風潮

說不定是底片起死回生的開始
--------------------------------------------------
To:嘲笑底片解析度的數位愛好者,不要再嘲笑了!本人不再重複!

希望底片風潮就此再起!
之前爬文竟然沒有爬到這篇,
感謝風之和子前輩的分享,
自己也需要再次檢討自己的拍照習慣。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alulu_chen wrote:
我不便明講(我花了很多心力才成功的,說穿了其實也不是啥秘密)


底片都半條沈船了, 還有不傳之密... 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