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w78 wrote:
現在M01上有太多試著解讀並歸類發言者立場的想法了


你現在回文, 跟我現在回文,
不都是正犯了你說的問題"試著解讀並歸類發言者立場的想法了".
網路文字討論, 本來就是互相揣測立場跟想法,
就連面對面講話時, 都不一定懂對方講什麼了更何況網路.....

biaw78 wrote:
如果直言說出某產品的缺點又要被歸納為貶低廠家,那說人貶低廠家的人是否也要被歸納為護航廠家呢,這是沒意義的
讓討論歸討論嘍


他本來就是承認他提出鏡組問題來貶低廠家啦, 你也不用替他護航不是嗎?
那你現在說:"說人貶低廠家的人是否也要被歸納為護航廠家"....
這也只是你的揣測, 也只是你"試著解讀並歸類發言者立場的想法"罷了不是嗎?

有人拋出了一個問題後, 把責任推給所謂的評鑑光學專家之後,
別人看不懂問題想提問討論, 這是理所當然的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存在, 講別人前其實自己已經早就犯了剛剛自己講的問題了,
本來討論就是歸討論嘍!

唐大把x100的資訊與心得分享在傳統板其本意,
是以一個底片使用者的角度去看這個產品,
提供底片玩家多一個數位化的選擇.
各位後續的討論,如移到富士數位區去,相信會有更多人熱心與你們討論....
攝影:用心靈感受,用器材及技巧捕捉,探尋人生中的真善美。
henrie wrote:
附上鏡組的圖片

印象中,最前面的鏡片都會大很多 ..
這台的最後一片鏡片反而是最大片!
是因為它鏡後距很短的關係嗎?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3516504 wrote:
...以底片玩家來說, 上個一捲底片後一機一鏡打天下應該是很多人常這樣吧.
(恕刪)


我就是那個上個一卷底片一機一鏡凸全世界的人,而且還是用定焦鏡

一開始玩相機就是從1v下手加了一個50mm的標準定焦鏡,也是這樣凸全世界
結果發現,這樣的組合真的太嚇人了
不僅嚇到路人,而且背負的重量,久而久之也嚇到我了,活像苦行僧
拍照只是記錄生活點滴,又不是要賣錢,應該不用這樣全副武裝
最後,器材全部出清

現在就是一台Contax T3隨身,而且全用正片來拍

再加一台Canon IXUS 40的小DC
(這用來拍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真的很好用)

期間也考慮要買DSLR,但是想到當初使用SLR的那種心情,也就想想就算了
也買過LEICA的DLUX 3,沒錯,可樂標很迷人,但是拍出來的相片
還是大大的輸了我的T3,更何況我還用T3加正片來拍
所以,用沒幾天也賣了

Sigma的DP系列,的確又讓我想轉入數位系統
但是不忍卒睹的電子性能,又讓人卻步

Fuji X100是現在最讓我感興趣的東西
定焦鏡35mm,F2.0的大光圈,都是我想要的(T3的光圈只到2.8)
更何況聽說,他還能模擬RDP RVP等正片的樣子
看來這會是最接近我的T3的數位相機
這樣不買來試一下都不行了
唯一我感冒的是,他那個外凸的餅乾鏡,我還是喜歡能過完全縮進去的,可以更輕便

x1我也有用過,拍了幾張,影像看起來還是平平的,老實說,和D-lux3也沒差到哪裡去
當然像素增加,錄影規格增加,電子性能改善就是如此而已

要說服我這種死硬底片派的,還是把成像品質拿出來吧
但電子性能千萬不能像DP系列的爛成那樣

總之,無敵期待x100的表現

題外話:
01越來越像已經爛掉的PCDVD
越來越多那種只是網路上搜尋一下文章,就開始大發厥詞的嘴砲人
到底有沒有用過機器的經驗呢?
每回小唐一發文 ,總是讓我很熱血

我都好期待小唐發文哦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karopiii wrote:
我就是那個上個一卷底...(恕刪)


karopiii大大, 我跟您一樣也是一機一鏡凸各地的底片玩家.
大大上面單純只引我那段話來回文, 等一下不知情亂入的人,
沒看完整文章就又亂把砲口朝我這邊.....

我那些回文, 只是以自己底片玩家的經驗, 說明回覆唐大說的第五點.
我擔心被流彈打到.... karopiii大大別害我被砲, 感恩...



Fox_huang wrote:
每回小唐一發文 ,總...(恕刪)

不敢當不敢當
真的要感謝各位前輩對小弟的厚愛
karopiii wrote:
看來這會是最接近我的T3的數位相機
這樣不買來試一下都不行了
唯一我感冒的是,他那個外凸的餅乾鏡,我還是喜歡能過完全縮進去的,可以更輕便

x1我也有用過,拍了幾張,影像看起來還是平平的,老實說,和D-lux3也沒差到哪裡去
當然像素增加,錄影規格增加,電子性能改善就是如此而已

要說服我這種死硬底片派的,還是把成像品質拿出來吧
但電子性能千萬不能像DP系列的爛成那樣


個人覺得只要感光元件還是Bayer Mask CCD/CMOS
不管你鏡頭用得再好(像是leica X1)或是機身後製演算法怎麼調整
拍出來的東西就是會平平的
可惜唯一擁有x3技術的sigma機身又那麼難用
但不知道karopiii兄有沒有真的用過DP1 or DP2
我兩台都持有不算短的時間
說難用是用時下數位相機的標準
嚴格講起來還是比底片機好用一點,除了那個伸縮鏡頭令人不耐
我覺得底片機因為底片沖出來都是離拍照當下有一段時間了
所以人們往往只會記得有沖出來的照片上的影像
而忘記了拍照當時一些難用的地方
像是T3這樣的袖珍底片機,最大的不滿就是一些照片會對不到想要的焦點
而且是回國洗出照片才會發現。數位機至少就沒有這種困擾。
如果sigma能出一台仿T3外型和操控,使用foven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就好了

感謝唐大的心得分享~~

話說我當初去年剛看到規格的時候也超哈這台的~~

後來冷靜之後,就把預算拿去買35L了

然後隨身還是帶著T3 mju2 or klasse 這樣玩
用照片,聽我說一個個故事。 My Album: http://blog.yam.com/jasoneric

3516504 wrote:
你現在回文, 跟我現...(恕刪)


不要幫我亂扣帽子啦!
我又不是貶抑廠家,一台機器歸一台機器啦!
一顆鏡頭歸一顆鏡頭。
鏡頭爛歸鏡頭爛,像nex的自動對焦的鏡頭爛,但是換上老鏡,拍攝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不過x1 x100這種都不能換鏡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