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mcat wrote:底片和黑膠唱片不都還在嗎?你如果說它們都是類比訊號, 那好吧, BD推出至今也沒能取代DVD, 甚至連VCD都還有一定的市場...(恕刪) 看到這裡,我總算瞭解到我們對(市場)這2個字的定義差距有多少。
MOUSE73 wrote:看到這裡,我總算瞭解到我們對(市場)這2個字的定義差距有多少。 沒什麼好爭的啦...爭贏也沒有獎金趨勢預測的準可以拿去拼股票倒是不錯我是覺得4/3有4/3的優勢,不過可以撐多久就不知道了用過PANASONIC L1,除了雜訊和觀景窗...其他我都很滿意
farside wrote:還是老老闆出來出來跟我說已經不收這種片來洗底片也已經停產,留下來的都是庫存(不知日本情況如何) 還有在照的人 那就送(寄)彩韻吧底片喔 若沒幾個人在用 那Kodak在台灣的庫存 應該夠我一個人照 哇哈哈大不了殺到Yodobashi各分店 全掃回來喽
Mr I wrote:好厲害呀~~~連反差大的陰天天空,也能把細節表達出來!! (驚)然後顏色也是我喜歡的淡色系, 這就是數位跟底片的差別NEX-5在這點完全敗下陣來我覺得顏色夠濃艷了耶看來I兄也是吃重鹹的
hiroyuki2243 wrote:沒什麼好爭的啦...爭贏也沒有獎金趨勢預測的準可以拿去拼股票倒是不錯我是覺得4/3有4/3的優勢,不過可以撐多久就不知道了....(恕刪) 本日最中肯!butterdada wrote:可能連Yodobashi.Umeda整個月只賣出我這幾捲喔這叫"環保"啊...(恕刪) 本日第2中肯!愛地球做環保的偉大任務就交給達叔了......
吉姆林 wrote:挺好奇的是,當初底片...(恕刪) 只有一個原因,當時(90年代中期)底片相機市場已經飽和,幾乎每個家庭都已經有底片相機那時候相機還算是相對高價的奢侈品廠商找不到新的利基產品說服消費者多買幾台新相機(那時候還沒有01~~~)所以APS就是這種情勢下被硬推上舞台的短命產品當時廠商的宣傳口號現在看起來就很荒謬說是APS底片面積雖小,但是粒子更細膩,可以獲得更優異的畫質(虎爛,那同樣技術就不能用在135底片上?)還有的好處就是底片裝卸比傳統135相機方便也可以拍到半途回捲換底片,下次再從中間開始拍,不用像傳統135一樣怕疊片(所以開版大應該是沒找到中途回片下次接著再拍的功能)不過底片沖印跟傳統135底片使用者習慣相差太多儘管廠商宣稱底片回捲原來片罐,收藏起來比才成長條的底片更不佔空間但是要加洗時只能看相片目錄,不像傳統底片可以直接檢視要是目錄搞丟了,要加洗就頭大了......後來Kodak搞了一個更短命的相片光碟photo CD系統兩個一樣都沒搞起來,數位相機就出現了廠商還來不及說服消費者接納這兩個先天不足的產品會變成夭折的產品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butterdada wrote:據我了解 這應該是A...(恕刪) 只要是有MRC (Mid Roll Change)標示的都有中途退片及裝片的功能 我的APS傻瓜Fujifilm Fotonex 3000ix Zoom即是其實您只要用剪刀深入卡槽再轉為標示為1 再空拍已拍的張數 即可繼續拍攝不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