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底片機盛行的年代, 那些老鏡頭, 價格親民. 品相也不錯. CZJ 35 , 50, 135 三千多就可以從海灣拉回家裡. 曾幾何時, 35 黑身紅字竟然是那遙不可及的天價?! 看完這篇, 去逛逛Y拍, 下巴掉下來.真的是"人"的因素. 建議還是去海灣逛逛吧.多看看幾個俄國, 捷克的賣家. 東西不是最便宜, 但是品相都不錯的... (這樣說應該沒有黨人財路吧?)
哄抬問題是一定有的。不過曾經聽過一個玩家轉賣家的朋友說過一開始他也不懂為什麼在ebay上這麼便宜的相機(鏡頭)在台灣賣這麼貴等他轉成從ebay撈國外的貨轉在臺灣賣的賣家之後他說:我終於懂為什麼臺灣的賣家賣的比外國貴了。因為從外國標一批相機(鏡頭)回來真正可以用的大概只有2/3-1/3這樣想的話,就算不哄抬,加上運費問題,價錢高個1/3-2/3好像也是可以預期的。畢竟這就像保險一樣,分攤風險的概念。這個年代該不會還有人相信會有活佛免費幫你承擔風險吧?
台灣價格過高的只有老鏡頭嗎?目前手上老鏡數算不多,但買老鏡是這樣...價格高於自己接受度,還有一堆自動鏡可以選擇而價格品項看能接受的就買,不買或沒買到世界也不會世界末日,常拍常用常帶的說穿還不那幾顆都願意放鬆享受慢調的樂趣,還在器材上打結、累垮自己何苦呢再看越來越多片幅型式的無反機款面市,未來老鏡的市場價格大概都能預見猜測的到
oaok168 wrote:台灣價格過高的只有老...(恕刪) 古董鏡比較沒有削價競爭的問題,台灣市場小, 可比較的賣家少, 怎麼喊價都是人家的事;買老鏡, ebay + 日雅拍多比較, 有時還會 google 到歷史成交價,國內太貴的賣家根本不用理會啊.下個月到日本,趕快蒐集一下老鏡資訊, 看有沒有機會買到好玩意.
airsama wrote: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是 Sony NEX,這機器出現,讓許多原本不玩老鏡的玩家,也投身瘋狂轉接老鏡。...(恕刪) 最近又多了X-Pro跟X-E1還有EOS-M,能轉接的APS-C機種越來越多了,等135規格的機種問世後,到時老鏡價格會是...
其實那些專業賣家的鏡頭 大都是從ebay 淘寶 日本雅虎標來的 再提高價錢賣出去在國外賣1-2千的鏡頭 在台灣要賣4-5千 我認為價格只會持續飆高 因為過了好幾個專業賣家手中 大家都想賺差價而且買了之後 以那個炒過的價格 就算已經減價 要脫手也蠻困難的 所以我後來都不跟那些專業賣家買了(當時真是不懂事)玩過老鏡之後 我的心得是:底片鏡頭用在底片機上 數位鏡頭用在數位相機上(除了某些可通用的鏡頭例外) 這樣鏡頭才能發揮它原本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