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玩具-!!經典相機"出土"分享

小弟也有一台Ikoflex IIa,
不懂樓主為什麼會特別PO出這些機器的照片。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對這些老相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日本カメラ"這本日文雜誌,它去年應該10月號左右的期數裡,有做了三期一長篇的特別企劃,內容就是在介紹日本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中間的相機發展簡史,有趣的是還附上的當時一般上班族的薪資與當時民生物品的物價,然後再附上了文中介紹的相機當時的售價,算是很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像這台YASHICA FX-3 SUPER2000,當年大概是一般日本上班族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薪資....


而這台ZEISS IKON IKOFLEX,大概是當時德國(西德)藍領工作者接近一整年的薪資,而當時正是日本相機大舉進攻的時間點....


不過我還是蠻好奇到底樓主這些相機是怎麼變成這樣的,雖然想想方法好像挺多,但還是會好奇~


archer0209 wrote: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種相機是自已的小孩或是寶貝的那種感覺!!


說的太好了,老實說`沒有沒這種感覺,或許我自己說也沒人會信。
不過,當然同時也希望說話的注意到不要說太滿。

持有者已做古許久,其家人整理地下室才發現到被遺忘已久的收藏。
無耐當中無人懂相機,對於此破爛不堪的收藏(垃圾),不知如何是好,要丟也不是、留著又不懂。
在這個情況下,本人就出自於,你所謂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種相機是自已的小孩或是寶貝的那種感覺!!"
以每台一千新台幣的預估。提出了 以 新台幣五千元元整現金,說服轉讓出來。
因為深知,最後可能成為 回收站的壓縮廢鐵料。抱著就算不能修,當裝飾也好的安慰自己。

"有個年老的妓女,遍身鄰傷的與你有一面之緣`同時發現她是你失散多年的小孩。
她的身體述說著長年受到傷害的希望,你能為他贖身。"
你願意嗎~??

如果不行,你也只是仗著正義的美名,行嘴炮之實..跟看熱鬧、敲邊鼓的差不多...

全部新台幣三千元整給你,你敢收嗎?
(敢的話私訊給我,我會給你匯款帳號`同時務必留下您的收件資料,以保盡快為您出貨!)


致少,我是做了…你呢?








18-55用到最高點..

CAT1015 wrote:
小弟也有一台Ikof...(恕刪)


大開眼界了,保養太好了!!


daftbear wrote:
而這台ZEISS IKON IKOFLEX,大概是當時德國(西德)藍領工作者接近一整年的薪資,而當時正是日本相機大舉進攻的時間點


@@藍領一整年
原來還有這段典故!!
18-55用到最高點..

NIKE.D wrote:
如果不行,你也只是仗著正義的美名,行嘴炮之實..跟看熱鬧、敲邊鼓的差不多......(恕刪)


以小弟的想法
這邊都是喜歡傳統相機或老相機的人多
看到相機變成這樣是會不舒服的

我想花多少錢從哪裡接來是一回事
如果接回來後看到的、或是能從您這邊知道您有整理或復原的計畫
我想大家會給你多一些掌聲吧
要不然其實真的不知道,花了錢買回來並且PO上來之後
對大家是有什麼意義

那種感覺...(純粹個人感覺 勿戰)
就像是某些餐廳,花了錢買了古董相機回來當裝飾品
其實老闆本人也不喜歡拍照,也不懂這些相機的價值
那些相機再也不是相機,只是變成裝飾品
再好、再稀有、再有歷史價值也變得沒有意義了

個人想法,請參考
01有三寶:刪文、停權、鄉民不准吵
gemini0928 wrote:
kingliaw99 wrote:
裡面有幾款1970年..以當時平均薪資也才數千元來說,本來就是有錢人的玩具。
即使到了90年代,8-9000元的Nikon FM2也是要有點閒錢才能玩..

你的定義範圍太廣了吧!!
萊卡Rollei等那些名貴老古董相機先不談
每個人的身活品質消費水準本來就不一樣
也會隨著年代不同而改變
...(恕刪)


當然,每個人的身活品質消費水準本來就不一樣
所以我才以 "當時平均薪資" 做為基準。這樣才會有參考意義。定義會太寬了嗎?

