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蒜頭 wrote:
當然 FM2 這個選擇對小弟這種熱愛機械的人來說是再好不過了。
另外請問您提到的側過比重 80/20 是指中央20%,全區80%嗎?


No, center weighted metering 是指對中央區域加權,所以是中央12mm區內80%,區外四週20%...

點測光是中央權重的子集,中央區 X mm 100%, 四週0%

無敵蒜頭 wrote:
TripleNick...(恕刪)
至於 F3 的部分,可否請教您手邊的四部機身 LCD 有過老化的問題嗎?


當然有...

四部F3中兩部入手近二十年的中古機的LCD的顯示已經越來越淡了...
剩下兩部其中一部F3P是十六年以近新品狀況買入 光把玩從未裝底片實戰 LCD的顯示還正常...
五年前購入的最後一部 雖然序號最老但是狀況比頭兩部好很多,,,


FM2N wrote:
對於反光鏡預鎖~前面...(恕刪)


FM2N 前輩:

謝謝您的建議以及連結 :)

對焦屏的部分小弟前幾天有稍微爬了一下文,我覺得我會比較偏好換E3屏,因為我喜

歡有格線的對焦屏。另外微稜式的對焦屏聽長輩說習慣之後會比較方便。

而K3/E3對焦屏很多人提到需要 "+1/3 EV",但好像只要調整ISO就可以了。

另外您提到預鎖功能的實用性,小弟想了想其實頗有道理。畢竟買相機還是以實用功能

為主要考量。

最後 FM/FM2/F3 的選擇小弟會再多加思考,因為我還是個學生。一切以預算為優先

考量。畢竟自己的能力有限。

所以我會在鏡頭根機身兼做預算分配的取捨。

再次感謝您多次提供建議 :)


kingliaw99 wrote:
No, center...(恕刪)


kingliaw99 前輩:

謝謝您再次解惑

小弟現在是處於只會用,卻不懂原理的狀態...

還需要多花時間找學習 :)
TripleNickel wrote:
當然有...四部F3...(恕刪)


TripleNickel 前輩:

看來 LCD偏光板 的問題發生率真的有點大。

或許真的是那年代的良率真的不高。小弟如果真的要購入 F3 會多注意這一塊的。

最後再請問您一個問題,就是關於FM2N 前輩的連結裡提到 F3 觀景窗小燈不亮的程度大概是什麼樣

的情況?請問會不亮到稍暗就看不到嗎?(例如傍晚)

再次感謝!!
無敵蒜頭 wrote:
就是關於FM2N 前輩的連結裡提到 F3 觀景窗小燈不亮的程度大概是什麼樣
的情況?請問會不亮到稍暗就看不到嗎?(例如傍晚)


插嘴分享一下感受。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程度。有亮,但要仔細看
我的還是F3HP...理論上應該一目瞭然,結果是一目了然

不像FM2是LED,F3裡那顆燈泡還是燈絲型,理論上很吃電,所以我儘量不點亮...

BTW, 整體來說,F3的質感真的不錯
FM2的操作界面已經非常現代,順手。

kingliaw99 wrote:
插嘴分享一下感受。就...(恕刪)


kingliaw99 前輩:

謝謝您再次解答。

假使小弟真的要購入 F3 ,我也不太會在意那 " 一目了然 " 的小燈了...

機身質感部分,其實 FM2 對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但真正喜歡 FM2 的地方是他機械工藝,可靠、耐用。

取捨 F3 的部分就如您說的 經典,質感、體驗。

所以我想我會利用這個寒假再仔細思量,不過大致上已經有個底了。

再次謝謝各位前輩!!



----------------------------------------------------------------------------
對焦屏的部分小弟前幾天有稍微爬了一下文,我覺得我會比較偏好換E3屏,因為我喜
歡有格線的對焦屏。另外微稜式的對焦屏聽長輩說習慣之後會比較方便。
----------------------------------------------------------------------------
K3-E3....我以前有要求,我每一台FM2要換K3,E3也各有準備一份.(貧窮的器材控)
K屏有裂像輔助對焦,E屏是肉眼判斷模糊與清楚.
初學者E屏小弟比較不建議:
對焦精準度是成功照片基本要素,E屏格線可能較利於構圖.(光線不亮時,不易對焦-吃過虧,E屏打入冷宮)
但你要是對焦都凸鎚了,構圖再好似乎也是多餘,反之圖片水平比例沒抓好,只要對焦OK,軟體大都可以抓水平或格放裁圖.

使用大光圈,景深很淺,對焦沒景深加持準度要有一定水準.
尤其光線不足時會開大光圈或是打閃燈,觀景窗內部亮度不足很難判斷模糊與清楚.




圖1:Fm2;iso200;80-200mm;f2.8;1/60
長笛小姐剛離開座位進行移動式表演.
因為搶拍沒有使用裂像,直接以肉眼判斷,結果是失焦.右下邊的黑色電子琴比人物還清楚.




圖2:Fm2;iso200;80-200mm;f2.8;1/60
長笛小姐移動表演已有一小段時間.
小弟已經有時間稍以裂像輔助對焦,人物算是畫面中最清楚的.


拍久了,構圖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公式,水平線只是一個參考,感覺對了就是快門時機.
棒球主審有真的在本壘板前裝好球帶的框架嗎?

小弟認為初學者首先要做的~
求取正確的曝光值,準確的對焦.
構圖反倒可以當進階.

--------------------------------------------------------------------------
而K3/E3對焦屏很多人提到需要 "+1/3 EV",但好像只要調整ISO就可以了
--------------------------------------------------------------------------
我使用FM2測光都是很擺爛的方法,
反正沒+0都當曝光不足看待,拍人像都是+1~2格,所以這1/3的誤差似乎可以忽略.


負片曝光不足照片一定是灰黑+顆粒粗糙,過曝不一定都是死白沒救,有些可以加點料遮醜.
所以要賭過曝還是賭曝光不足?
http://tw.myblog.yahoo.com/wa45wa45

無敵蒜頭 wrote:
TripleNick...(恕刪)
最後再請問您一個問題,就是關於FM2N 前輩的連結裡提到 F3 觀景窗小燈不亮的程度大概是什麼樣

的情況?請問會不亮到稍暗就看不到嗎?(例如傍晚)

再次感謝!!


不用客氣...

那個小燈設計大概是F3的缺點之一...
燈泡可以大都很耐久 糟糕的是那個紅色燈泡開闢(事實是個小按鍵)
很難按...
中古機壞掉按不亮應該不少 隨身帶個小手電筒還比較好用...

沒有光源照亮那個小白窗 昏暗的場合會看不見LCD顯示...

K 還是 E (甚至是B)型對焦板比較好? 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個人認為應該要早點脫離中央裂像輔助對焦的制約和依賴比較好
好好把觀景器的視力校正做好 善用磨砂面來對焦
這樣處處都是對焦點 構圖 搶拍都方便...

TripleNickel wrote:
燈泡可以大都很耐久 糟糕的是那個紅色燈泡開闢(事實是個小按鍵)
很難按...

同感

TripleNickel wrote:
個人認為應該要早點脫離中央裂像輔助對焦的制約和依賴比較好
好好把觀景器的視力校正做好 善用磨砂面來對焦
這樣處處都是對焦點 構圖 搶拍都方便...


個人FM2也是換成磨砂,真的好用
原本F3也想換成磨砂,不過這幾年發現有些老花的問題,開始對不準焦
漸漸減少手動機出勤機會,F3磨砂屏只好打住。
取而代之的是小巧便宜的F80...

器材只是個過程,玩過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