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_huang wrote:如果玩傳統,還只是玩相機就給他遜一點了當然是連同後制都要一起來...(恕刪) 暗房影像處理依個人立場不同解讀不一基本來講可以達到更好的影像精細度和色彩表現進階來講也是影像風格形成的重要手段不過這機器看來門檻很高,(抹汗)要操作這套機器一定要有一定等級的功力黃大也太專業了,佩服、佩服、佩服、因為打從心底佩服所以說三次希望有一天能也能擁有自已的暗房...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cobrawu wrote:我的話拍到冰箱裡的底片拍完就收攤,底片機身當古董供在玻璃櫥櫃裡,鏡頭轉接給數位機身繼續拍,看了一下冰箱,135還有好幾箱,120還好幾十盒,應該會拍很久很久 以C大的身家弄個衡溫暗房也是小case啦總比拿去出租弄得一身腥好多了
看起來北部玩底片的沖洗費用還真不少我拍底片,平均一個月也才差不多1卷135的,120底片我比較少使用,因為我的機子太大台(Mamiya rb67)平時拍沒甚麼主題,但有感覺的畫面才會想按下快門來記錄,玩底片是喜歡有個實體記憶,可能未來10年後,我還有底片可以拿出來看和回憶,因為我對於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感覺可怕但平時也是有在用數位相機,不需刻意要用甚麼,拍得爽才是重點,我數位機也都用fuji X10,比較能當隨身機,但如果有特地要拍照和紀錄,我還是都以底片為優先如果前輩執著於一件事,等到熱情消退也許就很難會回到初衷了有的人說拍完還是要底掃把它數位化,但跟mp3是一樣的道理,它數位化只是像是止渴,可以看到呈現一個影像,但持有那底片才真的是有存在感我也有嘗試拿去拍婚禮紀錄,洗出來感覺特好了[iframe][/iframe]
還有近一台車車市值的底片在冰櫃內庫存我想,先拍完再說其它的,想太多也沒用~P.S其實,相較起來,我現在反而認為底片一點也不貴(一個旅程下來)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時候&心情,這一輩子只會出現過一次,還有在用底片的就用力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