根據2011年主計處資料,平均月薪資約42K。以平均月薪資42K,現在即使是品相良好的二手 Nikon FM2+ais(50/f1.8 or 50/f1.4)也要9-10K左右,佔月薪資快1/4,扣掉食宿交通勞健保,如果手上沒有點閒錢還真有點玩不下手。

而且我相信M型化社會不見得多數人平均月薪資能達到這個標準(被另一端高薪族拉高平均)

況且樓上也有人提供一些相機資料,和當時的物價做比較:
daftbear wrote:
對這些老相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日本カメラ"這本日文雜誌,它去年應該10月號左右的期數裡,有做了三期一長篇的特別企劃,內容就是在介紹日本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中間的相機發展簡史,有趣的是還附上的當時一般上班族的薪資與當時民生物品的物價,然後再附上了文中介紹的相機當時的售價,算是很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像這台YASHICA FX-3 SUPER2000,當年大概是一般日本上班族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薪資....
...(恕刪)


回推到1970年,以當時平均薪資也才數千元,相差不止1/4而是數倍平均月薪以上的相機,說是有錢人的玩具,並不會太過份。

NIKE.D wrote:
持有者已做古許久,其家人整理地下室才發現到被遺忘已久的收藏。
無耐當中無人懂相機,對於此破爛不堪的收藏(垃圾),不知如何是好,要丟也不是、留著又不懂。
在這個情況下,本人就出自於,你所謂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種相機是自已的小孩或是寶貝的那種感覺!!"
以每台一千新台幣的預估。提出了 以 新台幣五千元元整現金,說服轉讓出來。
因為深知,最後可能成為 回收站的壓縮廢鐵料。抱著就算不能修,當裝飾也好的安慰自己。
...(恕刪)


果然!
就相機迷來說,最悲哀的就是自己十分寶貝的相機,在百年身後被後人當做垃圾一樣的遺忘在某個角落

個人所知,一些不肖商人會去找一些已故相機迷的家人,遊說出讓一些逸品,騙他們不懂價值還好心說"高價收購"之名行低價購買之實..

所以個人特別能體會一些老玩家從心所欲的心情,為自己心愛的相機找到他屬意的人接手。小弟承蒙一位長輩厚愛接手了一部,十分感謝&榮幸。

NIKE.D wrote:
說的太好了,老實說`...(恕刪)


就已經是垃圾了...
收他作什麼...
目的是照像.
又不是要收垃圾當寶.

這既不是骨董,
也不是一起奮戰多年的相機,
不過是從別人家挖出來的垃圾而以....
kingliaw99 wrote:
你的定義範圍太廣了吧...(恕刪)


我記得版上有人說
17年前
買這台YASHICA FX-3 SUPER2000加上50/1.9標頭
當時還不到台幣5000元
如果稱得上有錢人的玩具
那大概同時期1985年出的Contax 159MM和Contax 139Q
不就是超級有錢人的玩具
會買YASHICA FX-3 SUPER2000的
多半是貪圖它便宜,又可接Contax的鏡頭[或者是嫌Contax機身貴,電子性能方面不佳]
但會買Contax鏡頭的人
也未必看的上YASHICA FX-3 SUPER2000
以這部相機開始上市發售的年代
和當時相機市場上的定位級距
再去講1970年代的民生消費水準
還差遠了!!!


NIKE.D wrote:
說的太好了,老實說`...(恕刪)


一台相機若只是年份老久,那比較像您所比喻狀況,也就是還有呼吸,還有生命存在!

您現在這些是已經相當進入死亡狀態,等於是把已身故的人放在旁邊,這些物品也並非是垃圾,但這些物品的意義早已經把價值意義留在過去,這個也非自己親人有著紀念性價值。


塵歸塵 土歸土,這些無法使用而且外表損毀嚴重,埋在土裡和放在家裡是沒有太大差別,她們也都是原本從土裡面經過人為處理提煉與製造出來。

假設要以這樣心態,請問那些舊報紙等物品是否要通通拿回家佔據原本空間!

就像老醫師都會教育說: 抓緊生命的意念很容易理解,但要適時放下生命的判斷就很難學習。

事務本來就是種輪迴,因為有死才有生,當人類只有生,那遭殃就是整個世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