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倒數計時?膠片最後的壽命只剩五年~?

昨天去台北某家知名店沖片
老闆說要漲價了
在撐不過就要將此業務收起來

所以自己先學會沖片和設立一間暗房
就不用擔心啦.....
反正2012世界都要毀滅了,何必算到五年之後呢?
或許真的會停 但10年 20年 30年..........後
會像黑膠唱片 唱盤一樣 成為部份人士的愛好與追求
一剎那的燦爛總是在瞬間消失.煙火燦爛不如星月永恆.數位的堀起如同放煙火一樣.即使瞬間照亮夜空.很快的會煙消雲散的.當消費者被汰換週期越來越短.研發已經陷入瓶頸.新機種還在原地踏步了無新意.而消費者被掏空口袋後.自然會被拋棄掉的.我倒對底片遠景樂觀以對.過去從底片起家的迷失羔羊.到時也會漸漸回歸老巢.
老禪師 wrote:
底片是不是會消失.我不敢預料.不過我可以證明一件事.30年前我拍的第一捲底片現在還保存得好好的.但5.6年前拍得數位照光碟都已經毀損怠盡了.當初一倍數的光碟機燒的片子.現在高倍數的光碟機都無法讀取...拍了三年的數位機失去了三年記憶...
一個結論.若是想讓照片成為永恆的回憶.還是底片較老實可靠.我相信幾十年後.從底片堆中去找尋回憶.會比數位更容易.....

跟網兄報告一下~

不管是光碟還是硬碟還是其他儲存媒體,您應該挑一個風險最小的做保存

銀行也有可能會倒,但是不把錢存在銀行,卻把錢埋在後院
這就真的囧了........

硬碟的風險還是小很多,您可以嘗試買幾顆硬碟分開備份看看
開始只想拍好照片;後來只想把照片拍好;現在只想好好拍照~
老禪師 wrote:
當消費者被汰換週期越來越短.研發已經陷入瓶頸.新機種還在原地踏步了無新意.而消費者被掏空口袋後.自然會被拋棄掉的


個人覺得應該不太可能會是這樣發展...

就算數位相機在影像品質或特色上永遠替代不了底片....

想再逆轉這波數位趨勢...應該是99%不會發生的事吧?

數位相機的性能發展達到巔峰的高原期後...

頂多就是變成產品推陳出新的週期會拉長

大部份的消費者也會慢慢對規格變得鈍感...不再一眛追求硬體性能...

而且伴隨而來的就是降價

可是...不太可能會因為這樣就回到底片為主的時代

(除非底片能在...成本....時效...還有藥水的環保性...這幾方面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才有機會再翻盤....數位相機在這方面優勢太明顯了)

底片應該還是會繼續保持小眾化的定位....

但要說徹底消失...應該也不太可能會成真....

我是覺得DSLR跟底片的市場應該也就差不多會是現在這樣了...
再怎麼變應該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比例波動了...

就算底片市場再度出現衰退...

重點就是量縮帶來的價格問題

漲價跟量縮應該找到新的平衡點...並再度穩定下來

平衡點落在何處....將會是留在底片圈的人比較需要關心的問題
膠片的末日喔..
我想等到數位全幅價錢降到一台
跟入門單眼一樣的時候
膠片真的就要掰掰了

fuzzyman wrote:
跟網兄報告一下~不管...(恕刪)




跟網兄報告一下

有人說過如果失火 底片就慘了
問題是 失火不是常見的狀況 更何況 失火 "很多東西都慘了"
所以沒得比 除非有人認為從火災救出的硬碟 要做資料拯救 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其實不管是底片還是數位
要做到"趨近於"完善的保存 都要費一番功夫


所以也沒甚麼好比的啦!!
老禪師前輩說的 只是個人際遇而已~





udo07 wrote:
膠片的末日喔..
我想等到數位全幅價錢降到一台
跟入門單眼一樣的時候
膠片真的就要掰掰了


底片可不只有135規格...

還有120跟4x5...8X10...
對岸的人回的相當有趣

電子表比機械表走的準吧?電子表比機械表成本低吧?真想不通為啥還有人喜歡用機械表。

平郵普信業務5年內會消失, 因為發個電子郵件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

現在有種叫電子鋼琴的,永遠不用校音,音色穩定,價格便宜。

膠卷又貴又慢,數碼相機效果又快又好。

還去書店抱新書回來?用電子墨水的閱讀器可以裝下整個圖書館的書。
平安、健康最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