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仔細」的收藏要點為1.乾燥 2.低溫 3.低亮度<<<收藏時要像你這樣做的當然是沒錯. 但我現在是說要看的時候. 幻燈機是天經地義就是要用來看正片的,如果連看都不能看,那幹嘛拍? 當我正片沖洗完畢,在家裡放幻燈機時,我不會有任何顧慮. 烈虎兄若挑到幾張特別重要的去複製,拿複製片去給外人放,我覺得也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現今若要到外面秀,大概就直接數位化用LCD projector 放了吧? 現在真正能做到有水準的複製的大概非常難找. 但無論如何,在看正片時會怕到不敢拿到幻燈機放? 這叫做什麼 phobia?
另外一點,高溫,高光固然是正片大敵(幸好好的幻燈機並沒有把高溫傳到正片上),但還有另一點更重要的,就是時間. 你可以在低溫,乾燥,低光下用無酸套保存得很好,但日子一久,該退色的還是會退色,這是再怎麼樣也避免不了的. 我想現在比以前幸福得多了,正片洗完就數位化,DVD或CD用那種百年壽命等級的,至少不會再退色或資料流失了. 至於原片,坐在客廳裡用幻燈機放,泡一壺茶來欣賞,是多麼愜意啊! 樓主不是問怎樣看正片才爽快嗎? 正片拍來就是要好好欣賞的,而不是要你在那邊死守保存,但最後還不是一樣賽不過殘酷的時光流逝的!!!
michael.gallery wrote:說實在的,不可能.....(恕刪) 嗯.... 真想進步(我指風景題材攝影) 目前還是底片有優勢..不過除非真的對於攝影有堅持與有所期待不然```` dslr拍就好啦!照片拍久了每個人都會成為高手但要拍得'夠好' 還是需要點天賦與特質!
還是老話一句:珍貴、唯一的正片原稿,不要用它上幻燈機。如果是別人的珍貴原稿,那我當然不用怕,愛用原稿正片看就讓他去。但柯達自己也不建議這樣。解決方案之一就是用duplicate slide上機看片。愛怎麼看就怎麼看,只要尺寸大,都很爽快!若你的拍攝題材適合,那麼另外可行的作法就是:拍照時同一條件多拍一兩張作為「拷貝」。用拷貝片上機。另外可以考慮使用加上隔熱玻璃製成的幻燈片夾。百年保存的條件是滿嚴苛的,不是只低溫低濕低照度,還有無酸套這樣而已,真正的百年保存條件,從沖片水洗的階段就要開始注意。很多底片(或相紙)會褪色、泛黃的原因,並不是保存環境不佳,而是片基或紙基乾燥時,上面仍然殘留了沒有水洗乾淨的定影劑。講求便宜、快速的沖印lab在水洗這道程序根本沒做好,片子放著過幾年會褪色,隨便的水洗程序正是元兇之一。
小弟目前是使用Epson GT-X900底掃機做為底片的備份以及觀賞。以6400dpi來說,很夠用了。前面有提到正片的珍貴性,也是我考慮用底掃的原因之一。每次拍完就拿去相館沖片,拿回家就直接掃成自己要的尺寸以及色彩調性,蠻方便的。底片掃完,整理好就收在防潮箱裡。但使用低掃在一開始購入的成本就較高。這也是必需考慮到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